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株枯草芽孢桿菌及其應用,屬于生物防治植物病害領域。該菌株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RC-1,保藏號為CGMCC?No.7501。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菌株的生物防治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具有生長速度快、產孢量大、作用譜廣、抗逆性強,在植物根際能夠快速大量定殖等特點,因此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由該枯草芽孢桿菌制備的生物防治制劑,不僅能夠高效的防治植物土傳病害,還能有效提高作物產量,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生物防治制劑。該微生物制劑可以作為生物農藥或生物肥料,防治多種土傳植物病害,包括辣椒炭疽病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物防治植物病害領域。具體而言,本專利技術涉及一株能夠高效防治植物病害的枯草芽孢桿菌及其用途,以及采用該枯草芽孢桿菌制備的生物防治制劑。
技術介紹
植物病害嚴重影響農林作物生長,甚至引起作物死亡,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對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常規采用的方法包括傳統的化學防治、培育抗病品種以及生物防治。抗病品種周期長,抗性單一。化學防治使用藥劑時間長、使用量大,造成農藥殘留,環境污染;同時,也使得病原菌對其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效下降甚至失敗。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具有廣闊的前景。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在物種、基因組成和生態功能上的多樣性。近海潮間帶植物生境的微生物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的海洋種群,其生境的獨特性決定了該區域微生物較高的藥用價值。海洋微生物產生藥用活性物質一般是以菌株為單位的。即使是同種的微生物菌株在不同的生境下適應環境,代謝途徑不同,產生的藥用物質不同。目前海洋微生物分布的生境主要分為近海、深海和極地。其中近海生境種微生物不論從種類還是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后兩種生境,其中潮間帶是近海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5000種新的海洋天然產物被發現,其中大多數是有海洋微生物產生的。作為海洋生物組成種類最多的一類生物,專家學者認為海洋微生物仍有99.5% 99.9%未被認識,因此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高效防治多種植物病害的新的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RC-1。本專利技術的枯草芽孢 桿菌菌株具有生長速度快、產孢量大、作用譜廣、抗逆性強,在植物根際能夠快速大量定殖等特點,因此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菌株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RC_1,是從山東省濰坊市濰北地區近海潮間帶海泥中分離獲得的,已于2013年4月22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Jia: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號為N0.7501。其具有以下生物學特性:在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基或LB培養基上菌落形態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乳白偏黃色,表面粗糙起褶皺,在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基上,28 °C下培養兩天后,鏡檢,菌體細胞呈桿狀,能運動。經革蘭氏染色呈陽性(以大腸桿菌為對照)。經芽孢染色后觀察芽孢呈橢圓形或柱狀。本專利技術枯草芽孢桿菌菌株RC-1的培養方法或繁殖方法包括:(I)普通培養保存采用LB培養基,配方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鈉IOg,瓊脂 15-20g,蒸餾水 IOOOmL, pH 調至 7.0-7.2 ;(2)實驗室液體培養采用LB液體培養基,配方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鈉IOg,蒸餾水IOOOmL, pH調至7.0-7.2 ;(3)大量發酵培養,配方為:黃豆粉3.0%,玉米粉3.0%,NaCl0.1%,CaCO30.2%,其余為水。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用于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生物防治制劑,所述生物防治制劑包括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RC-1。并且,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所述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向具有土傳病害的植物施用上述枯草芽孢桿菌菌株RC-1或者上述生物防治制劑。本專利技術也提供了上述枯草芽孢桿菌菌株或者上述生物防治制劑在防治植物土傳病害中的用途。就上述生物防治制劑、生物防治方法以及用途而言,所述植物病害可以選自辣椒炭疽病、黃瓜炭疽病、核桃炭疽病、蘋果炭疽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白腐病、西瓜炭疽病、冬棗黑斑病、板栗枝枯病、石榴干腐病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生物防治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保存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RC-1轉移至NA試管斜面中,置于培養箱26°C恒溫培養2-3d ;(2)將步驟(I)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RC-1的孢子移植到LB液體培養基中,28°C搖床振蕩培養24h得到種子液;(3)按3.0%比例(體積比)將種子液接種到大量發酵培養基(配方同上)中,培養溫度26°C,培養時間36h,通風比1:0.8。發酵完成后得到發酵液,發酵液菌數可達100億/g°(4)將步驟(3)的發酵液與基質(選自草炭、微粉碳酸鈣和膨潤土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混合均勻,干燥,經干燥后菌數可達500億/g。所述發酵液與發酵液基質的質量比為1:1。實驗表明,本專利技術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RC-1具有生長速度快、產孢量大、作用譜廣、抗逆性強,在植物根際能夠快速大量定殖等特點,因此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由該枯草芽孢桿菌制備的生物防治制劑,不僅能夠高效的防治植物土傳病害,還能有效提高作物產量,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生物防治制劑。該微生物制劑可以作為生物農藥或生物肥料,防治多種土傳植物病害,包括辣椒炭疽病、黃瓜炭疽病、核桃炭疽病、蘋果炭疽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白腐病、西瓜炭疽病、冬棗黑斑病、板栗枝枯病、石榴干腐病等中的一種或幾種。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這些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并不對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實施例11、枯草芽孢桿菌(B.subti lis)菌株RC-1的分離與純化本專利技術的枯草芽孢桿菌(B.subtilis)菌株RC-1是從土壤中采用稀釋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分離獲得的,分離方法為:⑴芽孢桿菌的分離:土樣的采集,山東省濰坊市濰北地區近海潮間帶海泥(表層以下10 12cm)。采集樣品均保存在無菌瓶中,標明采集地點、時間和采集人。采集結束后當天直接用新鮮海泥樣品進行分離。稱取Ig土樣于IOOmL無菌水中,置于30°C搖床中150rpm震蕩lOmin,然后置于60°C水浴鍋中孵育30min,取100 μ L10_2、10_3、10_4稀釋液涂布于LB培養基平板上,每個梯度涂布三個平行,在30°C培養2d后挑取LB培養基上的不同形態的微生物菌落于LB培養基平板上進行劃線,定時觀察菌落生長情況。然后采用平板劃線法,純化芽孢桿菌菌株,分別編號保存。⑵辣椒炭疽病高效拮抗芽孢桿菌的篩選①初篩:采用對峙培養法,制備PDA平板,用打孔器在辣椒炭疽病菌菌絲邊緣打取直徑為5mm的菌餅,移植在平板中央,四周2cm處接種芽孢桿菌株,置27°C生化培養箱培養。逐日觀察芽孢桿菌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②復篩:將篩選到的具有高效拮抗活性的芽孢桿菌菌株進行復篩,主要是經過耐溫性、耐酸堿性、耐藥性試驗,篩選到耐性較好的芽孢桿菌菌株,進行盆栽防治試驗和田間試驗。本專利技術人通過大量篩選工作得到一株能夠高效防治多種植物病害的枯草芽孢桿菌(B.subtilis)RC-l。實驗證明,該枯草芽孢桿菌原粉在防治辣椒炭疽病顯示出非常高效的防治效果,使得農作物顯著增產。因而,本專利技術的枯草芽孢桿菌是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枯草芽孢桿菌新菌株,可以用于制備 防治多種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制劑。2、菌株鑒定(I)微生物學特性:在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基或LB培養基上菌落形態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乳白偏黃色,表面粗糙起褶皺,在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基上,28°C下培養兩天后,鏡檢,菌體細胞呈桿狀,能運動。經革蘭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RC?1,所述菌株的保藏號為CGMCC?No.750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牛贍光,王清海,李泉涌,劉幸紅,李紅梅,
申請(專利權)人:牛贍光,李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