一種四面刃的分切下圓刀,由刀體、刀軸和刀墊組成。在刀體1的圓周上有四個刀刃2、3、4、5;在刀軸6的兩端,各有一個螺紋7和鍵槽8;在刀墊9的周邊兩側,各有一個階臺10、11,構成一種雙切邊狀的刀墊。這種四面刃的分切下圓刀,與造紙、煙草、火柴等行業通用的單刃分切機下圓刀相比,鋼材利用率提高四倍,與本申請人已獲專利的雙面刃下圓刀相比,鋼材利用率則提高二倍,用戶收益提高50%以上。(*該技術在200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分切機的刀具;特別是涉及分切機的下圓刀具。分切機是造紙、煙草、火柴等工業生產中必不可缺的切割機械。目前國內通用的分切機下圓刀都是單面刃的結構,即在刀體的圓周上,只有一側帶有刀刃。這種單面刃的下圓刀,只能一次性的使用,一旦刀刃磨鈍,就要更換新的刀具。所以從刀具所用的鋼材,到刀具的加工制造,以及在使用中更換刀具過頻等,都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大量浪費,特別是頻繁的更換刀具,直接影響到分切機的工作效率不能有效地提高。針對以上現狀,本申請人在ZL922196907號的技術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可以二次使用的雙面刃分切下圓刀,對提高鋼材利用率。提高工效,節約工時等都取得較好的技術經濟效益。但是在此之后,本申請人通過具體實踐,發現上述的雙面刃分切下圓刀在進一步地完善結構和提高鋼材利用率、提高工效、節約工時等方面仍有較大潛力可挖。本技術的目的就是在ZL922196907號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對刀具的結構做進一步地改進,從而使鋼材利用率又比雙面刃分切下圓刀提高兩倍,并使用戶受益提高50%以上。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案如下首先,在ZL922196907號專利基礎上,將下圓刀的刀體由雙面刀改為四面刃;其次,又相應地設計了新型的刀軸和刀墊。其中1、將刀軸的兩端都設計成帶有螺紋和鍵槽的結構,從而使刀軸既可調頭使用,又可通過微調變換刀刃;2、提供一個與刀體和刀軸配套的雙切邊刀墊。附圖說明圖1的a和b是本技術的刀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刀軸結構示意圖;圖3的a和b是本技術的刀墊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局部組裝狀況示意圖。以下參照附圖將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案詳細說明。1、如圖1所示,在刀體1的圓周上有四個刀刃2、3、4、5;2、如圖2所示,在刀軸6的兩端,各有一個螺紋7和鍵槽83、如圖3所示,在刀墊9的周邊兩側,各有一個階臺10、11;刀墊既可用以調節分切材料的寬度尺寸,又可保護刀刃不受損傷。本技術的使用方法如圖4所示,將刀體1和刀墊9依次間隔組裝在刀軸6上(一般每支刀軸可裝32-50片刀體)至于兩個刀體之間所需的刀墊厚度可依分切材料的寬度選擇。在分切作業時,先將上圓刀對正下圓刀的某一刀刃上(例如先對正刀刃2),當該刀刃鈍化時,可旋轉刀軸上的螺母12,通過微調使下圓刀的刀刃4與上圓刀對正,即可繼續分切作業。當同一側面的刀刃都鈍化時,將刀軸調轉180°,即可按上述的方法依次改用另一側面的各個刀刃。本技術與雙面刃分切下圓刀具相比,結構更為新穎、使用更為靈便、效果更為優越;特別是做為整體刀具的三個組成部分,即刀體、刀軸和雙切邊刀墊所構成的相輔相成結構,更具有廣泛推廣應用的技術經濟價值。權利要求1.一種四面刃分切下圓刀具,它是將一組刀體和刀墊間隔組裝在刀軸上,其特征是在刀體(1)的圓周上有四個刀刃(2)、(3)、(4)、(5);。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刃分切下圓刀具,其特征是在刀軸(6)的兩端,各有一個螺紋(7)和鍵槽(8);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刃分切下圓刀具,其特征是在刀墊(9)的周邊兩側,各有一個階臺(10)、(11),構成一種雙切邊狀的刀墊。專利摘要一種四面刃的分切下圓刀,由刀體、刀軸和刀墊組成。在刀體1的圓周上有四個刀刃2、3、4、5;在刀軸6的兩端,各有一個螺紋7和鍵槽8;在刀墊9的周邊兩側,各有一個階臺10、11,構成一種雙切邊狀的刀墊。這種四面刃的分切下圓刀,與造紙、煙草、火柴等行業通用的單刃分切機下圓刀相比,鋼材利用率提高四倍,與本申請人已獲專利的雙面刃下圓刀相比,鋼材利用率則提高二倍,用戶收益提高50%以上。文檔編號B26D1/01GK2189041SQ9422565公開日1995年2月8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27日專利技術者高福海 申請人:高福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面刃分切下圓刀具,它是將一組刀體和刀墊間隔組裝在刀軸上,其特征是在刀體(1)的圓周上有四個刀刃(2)、(3)、(4)、(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福海,
申請(專利權)人:高福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