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設計不夠合理等技術問題。包括機身和定位工裝,在機身上設有工作臺,在機身上設有相互對應設置且分別設于定位工裝兩側的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在第一切削機構的正上方設有第三切削機構,在第二切削機構的正上方設有第四切削機構,定位工裝包括縱向設置在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之間的底板,底板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工作上,在底板上設有裝夾組件,在底板上設有當升降機構驅動其上升時能防止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與底板接觸的讓位結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能防止刀具與定位工裝碰撞,能保證安全生產。(*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
技術介紹
復合機一般多是指有多個切削機構的機械設備,可適用于各種各樣的產品加工,特別是復雜的多孔的產品。散熱器是一種呈條狀的產品,在散熱器的兩端設有兩個用于連接散熱器單元的連接套,連接套的加工工藝為:鏜孔、平端面及倒內角、攻螺紋,兩端螺紋旋向相反,在加工的時候就會用到上述的復合機,而現有的復合機在加工完鏜孔、平端面及倒內角后,定位工裝上升需要加工螺紋時,定位工裝會與加工完鏜孔、平端面及倒內角的復合刀具發生碰撞,容易發生安全事故,而且還會影響工作效率,復合刀具容易損壞,使用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能防止刀具與定位工裝碰撞,能保證安全生產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包括機身和定位工裝,在機身上設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上設有相互對應設置且分別設于定位工裝兩側的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在第一切削機構的正上方設有第三切削機構,在第二切削機構的正上方設有第四切削機構,所述的定位工裝包括縱向設置在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之間的底板,所述的底板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工作上,在底板上設有裝夾組件,所述的底板上設有當升降機構驅動其上升時能防止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與底板接觸的讓位結構。·當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對工件加工完成后,底板通過升降機構上升,第三切削機構和第四切削機構對工件進行加工,讓位結構可防止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與底板接觸,保證操作者的安全。在上述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中,所述的讓位結構包括若干分別設置在底板兩側邊的缺口,所述的缺口分別設于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的下方。提高了安全系數。在上述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中,所述的缺口截面呈U形。容易開設。在上述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中,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液壓油缸。升降平穩。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的優點在于: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2、當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對工件加工完成后,底板通過升降機構上升,第三切削機構和第四切削機構對工件進行加工,讓位結構可防止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與底板接觸,保證操作者的安全。3、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機身1、定位工裝2、第一切削機構3、第二切削機構4、第三切削機構5、第四切削機構6、底板21、裝夾組件22、缺口 7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包括機身I和定位工裝2,在機身I上設有工作臺,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在機身I上設有相互對應設置且分別設于定位工裝2兩側的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進一步的,同樣也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在第一切削機構3的正上方設有第三切削機構5,在第二切削機構4的正上方設有第四切削機構6 ;這樣的結構就可形成對應加工和上下加工,另外,為了能保證工作時的穩定性,這里的定位工裝2包括縱向設置在 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之間的底板21,為了降低勞動強度,在底板21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工作上,在底板21上設有裝夾組件22,為了提高操作時的安全系數,在底板21上設有當升降機構驅動其上升時能防止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與底板21接觸的讓位結構。優化方案,這里的升降機構包括液壓油缸。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上述的讓位結構包括若干分別設置在底板21兩側邊的缺口 71,該缺口 71分別設于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的下方。優化方案,這里的缺口 71截面呈U形。當然,其它結構的形狀要是能滿足使用要求,也是可以的。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對工件加工完成后,底板21通過液壓油缸上升,第三切削機構5和第四切削機構6對工件進行加工,讓位結構可防止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與底板21接觸,保證操作者的安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機身1、定位工裝2、第一切削機構3、第二切削機構4、第三切削機構5、第四切削機構6、底板21、裝夾組件22、缺口 71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技術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技術精神相違背的。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包括機身(I)和定位工裝(2),在機身(I)上設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I)上設有相互對應設置且分別設于定位工裝(2 )兩側的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在第一切削機構(3)的正上方設有第三切削機構(5),在第二切削機構(4)的正上方設有第四切削機構(6),所述的定位工裝(2)包括縱向設置在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之間的底板(21),所述的底板(21)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工作上,在底板(21)上設有裝夾組件(22),所述的底板(21)上設有當升降機構驅動其上升時能防止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與底板(21)接觸的讓位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讓位結構包括若干分別設置在底板(21)兩側邊的缺口(71),所述的缺口(71)分別設于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的下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71)截面呈U形。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液壓油缸。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設計不夠合理等技術問題。包括機身和定位工裝,在機身上設有工作臺,在機身上設有相互對應設置且分別設于定位工裝兩側的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在第一切削機構的正上方設有第三切削機構,在第二切削機構的正上方設有第四切削機構,定位工裝包括縱向設置在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之間的底板,底板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工作上,在底板上設有裝夾組件,在底板上設有當升降機構驅動其上升時能防止第一切削機構和第二切削機構與底板接觸的讓位結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能防止刀具與定位工裝碰撞,能保證安全生產。文檔編號B23Q39/00GK203125256SQ201320180759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1日專利技術者鄭從營 申請人:鄭從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式一體機的改良結構,包括機身(1)和定位工裝(2),在機身(1)上設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1)上設有相互對應設置且分別設于定位工裝(2)兩側的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在第一切削機構(3)的正上方設有第三切削機構(5),在第二切削機構(4)的正上方設有第四切削機構(6),所述的定位工裝(2)包括縱向設置在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之間的底板(21),所述的底板(21)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在工作上,在底板(21)上設有裝夾組件(22),所述的底板(21)上設有當升降機構驅動其上升時能防止第一切削機構(3)和第二切削機構(4)與底板(21)接觸的讓位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從營,
申請(專利權)人:鄭從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