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伸縮噴灌裝置,包括缸體,所述缸體底端和頂端分別設有主注水口和副注水口,所述缸體內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活塞,所述活塞周邊與缸體內壁匹配密封,所述活塞中間垂直設置有滑動水管,所述滑動水管下端與活塞固定連接并與缸體下部相通,所述滑動水管上端伸出缸體頂端并活動連接有矛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自動伸縮裝置絲毫不妨礙地面上各種機械化作業,將大規模噴灌和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同時,由于本裝置是利用水壓原理進行自動伸縮,操作簡便,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易于大面積推廣應用,尤其是對于推進干旱地區的規模化耕作具有重大意義。(*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噴灌裝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種適于地面上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的自動伸縮噴灌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的噴灌裝置可分為明管道和暗管道兩類的,明管道置于地面上,在使用時能隨時鋪設噴灌,但其管道易損壞,且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尤其是大面積的農用噴灌相當困難。暗管道埋在地下,每隔一段距離由管道分支向上有出水管伸出地面,并設置固定墩將出水管固定于地面,起保護作用。使用時,只需連接噴灌立管和噴頭便能直接噴灌,但是這種暗管道的噴灌裝置由于其固定墩的設置,使其存在某些不足,大量密布的固定墩及伸出地面的出水管,成為耕作的障礙,尤其是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障礙,給農業耕作如收割、耕種等帶來極大的不便,另外為了不使噴灌水管遭到損壞,在耕作時,必須避開固定墩,這樣便會造成一部分有效耕地不能耕種,使得有效耕地面積減少,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效率的提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不妨礙地面上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結構簡單實用、使用壽命長的地埋式自動伸縮噴灌裝置。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動伸縮噴灌裝置,包括缸體,所述缸體底端和頂端分別設有主注水口和副注水口,所述缸體內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活塞,所述活塞周邊與缸體內壁匹配密封,所述活塞中間垂直設置有滑動水管,所述滑動水管下端與活塞固定連接并與缸體下部相通,所述滑動水管上端伸出缸體頂 端并活動連接有矛頭。所述活塞周邊套有密封圈。所述缸體底端為一個底座,所述底座與缸身密封連接,所述主注水口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一側。所述底座設有與缸身匹配的槽,所述缸身插入所述槽中。所述缸體頂端為一個頂蓋,所述頂蓋與缸身密封連接,所述副注水口設置在所述頂蓋的一側。所述頂蓋設有與缸身匹配的槽,所述缸身插入所述槽中。所述缸體為PVC材料。所述活塞為PVC材料。所述滑動水管為PVC材料。所述自動伸縮裝置在安裝使用時,將主注水口與地下的噴灌管網對接、副注水口與較細的控制管網對接并一并埋于地下,需要噴灌時活塞與滑動水管在缸體下部水壓的作用下會自動伸出缸體直至伸出至地面以上即可實現噴水作業;噴灌作業完成時活塞與滑動水管在缸體上部水壓的作用下會自動回位隱藏于缸體內。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提供的地埋式自動伸縮噴灌裝置,滑動水管在需要噴灌時可自動上升至地面上進行噴灌作業,噴灌作業完成時可自動回位,絲毫不妨礙地面上各種機械化作業,將大規模噴灌和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給地面上大規模機械化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由于本裝置是利用水壓原理進行自動伸縮,無需復雜的機械傳動結構及電磁系統,操作簡便,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且缸體采用PVC材料制成,其化學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易于大面積推廣應用,尤其是對于推進干旱地區的規模化耕作具有重大意義。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參見圖1,本技術提供的自動伸縮噴灌裝置,包括缸體1、活塞4和滑動水管5,缸體I優選為圓柱形,由缸身、頂蓋9和底座8構成,頂蓋9和底座8上都設有與缸身匹配的環形槽,缸身分別插入環形槽內并密封好。底座8側面開有主注水口 2,頂蓋9側面開有副注水口 3,主注水口 2和副注水口 3可使缸體I內部與外部相通。缸體I內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活塞4,活塞4周邊套有密封圈7與缸體I內壁匹配密封連接,活塞4中間垂直設置有滑動水管5,滑動水管5的長度略大于缸體I長度,滑動水管5下端與活塞4固定連接并與缸體I下部相通,滑動 水管5上端穿過缸體I的頂蓋9伸出缸體I并活動密封連接有矛頭6,滑動水管5與頂蓋9銜接處密封。缸體1、滑動水管5和活塞4優選用PVC材料制作,其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較好的耐蝕性,化學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完全能滿足本裝置的使用要求。安裝時,將本裝置矛頭6向上豎起,深埋于地下,使缸體I頂部至地表距離大于50厘米,使主注水口 2與地下的噴灌主管網對接、副注水口 3與較細的控制管網對接,然后將土復原。當需要噴灌作業時,主注水口 2與主管網內的高壓水通連,主管網內的高壓水的水壓不小于1.5個大氣壓,副注水口 3置于常壓下,使缸體I內由活塞4分成的上下兩部分分別形成常壓區和高壓區,則活塞4在水的壓強作用下,產生向上的升力,該升力為主管網水壓與常壓之差乘以活塞4底面積,以10厘米的缸體I內徑和一個大氣壓差為例,即可提供大于75公斤的升力,此力足以幫助矛頭6突破大于50厘米厚的疏松土壤,使活塞4通過滑動水管5驅動矛頭6突破地面,活塞4上升到頂,此時,再讓主注水口 2和副注水口 3都置于常壓狀態,矛頭6及滑動水管5可僅靠置于水中的活塞4獲得的浮力也不會下沉,形成穩定的狀態。然后即可將矛頭6擰下,根據需要更換成各種噴頭,之后再次通過主注水口 2加壓,注入噴灌用水,即進入正常的噴灌作業中。噴灌作業完成后,根據需要,既可減壓后保持目前狀態,必要時可在滑動水管5中部加入支撐架,以抵御風形成的剪切力,保護滑動水管5和噴頭;當然,也可以及時收回滑動水管5,縮至地下。當需將滑動水管5縮至地下時,先將主注水口 2和副注水口 3都置于常壓下,將噴頭擰下,換上矛頭6,便可進入回收程序。回收開始時,從副注水口 3加壓,通過控制管網注入高壓水,在缸體I內的活塞4上表面形成強大的壓力,迫使活塞4下行,帶動滑動水管5和矛頭6向下運動,直至將活塞4強壓至最底端,此時再對控制管網減壓,讓副注水口 3水壓降至常壓,從而完成整個回收過程,將滑動水管5及矛頭6回位,同時為下一次噴灌做好準備。當然,當需要大面積噴灌時,可將多個上述自動伸縮噴灌裝置同時安裝使用,便可實現大規模噴灌。本技術提供的自動伸縮噴灌裝置,適用于任何既要及時灌溉又要求對地面上活動零妨礙的場所,比如:足球場、城市草坪廣場、高爾夫球場、農田等。特別對需要密集活動又需要密集灌溉的場所,使用本裝置可極大地降低其對草皮的養護費用。本技術提供的自動伸縮噴灌裝置,滑動水管5在需要噴灌時可自動上升至地面上進行噴灌作業,噴灌作業完成時可自動回位,絲毫不妨礙地面上各種機械化作業,將大規模噴灌和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給地面上大規模機械化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本裝置也可用于噴灑農藥,養護土地,改良氣候等。同時,由于本裝置是利用水壓原理進行自動伸縮,無需復雜的機械傳動結構及電磁系統,操作簡便,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易于大面積推廣應用,尤其是對于推進干旱地區的規模化耕作具有重大意義。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 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伸縮噴灌裝置,包括缸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I)底端和頂端分別設有主注水口( 2 )和副注水口( 3 ),所述缸體(I)內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活塞(4),所述活塞(4)周邊與缸體(I)內壁匹配密封,所述活塞(4)中間垂直設置有滑動水管(5),所述滑動水管(5)下端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伸縮噴灌裝置,包括缸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1)底端和頂端分別設有主注水口(2)和副注水口(3),所述缸體(1)內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活塞(4),所述活塞(4)周邊與缸體(1)內壁匹配密封,所述活塞(4)中間垂直設置有滑動水管(5),所述滑動水管(5)下端與活塞(4)固定連接并與缸體(1)下部相通,所述滑動水管(5)上端伸出缸體(1)頂端并活動連接有矛頭(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越,朱偉健,
申請(專利權)人:吳越,朱偉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