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紡織機械裝置,目的是提供一種經編裝置,能夠檢測編織過程產生的斷絲、漏針及布疵點的現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經編裝置,包含依次設置的送經機構、成圈機構和牽拉機構,所述成圈機構上設有編織單元和檢測單元,該編織單元含有復數根成列設置的織針,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多個工業相機,所述工業相機連接有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的控制器,且該控制器與所述經編裝置的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工業相機的成像區域均位于編織單元的織物經過的區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僅能夠檢測編織過程產生的斷絲現象,而且還可檢查出漏針、漏梳及表面疵點的現象,保證了織成的布匹的品質。(*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紡織機械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進行有效檢測布的質量的經編裝置。
技術介紹
經編機是把平行排列的經紗編織成為經編針織物的針織機,目前經編裝置一般包含依次設置的送經機構、成圈機構和牽拉機構,成圈機構上設有用于將送經機構送至的絲編織成布匹織物的編織單元,且該編織單元含有復數根成列設置的織針,然后牽拉機構以一定的張力和速度將編織單元織成的布經由編織單元的織物出口引出并卷成布卷。為了保證織成的布匹的品質,通常在編織單元的織物出口處設置檢測單元以檢測編織過程是否出現斷絲的現象?,F有技術中,所用的檢查單元一般采用以下兩種:一種在成圈機構的盤頭兩側安裝激光發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即利用激光對射原理,采用鼓風機通過中間帶孔的桿把風吹出,這樣斷的絲就會被風吹起,遮住激光發射器發出的激光線束,使得激光接收器無法接收到激光線束,從而達到檢測目的;另一種是在成圈機構上設置具有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的檢測頭,即利用紅外反射原理,且檢測頭裝在導軌上可以左右移動,接收器能接收到發射設備發出的紅外光說明沒有斷絲,否則就是斷絲了。綜上,現有的經編機中的檢測單元雖然能夠檢測斷絲,但無法檢測漏針、漏梳產生的小孔及一些疵點,即檢測準確率較低,且所采用的設備器件成本均較高,而且安裝起來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經編裝置,能夠檢測編織過程產生的斷絲、漏針、漏梳現象,即提高檢查準確率,保證了織成的布匹的品質,且成本較低、安裝方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經編裝置,包含依次設置的送經機構、成圈機構和牽拉機構,所述成圈機構上設有編織單元和檢測單元,該編織單元含有復數根成列設置的織針,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多個工業相機,所述工業相機連接有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的控制器,且該控制器與所述經編裝置的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工業相機的成像區域均位于編織單元的織物經過的區域。作為上述的經編裝置的改進,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光源裝置,所述光源裝置為普通熒光燈或為通過直流電源驅動的直流光源。作為上述的經編裝置的改進,所述的普通熒光燈或直流光源包括一組線性排列的管狀發光體,相鄰的管狀發光體在被檢測布的照明區域具有重疊部分,以保證工業相機采集的圖像明暗效果均勻。作為上述的經編裝置的改進,所述工業相機為百萬像素級的CXD工業相機。本技術一種經編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工業相機與控制器的配合,不僅能夠檢測編織過程產生的斷絲現象,而且還可檢查出漏針、漏梳及表面疵點的現象,即提高了檢查準確率,保證了織成的布匹的品質。與
技術介紹
中所述的技術原理的產品相比,所述經編裝置通過實時對布的記錄,還能夠為下一道工序中坯布質量等級的評定提供最直接的依據。不僅如此,本技術所述系統結構簡單、功耗低,使用和維護成本較低,而且安全可靠,不影響工人的在線操作,大大提升了經編機的生產質量和效率,適應了紡織自動化、無人化的發展趨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經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1、送經機構;2、成圈機構;21、編織單元;22、檢測單元;221、控制器;222、工業相機;3、牽拉機構。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技術提供一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經編裝置,包含依次設置的送經機構1、成圈機構2和牽拉機構3,所述成圈機構2上設有編織單元21和檢測單元22,該編織單元21含有復數根成列設置的織針,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多個工業相機222,所述工業相機222連接有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的控制器221,且該控制器221與所述經編裝置的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工業相機222的成像區域均位于編織單元21的織物經過的區域。其中,控制器221用以將工業相機222攝取到的圖像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控制經編裝置的運行開關。在具體實施例中控制器常用信號處理芯片DSP和單片機系統芯片如arm芯片構成,也可采用工控PC結構。本技術應用過程中,送經機構I將其經軸上的紗線供給成圈機構2,之后紗線進入編織單元21通過織針等將其編織成布匹,此時,位于編織單元的織物出口處的工業相機222攝取剛由紗線所形成的布匹的圖像,并將該圖像的相關數據信息傳輸至控制器221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構判斷是否出現斷絲、漏針、漏梳現象,若判定出現所述任何現象,則控制器221緊急關閉經編裝置的運行開關,若判定均未出現所述現象,則經編裝置正常運行,且牽拉機構3以一定的張力和速度將布匹經由織物出口引出并卷成布卷。作為上述的經編裝置的改進,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光源裝置,所述光源裝置為普通熒光燈或為通過直流電源驅動的直流光源。作為上述的經編裝置的改進,所述的普通熒光燈或直流光源包括一組線性排列的管狀發光體,相鄰的管狀發光體在被檢測布的照明區域具有重疊部分,以保證工業相機采集的圖像明暗效果均勻,提供被檢測布區域的較為恒定、均勻、充足的照明光源,該光源根據不同經編機或者氨綸機所織布匹的幅面寬度不同,設置的數量也不同,需要保證相鄰的照明光源接合而成所照亮的待檢測區圖像的亮度具有一致性,及保證工業相機采集的圖像明暗效果均勻。作為上述的經編裝置的改進,所述工業相機為百萬像素級的CXD工業相機。綜上,通過工業相機攝取剛形成的布匹的圖像,并采用控制器對該圖像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分析以判定編織過程是否出現斷絲、漏針、漏梳及布有疵點的現象,即提高了檢查準確率,從而保證了織成的布匹的品質;另外,相較于現有技術所采用的激光發射器與激光接收器并結合鼓風機、及紅外發射器與紅外接收器,本技術具有成本較低、且安裝方便的優點。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經編裝置,包含依次設置的送經機構、成圈機構和牽拉機構,所述成圈機構上設有編織單元和檢測單元,該編織單元含有復數根成列設置的織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多個工業相機,所述工業相機連接有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的控制器,且該控制器與所述經編裝置的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工業相機的成像區域均位于編織單元的織物經過的區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經編裝置,包含依次設置的送經機構、成圈機構和牽拉機構,所述成圈機構上設有編織單元和檢測單元,該編織單元含有復數根成列設置的織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多個工業相機,所述工業相機連接有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的控制器,且該控制器與所述經編裝置的控制單元連接,所述工業相機的成像區域均位于編織單元的織物經過的區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編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永杰,曾偉龍,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長樂市添利織物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