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橋梁加固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吊架平臺系統。一種吊架平臺系統,包括:移動平臺、提拉索和調位組件;所述提拉索的一端設置有錨固定組件,所述提拉索的另一端與所述移動平臺連接;所述調位組件包括長度可調的鏈條,所述鏈條與所述移動平臺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吊架平臺系統,在橋梁進行加固作業時,通過改變提拉索與橋身之間的固定位置,就能夠實現移動平臺在整個橋身上任意位置的移動,從而完成整個橋梁的維修。無需搭建固定的維修平臺,如此在進行橋梁加固施工時,能夠有效降低固定式維修平臺的搭建與拆卸工作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橋梁加固設備
,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吊架平臺系統。
技術介紹
橋梁加固,就是通過加固措施使橋梁部分構件或者橋梁整個結構的承載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滿足新的要求。橋梁加固的原因有橋梁耐久性差和年久老化、設計失當或施工質量差等。通過橋梁加固后,可以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用少量的資金投入,使橋梁能滿足交通量的需求,還可以緩和橋梁投資的集中性,預防和避免橋梁坍塌造成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加固的方法主要分為上部結構加固、下部結構加固。在采用上部結構底面或側面加固時,傳統的施工操作為:在橋梁底部搭建固定施工平臺,采用爬梯的方式將作業人員調至橋梁以下。在整體橋梁加固施工時,施工平臺的搭建長度與加固作業面同長,使得施工平臺搭建與拆卸的工作量較大。綜上所述,如何降低施工平臺的搭建與拆卸的工作量,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吊架平臺系統,以解決上述的問題。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吊架平臺系統,包括:移動平臺、提拉索和調位組件;所述提拉索的一端設置有錨固定組件,所述提拉索的另一端與所述移動平臺連接;所述調位組件包括長度可調的鏈條,所述鏈條與所述移動平臺連接。吊架平臺系統特別地提供有兩個具有支撐作用的部件對移動平臺進行支撐與位置調節,其分別為提拉索和調位組件。調位組件包括有長度可調的鏈條,通過改變鏈條的長度,能夠使得移動平臺圍繞提拉索與橋身之間的固定點轉動,如此實現了移動平臺的位置調節。在橋梁進行加固作業時,通過改變提拉索與橋身之間的固定位置,就能夠實現移動平臺在整個橋身上任意位置的移動,從而完成整個橋梁的維修。本專利技術無需搭建固定的維修平臺,如此在進行橋梁加固施工時,能夠有效降低固定式維修平臺的搭建與拆卸工作量。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吊架平臺系統在一種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吊架平臺系統在另一種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吊架平臺系統的狀態變化過程示意圖;圖1至圖3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移動平臺I ;提拉索2 ;鏈條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請參考圖1至圖3,其中,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吊架平臺系統在一種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吊架平臺系統在另一種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吊架平臺系統工作狀態變化的示意圖。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吊架平臺系統,在橋梁加固施工中,用于進行物品以及維修人員的裝載,從而使得維修人員能夠在本專利技術的協助下,完成橋梁的維修、加固等作業。在本專利技術中,吊架平臺系統包括:移動平臺1、提拉索2和調位組件;提拉索2的一端設置有錨固定組件,提拉索2的另一端與移動平臺I連接;調位組件包括長度可調的鏈條3,鏈條3與移動平臺I連接。移動平臺I的作用為:為維修人員提供工作活動空間,同時還用于物品(例如加固用的物品以及維修工具)的放置。移動平臺I的具體結構為:包括平臺框架,平臺框架采用金屬框架,平臺框架上鋪設有平板,平板以竹板為最優選的實施方式。提拉索2的作用為:為移動平臺I的移動提供支持。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吊架平臺系統中,移動平臺I為懸空作業的方式,提拉索2則能夠實現移動平臺I的吊裝,并且為移動平臺I的移動提供支持。提拉索2的一端設置有錨固定組件,錨固定組件能夠使得提拉索2在橋身上固定;提拉索2的另一端與移動平臺I連接,能夠實現與移動平臺I之間的固定連接。為了能夠實現移動平臺I的位置可調,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調位組件,調位組件包括有長度可調的鏈條3,鏈條3與移動平臺I連接。當提拉索2在橋身上的固定位置確定后,調位組件在橋身上的固定位置與提拉索2的固定位置相異。如此,當提拉索2分別與橋身以及移動平臺I連接后,由于鏈條3具有長度可調的特點,通過鏈條3拉動移動平臺I使其靠近橋身,從而便于維修人員登陸到移動平臺I上。然后,再通過增加鏈條3的長度,使得移動平臺I圍繞提拉索2的固定點(提拉索2上安裝的錨固定組件在橋身上的安裝位置)轉動,達到移動平臺I的位置調節。在上述結構設計中,移動平臺I具有兩個固定支撐,其分別為:提拉索2提供的固定支承;另外一個為調位組件上的鏈條3提供的固定支承。如此保證了移動平臺I無論是在調位過程中,還是在停留時,移動平臺I都具有穩定的工作狀態。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吊架平臺系統,在上述結構設計中,移動平臺I能夠對維修人員提供的工作平臺,移動平臺I還用于維修工具的放置,使得維修人員在移動平臺I上就能夠進行橋梁的維修、加固等作用。在本專利技術中,吊架平臺系統特別地提供有兩個具有支撐作用的部件對移動平臺I進行支撐與位置調節,其分別為提拉索2和調位組件,調位組件包括有長度可調的鏈條3,通過改變鏈條3的長度,能夠使得移動平臺I圍繞提拉索2與橋身之間的固定點轉動,如此能夠實現移動平臺I的位置調節。在橋梁進行加固作業時,通過改變提拉索2與橋身之間的固定位置,就能夠實現移動平臺I在整個橋身上任意位置的移動,從而完成整個橋梁的維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無需再搭建固定的維修平臺,如此在進行橋梁加固施工時,能夠有效降低固定式維修平臺搭建與拆卸的工作量。并且,還能夠減少橋梁的維修時間。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提拉索2和鏈條3與移動平臺I之間的連接可以采用鉸接,也可以采用掛鉤連接。以鏈條為例,具體地,鏈條3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鉸接件,第一鉸接件上開設有第一鉸接孔;移動平臺I上設置有第二鉸接件,第二鉸接件上開設有第二鉸接孔,第一鉸接件與第二鉸接件通過鉸軸實現連接。提拉索2與移動平臺I之間的連接可以參考上述實施例,在此將不再贅述。以鏈條為例,具體地,移動平臺I上具有安裝孔圓環部件,鏈條3的端部設置有掛鉤,掛鉤能夠鉤住該圓環部件,從而實現鏈條3與移動平臺I之間的連接。提拉索2與移動平臺I之間的連接可以參考上述實施例,在此將不再贅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吊架平臺系統,在工作狀態下移動平臺I應保持穩定狀態。則為了提高移動平臺I的穩定性,提拉索2在移動平臺I的工作狀態應保持豎直下垂的狀態,通過條鏈條3的長度控制移動平臺I的水平度。為了提高移動平臺I在工作狀態下的穩定性,基于上述結構設計,在本實施例中,提拉索2設置為四根,四根提拉索分別設置于四個頂角上。提拉索2的長度相同,四個提拉索2采用對稱的方式固定在橋身上,當延長鏈條3長度,在重力作用下移動平臺I移動至預定工作位置時,四根提拉索2完全承擔對移動平臺I的支撐任務。四根提拉索2長度固定,無需對鏈條3進行調節就能夠保證移動平臺I的水平放置,提高移動平臺I的穩定性。具體地,本專利技術還包括有安全索,安全索的一端設置有錨固定組件,安全索的另一端與移動平臺I連接,安全索的長度大于提拉索2的長度。設置有安全索,能夠在提拉索2或者鏈條3發生意外時(例如移動平臺I連接斷裂;提拉索2或者鏈條3自身發生斷裂),對移動平臺I提供支撐,避免移動平臺I發生側翻出現施工事情的情況出現。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安全索為鋼索。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提拉索2為鋼索。為了提高維修人員在移動平臺I上工作的安全性,在本專利技術中,移動平臺I上還設置有平臺護欄。平臺護欄設置于移動平臺I的外緣,能夠將維修人員限制于移動平臺I內,避免維修人員跌落移動平臺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吊架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平臺、提拉索和調位組件;所述提拉索的一端設置有錨固定組件,所述提拉索的另一端與所述移動平臺連接;所述調位組件包括長度可調的鏈條,所述鏈條與所述移動平臺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盛焰正,陽先全,顏昌清,程衛軍,張文明,高洪波,楊植春,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中交試驗檢測加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