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膜下滴灌裝置。主要解決現有膜下滴灌自動化控制程度低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水泵(4)出口連通有1根以上輸水干管(1),輸水干管(1)上連通有1根以上支管(2),輸水干管(1)與支管(2)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5),支管(2)上并連有1根以上毛管(3),毛管(3)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2)與毛管(3)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6),毛管(3)上有1個以上毛細孔,輸水干管(1)并連有加肥加藥罐(7),輸水干管(1)與加肥加藥罐(7)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8),支管(2)滴灌區域有內設置1個以上濕度傳感器(9),輸水干管(1)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10)。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具有自動化控制程度高的特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灌溉所用的工具,尤其是自動膜下滴灌裝置。
技術介紹
膜下滴灌,顧名思義,是在膜下應用滴灌技術。即在滴灌帶或滴灌毛管上覆蓋一層地膜。這種技術是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將加壓的水進入輸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勻浸潤作物根系發育區,供根系吸收。而現有膜下滴灌裝置由于結構原因存在自動化控制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等問題,影響運行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膜下滴灌自動化控制程度低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自動膜下滴灌裝置。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具有自動化控制程度高的特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包括輸水干管、支管、毛管和水泵。水泵出口連通有I根以上輸水干管,輸水干管上連通有I根以上支管,輸水干管與支管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支管上并連有I根以上毛管,毛管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與毛管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毛管上有I個以上毛細孔,輸水干管并連有加肥加藥罐,輸水干管與加肥加藥罐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支管滴灌區域有內設置I個以上濕度傳感器,輸水干管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水泵、電磁控制閥、支管電磁閥、毛管電磁閥、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通過導線與控制柜內電路相連。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由于采用水泵出口連通有I根以上輸水干管,輸水干管上連通有I根以上支管,輸水干管與支管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支管上并連有I根以上毛管, 毛管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與毛管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毛管上有I個以上毛細孔,輸水干管并連有加肥加藥罐,輸水干管與加肥加藥罐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支管滴灌區域有內設置I個以上濕度傳感器,輸水干管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水泵、電磁控制閥、支管電磁閥、毛管電磁閥、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通過導線與控制柜內電路相連結構。利用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給控制柜內電路提供濕度和溫度信號,再由控制柜內電路控制支管電磁閥和毛管電磁閥開或關,實現根據土壤溫度和氣溫為農作物自動節水滴灌。還利用電磁控制閥控制加肥加藥罐為農作物施肥或加藥,實現自動為農作物施肥或加藥,最終提高自動化程度。所以說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具有自動化控制程度高的特點。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1-輸水干管,2-支管,3-毛管,4-水泵,5-支管電磁閥,6-毛管電磁閥,7-加肥加藥罐,8-電磁控制閥,9-濕度傳感器,10-溫度傳感器,11-控制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包括輸水干管1、支管2、毛管3和水泵4。水泵4出口連通有I根以上輸水干管I,輸水干管I的多少根據種植面積大小確定。輸水干管I上連通有I根以上支管2,輸水干管I與支管2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5,支管2的多少根據種植面積大小確定,由支管電磁閥5控制每根支管2開或關。支管2上并連有I根以上毛管3,毛管3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2與毛管3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6,毛管3上有I個以上毛細孔,毛管3的多少根據種植面積大小確定,由毛管電磁閥6控制每根毛管3開或關。輸水干管I并連有加肥加藥罐7,輸水干管I與加肥加藥罐7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8,由電磁控制閥8控制加肥加藥罐7開或關。支管2滴灌區域有內設置I個以上濕度傳感器9,在低洼、平地和高地的毛管3側面分別設置有濕度傳感器9。輸水干管I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10,由溫度傳感器10向控制柜11內電路提供溫度信號,水泵4、電磁控制閥8、支管電磁閥5、毛管電磁閥6、濕度傳感器9和溫度傳感器10通過導線與控制柜11內電路相連,控制柜11內電路控制水泵4、電磁控制閥8、支管電磁閥5和毛管電磁閥6,由濕度傳感器9和溫度傳感器10給控制柜11內電路提供濕度和溫度信號,因而自動控制支管電磁閥5和毛管電磁閥6,實現自動化滴 灌。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包括輸水干管(I)、支管(2)、毛管(3)和水泵(4),其特征在于:水泵(4)出口連通有I根以上輸水干管(I),輸水干管(I)上連通有I根以上支管(2),輸水干管(I)與支管(2)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5),支管(2)上并連有I根以上毛管(3),毛管(3)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2)與毛管(3)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毛管(3)上有I個以上毛細孔,輸水干管(I)并連有加肥加藥罐(7),輸水干管(I)與加肥加藥罐(7)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8),支管(2)滴灌區域有內設置I個以上濕度傳感器(9),輸水干管(I)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10),水泵(4)、電磁控制閥⑶、支管電磁閥(5)、毛管電磁閥(6)、濕度傳感器(9)和溫度傳感 器(10)通過導線與控制柜(11)內電路相連。專利摘要一種自動膜下滴灌裝置。主要解決現有膜下滴灌自動化控制程度低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水泵(4)出口連通有1根以上輸水干管(1),輸水干管(1)上連通有1根以上支管(2),輸水干管(1)與支管(2)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5),支管(2)上并連有1根以上毛管(3),毛管(3)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2)與毛管(3)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6),毛管(3)上有1個以上毛細孔,輸水干管(1)并連有加肥加藥罐(7),輸水干管(1)與加肥加藥罐(7)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8),支管(2)滴灌區域有內設置1個以上濕度傳感器(9),輸水干管(1)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10)。該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具有自動化控制程度高的特點。文檔編號A01C23/04GK203087133SQ20132014647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8日專利技術者彭大志 申請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農業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膜下滴灌裝置,包括輸水干管(1)、支管(2)、毛管(3)和水泵(4),其特征在于:水泵(4)出口連通有1根以上輸水干管(1),輸水干管(1)上連通有1根以上支管(2),輸水干管(1)與支管(2)間連接有支管電磁閥(5),支管(2)上并連有1根以上毛管(3),毛管(3)置于膜下土壤中,支管(2)與毛管(3)間連接有毛管電磁閥(6),毛管(3)上有1個以上毛細孔,輸水干管(1)并連有加肥加藥罐(7),輸水干管(1)與加肥加藥罐(7)間連接有電磁控制閥(8),支管(2)滴灌區域有內設置1個以上濕度傳感器(9),輸水干管(1)滴灌區域內有溫度傳感器(10),水泵(4)、電磁控制閥(8)、支管電磁閥(5)、毛管電磁閥(6)、濕度傳感器(9)和溫度傳感器(10)通過導線與控制柜(11)內電路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大志,
申請(專利權)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農業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