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包括底架,底架上設有左右方向安裝的下導軌,下導軌上安裝有中板,底架上安裝有驅動中板滑動的第一電機,中板的上表面安裝有前后方向安裝的上導軌,上導軌上安裝有面板,并在中板上安裝有驅動面板滑動的第二電機;其中面板上安裝有一組碗;底架的后端上設有一對支撐架,兩支撐架頂端安裝有軸承座,在兩軸承座上安裝有轉動軸,轉動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連接第三電機,轉動軸上固定有套筒和安裝板,套筒內設有芯軸,芯軸的后端貫穿套筒并安裝有齒輪,安裝板上設有與齒輪傳動連接的第四電機;在底架上還安裝有控制箱,控制箱通過控制線纜連接一組腳踏按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領域,尤其是一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有很多因車禍或其他災難造成失去雙手的殘疾人,他們因失去雙手使生活自理都變得很困難,特別是吃飯、穿衣等生存所必須的問題,都要依靠家人來幫助。所以幫助他們解決這些迫切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因此需要可以幫助殘疾人解決吃飯和飲水等問題的機器。而目前也有出現幫助無手殘疾人吃飯的機器,如中國專利(專利號為201120070643.5)的無手人腳控吃飯裝置,該裝置是通過腳踏方式控制勺子上下動作,幫助殘疾人吃飯,該裝置功能單一,只能在一個碗里使用,而一般吃飯都有好幾個碗盤,這樣只能使用一個碗吃飯不能滿足一般人的需求,而且該裝置是通過腳踩帶動連桿,連桿帶動勺子上下動作,該結構的技術非常落后,需要通過腳踩的力度來控制勺子的移動速度,不僅使用非常吃力麻煩,而且勺子盛取食物時很容易將食物推向碗的外面,造成食物的浪費。如中國申請的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1010190148.8)雙上肢殘疾人助飯機,該結構設計復雜,還附帶有飯鍋,雖然飯菜可以分開放在飯鍋里,但是該結構中控制勺子的運動機構與專利號為201120070643.5的無手人腳控吃飯裝置中的結構很相近,使用時飯菜還是要混合在一個碗。而且碗是固定的,通過腳踩吃飯踏鈕的帶動飯匙連桿,飯匙連桿帶動飯匙架,飯匙架控制飯匙向前方勺取食物,這種方式無法清空碗的食物。終上所述,目前出現的喂食裝置都是讓勺子遞送來完成喂食運動,但是勺子的運動不好控制,容易出現灑落食物,喂送不到位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該機構不僅可以控制勺子在多個碗中盛取食物,而且勺子沒有遞送的動作,對勺子的運動控制簡單輕松,不會將食物掉落在碗的外面。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包括底架,底架上設有左右方向安裝的下導軌,下導軌上安裝有中板,底架上安裝有驅動中板滑動的第一電機,中板的上表面安裝有前后方向安裝的上導軌,上導軌上安裝有面板,并在中板上安裝有驅動面板滑動的第二電機;其中面板上安裝有一組碗;底架的后端上設有一對支撐架,兩支撐架頂端安裝有軸承座,在兩軸承座上安裝有轉動軸,轉動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連接第三電機,轉動軸上固定有套筒和安裝板,套筒內設有芯軸,芯軸的后端貫穿套筒并安裝有齒輪,安裝板上設有與齒輪傳動連接的第四電機;在底架上還安裝有控制箱,控制箱通過控制線纜連接一組腳踏按鈕。該機構通過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控制面板在左右、前后方向上移動,面板上放置有多個碗,每個碗可以單獨盛取食物,面板上的碗可以在多個方向上移動,將所需的碗移動到勺子的下方,而勺子可以自轉或通過轉動軸控制勺子上下轉動,多角度控制使勺子,更加容易盛取食物,且不易將食物掉落在碗的外面。由于勺子難免會與碗接觸,因此勺子的手柄采用彈性材料,這樣可以減小勺子與碗之間因碰撞產生損壞。為了更進一步完善,套筒內設有軸承,其中芯軸安裝在軸承內。這樣使芯軸在套筒內轉動靈活。支撐架的頂端向前彎曲成水平位置,其中安裝在支撐架頂端的,轉動軸位于面板的正上方。本專利技術有益的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讓勺子正對人嘴,勺子不用遞送就可以讓殘疾人輕易吃到勺子里的食物,并且通過碗的運動選取不同食物,因此,勺子只有取食的動作,沒有遞送的動作,并且取食動作是在碗的上方實現的,整個過程不會出現食物灑落,喂送不到位的問題,僅僅通過腳踏按鈕就能實現吃飯喝水等問題,操作簡單方便,有利于廣泛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主視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右視 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底架I,下導軌2,中板3,上導軌4,面板5,第二電機6,碗7,支撐架8,勺子9,轉動軸10,軸承座11,聯軸器12,第三電機13,腳踏按鈕14,第一電機15,芯軸16,套筒17,齒輪18,第四電機19,安裝板20,控制線纜21,控制箱22,軸承23。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這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包括底架1,底架I上設有左右方向安裝的下導軌2,下導軌2上安裝有中板3,底架I上安裝有驅動中板3滑動的第一電機15,中板3的上表面安裝有前后方向安裝的上導軌4,上導軌4上安裝有面板5,并在中板3上安裝有驅動面板5滑動的第二電機6 ;其中面板5上安裝有一組碗7 ;底架I的后端上設有支撐架8,支撐架8頂端固定有軸承座11,軸承座11上安裝有左右方向的轉動軸10,轉動軸10通過聯軸器12連接第三電機13,轉動軸10上固定有套筒17和安裝板20,套筒17內設有芯軸16,芯軸16的后端貫穿套筒17并安裝有齒輪18,安裝板20上設有與齒輪18傳動連接的第四電機19 ;在底架I上還安裝有控制箱22,控制箱22通過控制線纜21連接一組腳踏按鈕14。其中套筒17內設有軸承23,其中芯軸16安裝在軸承23內。當碗7需要左右移動時,只要按住左移或右移腳踏按鈕14,就能使第一電機15正轉或反轉,通過齒輪齒條嚙合帶動中板3左右移動,從而帶動碗7左右移動;同理,當碗需要前后移動時,只要按住前移或后移腳踏按鈕,就能帶動面板5前后移動,從而帶動碗7前后移動;而當按下起勺按鈕時,控制系統就先啟動第三電機13,通過齒輪嚙合,使勺子9轉過90°,這樣勺子盛取食物的端面呈豎直方向,然后啟動第四電機19,使轉動軸10向下轉動一定角度,勺子9往下運動,勺子9前端插入食物中,然后再啟動第四電機19,使勺子9反向轉動至原來的位置(即勺子9盛取食物的端面朝上),碗7中的食物進入勺子9中,再啟動第三電機13,使第三電機13反向轉動,勺子9向上提至水平位置,這樣把碗7里的食物盛到勺子9里供殘疾人食用。這樣勺子的運動過程模仿人們在勺取食物的過程,整個過程均通過電機驅動,操作簡單方便,而且這樣勺子的運動過程不會將食物掉落在碗7外面。雖然本專利技術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包括底架(1),其特征是:所述底架(1)上設有左右方向安裝的下導軌(2),下導軌(2)上安裝有中板(3),底架(1)上安裝有驅動中板(3)滑動的第一電機(15),中板(3)的上表面安裝有前后方向安裝的上導軌(4),上導軌(4)上安裝有面板(5),并在中板(3)上安裝有驅動面板(5)滑動的第二電機(6);所述面板(5)上放置有一組碗(7);底架(1)的后端上設有一對支撐架(8),兩支撐架(8)頂端均安裝有軸承座(11),在兩軸承座(11)之間安裝有轉動軸(10),轉動軸(10)的一端通過聯軸器(12)連接第三電機(13),轉動軸(10)上固定有套筒(17)和安裝板(20),套筒(17)內設有芯軸(16),芯軸(16)的前端固定有勺子(9),芯軸(16)的后端貫穿套筒(17)并安裝有齒輪(18),安裝板(20)上設有與齒輪(18)傳動連接的第四電機(19);在底架(1)上還安裝有控制箱(22),控制箱(22)通過控制線纜(21)連接一組腳踏按鈕(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手殘疾人喂食機,包括底架(I),其特征是:所述底架(I)上設有左右方向安裝的下導軌(2),下導軌(2)上安裝有中板(3),底架(I)上安裝有驅動中板(3)滑動的第一電機(15),中板(3)的上表面安裝有前后方向安裝的上導軌(4),上導軌(4)上安裝有面板(5),并在中板(3)上安裝有驅動面板(5)滑動的第二電機(6);所述面板(5)上放置有一組碗(7);底架(I)的后端上設有一對支撐架(8),兩支撐架(8)頂端均安裝有軸承座(11),在兩軸承座(11)之間安裝有轉動軸(10),轉動軸(10)的一端通過聯軸器(12)連接第三電機(13),轉動軸(10)上固定有套筒(1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濟民,金澤雄,葉江濤,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