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包括以下裝置:3D反射靶、至少兩臺照相機以及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所述3D反射靶包括雙色交錯陣列標記和沿車身表面各處逐點接觸的定位接觸點,所述雙色交錯陣列標記設置在所述3D反射靶的靶面上,兩臺所述照相機均對準所述3D反射靶的雙色交錯陣列標記,包括以下步驟:(1)測量標準時的車身尺寸,建立原始坐標系;(2)測量汽車目前的車身尺寸,建立當前坐標系;(3)對比原始坐標系與當前坐標系的誤差;(4)得到原始坐標系與當前坐標系的誤差部分的坐標以及誤差尺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收集數據,建立直觀的坐標系做對比,降低了汽車車身修理的難度,提高了修理質量,保證了修理后汽車車身的尺寸與標準時一致。(*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車輛檢測
,特別涉及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
技術介紹
國內汽車保修設備行業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逐步形成了一些行業領軍企業。一些有識之士將企業和行業的發展眼光投向了國外市場,通過代理商或自建代表處的方式開發海外業務,這一趨勢符合中國目前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是未來汽保設備行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增長方式。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前景也備受矚目。其中汽車維修保養市場更是最大的受益者。而由于家庭購車比例越來越高,以及車主對汽車保養意識越來越強,國內汽車檢測、保養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目前汽保設備的技術國內還遠遠落后于國際競爭對手,而且主要是模仿國外技術,作為汽保設備的主要產品之一四輪定位儀,市場需求量大,產品技術難度高,附加值大。隨著國家對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視和管理規范,四輪定位儀設備的市場需求將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迅速膨脹。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四輪定位儀的檢測方式主要有:激光、PSD、CXD及3D。其特點分別如下:一、激光:激光是一種新型光源,它是作為測量系統的光源應用于四輪定位儀,由于激光都是以垂直的直線輸出的,因此決定了激光產品束度的測量范圍較窄,無補償且需人工計算推力線,其測量精度低,檢測速度慢。因光點與刻度的關系,存在人為誤差,而且激光很容易受外界干擾,因此用激光做光源應用于四輪定位儀并不理想。眾所周知,激光對人眼視力有一定傷害,所以UL、CE等安全認證很難通過,歐美日本早已淘汰,只是在中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還局部存在。二、PSD:PSD又稱光電位置傳感器。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外國四輪定位都不使用,只有韓國的機器在大量使用,它的工作原理是:當PSD的受光面某一位置存在光照的情況下,其輸出電流會有相應變化,從而可以得到光照位置,它是一種模擬(DC/AC轉換,會有數據丟失)器件。雖然通過使用一些特殊的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但從原理上限制它只能測量單一光點卻是改變不了的。PSD只能使用在工業環境里,就是說PSD的溫度漂移嚴重并且受環境光線的影響。溫度變化可以使其輸出的零位變化幾十毫伏,光線的影響使系統取值不穩定,這兩項疊加在一起,便使PSD失去了測量精度和設備穩定性,這點是PSD的殺手(測不準,重復性差)。三、CCD: CXD是一種半導體數字元器件(又稱光電藕合器件),它分為線陣CXD和面陣CXD兩種。它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新型半導體集成光電器件,它是在一塊硅面上集成了數千個各自獨立的光敏元,當光照射到光敏面上時,受光光敏元將聚集光電子,通過移位的方式,將光量輸出,產生光位置和光強的信息,因此CCD具有測量精度高(0.05度以內)、無溫度系數、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使用CCD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其他所有的技術都有各種各樣的使用上的限制,比如不能在光線復雜的地方使用、不能有強電磁場、溫度不能有太大的變化等等,而這些都是普通的修車車間的典型環境。那些不能開門,不能開窗,早晨涼快測量的數據和中午天熱測量就不同,不能有大的電機在附近的要求,對于四輪定位來說,實在是有點過分。因此歐美國家生產的四輪定位儀均采用CXD技術,如戰車、百事霸、戰神等,這也足以說明CXD產品的優勢。四、3D:3D測量方式是采用圖像識別技術,用CXD數碼相機采集裝在車輪反光板上的圖像信息,以測量出車輪的相對精度,人工推動車輪前后移動,由CCD攝像頭采集信息,求出其坐標和角度。這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測量方式,目前歐美常用。但他對舉升機和轉角盤等有嚴格的機械精度要求,目前國內舉升機和轉角盤無法與之匹配,影響檢測效果,況且標定方式繁瑣,價格昂貴,檢測速度不快,售后維修較慢,并非國內主流。與此同時,三維掃描是集光、機、電和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主要用于對物體空間外形和結構及色彩進行掃描,以獲得物體表面的空間坐標。它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夠將實物的立體信息轉換為計算機能直接處理的數字信號,為實物數字化提供了相當方便快捷的手段。三維掃描技術能實現非接觸測量,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優點。而且其測量結果能直接與多種軟件接口,這使它在CAD、CAM、CIMS等技術應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很受歡迎。在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中,三維掃描儀作為一種快速的立體測量設備,因其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非接觸,使用方便等優點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用三維掃描儀對手板,樣品、模型進行掃描,可以得到其立體尺寸數據,這些數據能直接與CAD/CAM軟件接口,在CAD系統中可以對數據進行調整、修補、再送到加工中心或快速成型設備上制造,可以極大的縮短產品制造周期。目前,國內在汽車車身尺寸鈑金修復時,都采用人工目測的方法,修理工根據車身碰撞部分和未碰撞部分的情況,估計原先的車身尺寸,來進行人工的修復,這個過程中,對修理工的經驗的要求非常高,修復難度很大,而且車身的碰撞面積越大則修復度越低。通常修復后的車身仍然和標準時的外形結構存在差別,也會造成車門關不嚴,車窗不能順暢打開等問題,影響汽車的密封性和結構對稱性。有鑒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克服了現有技術的困難,通過收集數據,建立直觀的坐標系做對比,降低了汽車車身修理的難度,提高了修復效率和修理質量,保證了修理后汽車車身的尺寸與標準時一致。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包括3D反射靶、至少兩臺照相機以及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所述3D反射靶包括雙色交錯陣列標記和沿車身表面各處逐點接觸的定位接觸點,所述雙色交錯陣列標記設置在所述3D反射靶的靶面上,兩臺所述照相機均對準所述3D反射靶的雙色交錯陣列標記,所述照相機分別連接所述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所述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根據兩臺位置不同的照相機的圖像數據建立所述定位接觸點的坐標系。優選地,還包括三臺照相機,兩臺所述照相機設置在車身的前部,一臺所述照相機設置在車身的后部。優選地,還包括顯示器,連接所述三維攝影測量系統。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通過收集數據,建立直觀的坐標系做對比,降低了汽車車身修理的難度,提高了修復效率和修理質量,保證了修理后汽車車身的尺寸與標準時一致。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中的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中的3D反射靶的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中的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中的3D反射靶的側視圖;圖3為實施例中的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檢測剛出廠的車身尺寸的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中的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檢測當前的車身尺寸的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中的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方法的流程圖。附圖標記I為3D反射靶;2為雙色交錯陣列標記;3為定位接觸點;4為照相機;5為車身;6為車身碰撞部,7為顯示器。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圖1至5來介紹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實施例1如圖1至4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包括3D反射靶1、至少兩臺照相機4以及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所述3D反射靶I包括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和沿車身表面各處逐點接觸的定位接觸點3,所述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設置在所述3D反射靶I的靶面上,兩臺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3D反射靶(1)、至少兩臺照相機(4)以及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所述3D反射靶(1)包括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和沿車身表面各處逐點接觸的定位接觸點(3),所述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設置在所述3D反射靶(1)的靶面上,兩臺所述照相機(4)均對準所述3D反射靶(1)的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所述照相機(4)分別連接所述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所述三維攝影測量系統根據兩臺位置不同的照相機(4)的圖像數據建立所述定位接觸點(3)的坐標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車身尺寸鈑金3D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3D反射靶(I)、至少兩臺照相機(4)以及三維攝影測量系統; 所述3D反射靶(I)包括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和沿車身表面各處逐點接觸的定位接觸點(3),所述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設置在所述3D反射靶(I)的靶面上,兩臺所述照相機(4)均對準所述3D反射靶(I)的雙色交錯陣列標記(2),所述照相機(4)分別連接所述三維攝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金東,孫陵林,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一成汽車檢測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