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現有的直壓式鎖模機構無液壓保護措施,油缸和設備容易損壞。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尾板上設置有快速移模油缸及高壓缸,高壓缸右端安裝高壓缸前蓋,并設置有高壓柱塞的導向銅套及活塞桿密封圈和導向環,在活塞桿密封圈之后,在高壓缸前蓋上設置泄壓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連接。快速移模油缸預留有行程裕量,以便進入高壓缸的高壓油通過設置在高壓缸前蓋上的油口直接回油箱。高壓缸前蓋上設置有導向環,可確保高壓柱塞在被拖出導向銅套后,仍然能與高壓缸對中,從而使高壓柱塞通過快速移模油缸的開模動作可回復正常使用位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備電氣和液壓的雙重保護功能,可有效避免造成設備損壞及安全事故。(*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塑料注射成型設備,特別是涉及塑料注射成型設備的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直壓式鎖模機構被廣泛用于中小型注塑機上,由于其鎖模力準,不用調模,開模行程大,可生產高精密塑膠件而被廣泛采用。但由于其采用高壓缸與移模油缸分開的結構,在沒有安裝模具或者安裝模具模厚小于機器本身要求的最小模厚時,操作者如果操作機器,進行高壓鎖模動作,將會損壞油缸和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出針對高壓鎖模的保護裝置,包括電氣和液壓兩方面的保護。本技術解決所述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首先在動模板允許的最小模厚位置設置一行程開關,用來限制動模板最小模厚位置。當動模板壓住此行程開關后,行程開關被激活,此行程開關立即發出指令給可編程控制器,停止高壓鎖模動作。從而在電氣方面對設備進行保護。由于電氣元器件的可靠性問題,如果行程開關發生故障,或線路出現故障,此時電氣保護將失效。故從機械結構及液壓方面對設備進行二次保護。在高壓缸端蓋上設置一泄壓油口,此油口位于高壓缸活塞桿密封圈之后,并與油箱直接連接,快速移模油缸預留一定的行程裕量,在進行高壓鎖模時,如果沒有安裝模具或者安裝的模具厚度小于最小模厚時(電氣保護失效狀態下),此時如果高`壓缸通入壓力油,由于動模板與定模板之間沒有模具能夠壓住,高壓缸將一直繼續向前移動,直至快速移模油缸活塞走到行程終點,而高壓缸的活塞桿由于一直向前移動,已經越過用以密封的密封圈,進入高壓缸的壓力油將通過設置的油口,直接回油箱,而不會在高壓缸中建立起壓力,起到保護設備的作用。在尾板上設置有快速移模油缸及高壓缸,高壓缸右端安裝高壓缸前蓋,并設置有高壓柱塞的導向銅套及活塞桿密封圈和導向環,在活塞桿密封圈之后,在高壓缸前蓋上單獨設計一泄壓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直接連接。所述的快速移模油缸設計時預留有行程裕量,以便使高壓柱塞能夠退出活塞桿密封圈,使其不能進行有效密封,以便進入高壓缸的高壓油通過設置在高壓缸前蓋上的油口直接回油箱。所述的高壓缸前蓋上設置有導向環,可確保高壓柱塞在被拖出導向銅套后,仍然能與高壓缸對中,從而使高壓柱塞通過快速移模油缸的開模動作可回復正常使用位置。本技術的優點是,從電氣和液壓兩方面對設備進行保護,電氣保護為第一重,當電氣保護失效時,第二重保護液壓保護將起作用。使機器具有兩重高壓保護的功能,不必擔心操作者誤操作對機器造成損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圖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圖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高壓缸正常工作時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技術的高壓缸液壓保護時的局部放大圖。圖中I是尾板,2是快速移模油缸,3是高壓柱塞,4是高壓柱塞導向銅套,5是活塞桿密封圈,6是高壓缸前蓋,7是油管接頭,8是油管,9是油箱,10是充液閥,11是高壓缸,12是高壓油口,13是導向環,14是行程開關,15是油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以最佳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圖2所示,包括尾板(1),快速移模油缸(2),高壓柱塞(3),高壓柱塞導向銅套(4),活塞桿密封圈(5),高壓缸前蓋(6),油管接頭(7),油管(8),油箱(9),導向環(13),行程開關(14)以及充液閥(10)。快速移模油缸(2),兩支,對稱安裝在尾模板(I)上,快速移模油缸(2)的活塞桿與動模板連接,尾模板(I)連鑄有高壓缸,高壓柱塞(3)穿進高壓缸中,另一端與動模板連接,在高壓缸左端安裝有充液閥(10),高壓缸右端安裝有導向銅套(4),活塞桿密封圈(5),高壓缸前蓋(6)。高壓保護的泄壓油口( 15)設置在高壓缸前蓋(6)上,并安裝油管接頭(7), 通過油管(8)與油箱(9)連通。快速移模時,兩支快速移模油缸(2)的無桿腔進油,推動動模板移動,并帶動高壓柱塞(3)移動,此時高壓缸通過充液閥(10)從油箱中吸油;高壓時,充液閥(10)關閉,高壓油通過高壓缸的高壓油口(12)進入高壓缸,推動高壓柱塞(3),壓緊動模板。圖示位置為機器本身要求的最小容模量位置,機器在此位置可以正常工作。當動模板與定模板之間距離H小于最小容模量時,操作者繼續起高壓,高壓柱塞(3)推動動模板繼續向前移動,此時行程開關(14)將被激活,發出指令給可編程控制器,通過可編程控制器控制高壓動作停止。即可實現第一重保護一電氣保護。當由于種種原因造成電氣保護失效時,高壓動作還會繼續,動模板繼續向前移動,由于快速移模油缸設計時預留行程裕量L,快速移模油缸(2)的活塞會繼續向前移動。當高壓柱塞(3)向前超過活塞桿密封圈(5)的位置后(圖3所示位置),由于活塞桿密封圈(5)的密封作用失效,高壓油將通過設置在高壓缸前蓋(6)上的油口( 15),經油管接頭(7),油管(8),回到油箱(9),高壓作用失效,高壓缸(11)不能起到高壓,高壓柱塞(3)也同時會因為沒有壓力推動而停止,不會再移動。從而保護了機器不會因為高壓柱塞高壓時的拉動,而損壞設備,實現第二重保護——液壓保護。而此時,由于端蓋上設置了導向環(13),故高壓柱塞與高壓缸的中心不會因為脫離了導向銅套(4)而改變。此時操作者只需進行開模動作,通過快速移模油缸(2)帶動高壓柱塞(3)即可使回復到機器正常工作的位置。通過上述電氣和液壓的雙重保護,可有效避免因操作者的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及安全事故。權利要求1.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尾板(I)上設置有快速移模油缸(2)及高壓缸(11),高壓缸(11)右端安裝高壓缸前蓋出),并設置有高壓柱塞(3)的導向銅套(4)及活塞桿密封圈(5)和導向環(13),在活塞桿密封圈(5)之后,在高壓缸前蓋(6)上單獨設計一泄壓油口(15),通過管路(8)與油箱(9)直接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移模油缸(2)設計時預留有行程裕量,以便使高壓柱塞(3)能夠退出活塞桿密封圈(5),使其不能進行有效密封,以便進入高壓缸(11)的高壓油通過設置在高壓缸前蓋(6)上的油口直接回油箱。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缸前蓋(6)上設置有導向環(13),可確保高壓柱塞(3)在被拖出導向銅套(4)后,仍然能與高壓缸(11)對中,從而使高壓柱塞(3 )通過快速移模油缸(2 )的開模動作可回復正常使用 位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現有的直壓式鎖模機構無液壓保護措施,油缸和設備容易損壞。本技術在尾板上設置有快速移模油缸及高壓缸,高壓缸右端安裝高壓缸前蓋,并設置有高壓柱塞的導向銅套及活塞桿密封圈和導向環,在活塞桿密封圈之后,在高壓缸前蓋上設置泄壓油口,通過管路與油箱連接。快速移模油缸預留有行程裕量,以便進入高壓缸的高壓油通過設置在高壓缸前蓋上的油口直接回油箱。高壓缸前蓋上設置有導向環,可確保高壓柱塞在被拖出導向銅套后,仍然能與高壓缸對中,從而使高壓柱塞通過快速移模油缸的開模動作可回復正常使用位置。本技術具備電氣和液壓的雙重保護功能,可有效避免造成設備損壞及安全事故。文檔編號B29C45/84GK203092996SQ20122041674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直壓式鎖模機構高壓鎖模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尾板(1)上設置有快速移模油缸(2)及高壓缸(11),高壓缸(11)右端安裝高壓缸前蓋(6),并設置有高壓柱塞(3)的導向銅套(4)及活塞桿密封圈(5)和導向環(13),在活塞桿密封圈(5)之后,在高壓缸前蓋(6)上單獨設計一泄壓油口(15),通過管路(8)與油箱(9)直接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饒良深,馬東倉,王少波,
申請(專利權)人:仁興機械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