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輸液瓶/輸液袋固定、穿刺、換瓶裝置及其構成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液體點滴輸液是利用液體落差的產生壓力差(重力)的原理將藥液注入人體靜脈的方法,是臨床搶救和治療病人的常用的方法。多年來靜脈點滴輸液的工作,一直由醫護人員使用手工操作、監控和護理。由于人工操作行為環境因素的不確定性,比如:空氣中塵埃、纖維細菌、病毒或其它微粒,醫護人員在執行輸液、轉換吊瓶時這些不確定的環境影響因素會對藥液產生不可察覺的污染,給臨床安全用藥帶來負面影響。此外,現有的人工靜脈點滴輸液,由于人工監控的不及時,經常發生藥液過度輸入,造成了輸液管內、血液之間產生負壓差,導致血液回流到輸液管內,以至于產生嚴重的后果。其中最大的危害是,醫護人員為減輕工作負擔,將輸液管內處于凝結狀態的血液重新輸入患者的血液里,這就可能為血栓的形成埋下了伏筆,同時也可能會提高了腦血栓、腦梗塞的發病率。在輸液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氣泡,如果氣泡未經及時處理進入人體的話,勢必給人體的健康帶來隱患。一般醫護人員處理氣泡的手段要么是把藥液重新擠入滴壺內,要么就是把輸液管的針頭拔掉排凈氣泡后重新插入一次,這樣的處理過程比較復雜,同時不僅影響病人輸液,也加重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人工靜脈點滴輸液時因為醫護人員插入的針頭未能完全插入靜脈血管導致藥液注入患者的肌肉內,而醫護人員又未能及時發覺,待到發現時被輸液者插入針管的周邊皮膚、肌肉出現水腫現象,不僅造成了藥液的流失,還影響到治療效果,更給患者造成了雪上加霜的痛苦。在輸液過程中現有市場上沒有對輸液溫度很好控制的設備,現有市場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液傳感部件(101)、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以及控制模塊,所述滴液傳感部件(101)設置于莫菲氏滴壺一側且高于滴壺內的液面,能夠監測滴落至滴壺內的液滴,并計算相鄰兩滴液滴之間的時間間隔t;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設置于所述滴壺下端的輸液管一側,能夠調整滴壺下端輸液管內的流量;所述控制模塊設定時間間隔t的范圍,當時間間隔t超出設定范圍時,控制模塊控制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調整輸液管的流量,使得時間間隔t在設定的范圍內,當t超過設定的最大值,所述控制模塊判斷為輸液斷流滴壺內空氣量加大能夠控制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完全關閉輸液管。
【技術特征摘要】
2016.04.26 CN 20161026634461.一種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液傳感部件(101)、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以及控制模塊,所述滴液傳感部件(101)設置于莫菲氏滴壺一側且高于滴壺內的液面,能夠監測滴落至滴壺內的液滴,并計算相鄰兩滴液滴之間的時間間隔t;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設置于所述滴壺下端的輸液管一側,能夠調整滴壺下端輸液管內的流量;所述控制模塊設定時間間隔t的范圍,當時間間隔t超出設定范圍時,控制模塊控制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調整輸液管的流量,使得時間間隔t在設定的范圍內,當t超過設定的最大值,所述控制模塊判斷為輸液斷流滴壺內空氣量加大能夠控制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完全關閉輸液管。2.一種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氣液傳感部件(105)、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以及控制模塊,所述氣液傳感部件(105)設置于莫菲氏滴壺之前輸液管的一處,能夠檢測到輸液管內液體氣體邊界;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設置于所述滴壺下端的輸液管一側,能夠調整滴壺下端輸液管內流量;當氣液傳感部件(105)檢測到輸液管的液體氣體邊界并計算氣體的長度,當長度超過設定值時,所述控制模塊判讀為輸液斷流滴壺內空氣量加大能夠控制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完全關閉輸液管。3.一種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位傳感部件(104)、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以及控制模塊,所述液位傳感部件(104)設置于莫菲氏滴壺一側且低于滴壺內的液面,能夠監測滴壺內的液面是否低于其設定的高度;所述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設置于所述滴壺下端的輸液管一側,能夠調整滴壺下端的輸液管內流量;液位傳感部件(104)檢測到液體降到最低位置時,所述控制模塊判斷輸液斷流滴壺內空氣量加大控制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完全關閉輸液管。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排氣通道控制部件(103),所述排氣通道控制部件(103)設置于與所述滴壺相通的排氣通道的一側,能夠控制所述排氣通道的開啟與關閉,當判定為輸
\t液斷流滴壺內空氣量加大時,控制模塊控制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完全關閉輸液管,排氣通道控制部件(103)控制排氣通道的開啟,空氣從排氣通道排出,直到判定新的液體流入滴壺,氣通道控制部件(103)控制排氣通道的關閉,控制模塊控制輸液管流量控制部件(102)開通輸液管輸液。5.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液瓶/輸液袋固定機構(200)和穿刺機構(400),所述固定機構(200)設有限位部件(201),輸液瓶/輸液袋通過所述限位部件(201)進行定位;所述穿刺機構(400)包括輸液針固定部件(401)和穿刺動力部件(402),穿刺動力部件(402)驅動輸液針固定部件(401)運動將輸液針插入或拔出輸液瓶/輸液袋。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轉機構(300),所述旋轉機構(300)與所述穿刺機構(400)彼此之間能夠相對運動。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轉機構(300),所述旋轉機構(300)包括旋轉動力部件(301)、旋轉傳動部件(303)和旋轉臂(304),所述旋轉動力部件(301)驅動所述旋轉傳動部件(303)運動,所述旋轉臂(304)設置于所述旋轉傳動部件(303)上。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機構(400)還包括能將輸液瓶/輸液袋卡住使其不能上下運動的第一鎖瓶部件(403’),所述第一鎖瓶部件(403’)包括第一鎖瓶塊(403a’)、與所述第一鎖瓶塊(403a’)相連接的第一鎖瓶動力源(403b’)、以及鎖瓶支架(403c’),所述鎖瓶支架(403c’)設置于所述固定機構(200)的下端,其包括第一鎖瓶塊槽端(403c’-1)、與第一鎖瓶塊槽端(403c’-1)相對設置的鎖瓶內塊(403c’-3)以及,設置于第一鎖瓶塊槽端(403c’-1)和鎖瓶內塊(403c’-3)之間的瓶口限位槽端(403c’-2),所述第一鎖瓶塊槽端(403c’-1)能夠容納所述第一鎖瓶塊(403a’)在所述第一鎖瓶動力源(403b’)的推動下在其內部發生相對運動,最遠抵觸至與所述鎖瓶內塊(403c’-3)形成夾持狀將輸液瓶/輸液袋卡住,而瓶口限位槽端(403c’-2)為上下端通透的中空結構。9.如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滴式輸液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所述限位部件(201)圓周分布在固定機構(200)上,若干個輸液瓶/輸液袋通過限位部件(201)定位,第一鎖瓶部件(403’)卡住輸液瓶/輸液袋使其不能移動,旋轉機構(300)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中人,姜杰,肖程午,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金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