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包括依次疊置并壓制塔式起重機的底架的至少一層組合壓重,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包括至少兩個組合拼接的壓塊。應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設置可組合拼接的壓塊,通過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壓塊組合滿足塔式起重機在不同臂長、不同起升高度時對壓重重量的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起重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
技術介紹
如圖1至圖4所示,現有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單邊由一塊或兩塊壓重10和多塊壓重20組合而成,一種底架對應一種壓重形式,底架尺寸變化,壓重10和壓重20也要相應變化,不同底架之間很難通用,多種底架需要多種壓重,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壓重10和壓重20通常由鋼筋混凝土制作,使用時必須達到養護期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實現不同的底架配置相同的壓重的目的。進一步地,實現壓重可以多次重復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節約成本,節能環保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包括依次疊置并壓制塔式起重機的底架的至少一層組合壓重,每一層組合壓重包括至少兩個組合拼接的壓塊。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包括與相鄰層的組合壓重的相應壓塊進行連接的連接部。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連接部與相鄰層的組合壓重的壓塊的相應連接部凸凹配合。進一步地,連接部包括設置于壓塊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定位突臺和/或定位孔。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下表面設置定位孔而上表面設置與相應的定位孔位置對應的定位突臺;或者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下表面設置定位突臺而上表面設置與相應的定位突臺位置對應的定位孔。進一步地,每層組合壓重結構相同。進一步地,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還包括設置于底架上的用于支撐至少一層組合壓重的托架。進一步地,每層組合壓重包括彼此相互獨立的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橫截面為具有斜邊的多邊形,第二壓塊與第一壓塊相對于托架的中心線對稱設置,且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各自的斜邊位于遠離中心線的一側。進一步地,每層組合壓重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三壓塊,至少一個第三壓塊的截面形狀為矩形,依次設置于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之間。進一步地,托架設置有吊耳。進一步地,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還包括設置于底架上的用于支撐至少一層組合壓重的托架,托架下表面與底架上表面連接,托架的上表面設置有與托架相鄰的組合壓重的連接部凸凹配合的定位部。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均設置有吊耳。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均為鋼板焊接結構。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設置可組合拼接的壓塊,通過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壓塊組合滿足塔式起重機在不同臂長、不同起升高度時對壓重重量的要求。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之間均采用定位突臺和定位孔定位,相互之間不用再進行其它形式的連接,既保證定位的準確性,又保證每一層壓重之間的連接安全。進一步地,實現不同塔式起重機的底架可以配置相同的壓重的壓塊的目的。進一步地,采用鋼板焊接結構制造塔式起重機壓重的各壓塊,實現可多次重復使用,節約成本,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而且鋼板焊接結構可以回收利用,節能環保。進一步地,托架和每一塊壓塊均設計了吊耳,便于塔式起重機壓重拆卸。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H-H向視圖;圖4為圖1的1-1向視圖;圖5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一實施例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主視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圖7為圖5的A-A向視圖;圖8為圖7的C-C向剖視圖;圖9為圖5的B-B向視圖;圖10為圖9的D-D向剖視圖;圖11為根據本技術第二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托架的俯視圖;圖12為根據本技術第二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組合壓重的俯視圖;圖13為根據本技術第三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托架的俯視圖;圖14為根據本技術第三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組合壓重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本技術提供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包括依次疊置并壓制塔式起重機的底架的至少一層組合壓重,每一層組合壓重包括至少兩個組合拼接的壓塊。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設置可組合拼接的壓塊,通過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壓塊組合滿足塔式起重機在不同臂長、不同起升高度時對壓重重量的要求。由于實現壓重可以多次重復使用,還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節約成本,節能環保。為保證定位的準確性,又保證每一層壓重之間的連接安全,優選地,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包括與相鄰層的組合壓重的相應壓塊進行連接的連接部。例如本技術的各實施例中,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連接部與相鄰層的組合壓重的壓塊的相應連接部凸凹配合。本技術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考慮了塔機底架的尺寸,通過計算和放樣分析,將底架劃分為大、中、小三種。具體地,如圖5至圖10所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適用于小型底架的塔式起重機,每層組合壓重均包括彼此相互獨立的第一壓塊2和第二壓塊3。優選地,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還包括設置于底架上的用于支撐各層組合壓重的托架I。第一壓塊2和第二壓塊3的橫截面為具有斜邊的多邊形,上述斜邊與塔機的傾斜設置的支撐架配合設置。第二壓塊3與第一壓塊2相對于托架I中心線對稱設置,且第一壓塊2和第二壓塊3的各自的斜邊位于遠離中心線的一側。第一實施例中每層組合壓重結構相同,且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下表面設置定位孔6而上表面設置與相應的定位孔6位置對應的定位突臺5 ;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定位孔6與相鄰一層組合壓重對應壓塊的定位突臺5配合。通過定位突臺5和定位孔6配合,使每一層組合壓重之間不用再進行其它方式的連接,保證定位的準確性和連接的安全。其中,托架I下表面與底架上表面連接,托架I的上表面設置有與托架I相鄰的組合壓重的連接部凸凹配合的定位部。具體的,本實施例中的定位部為設置于托架I上表面的定位突臺,上述定位突臺與相鄰一層組合壓重的下表面的定位孔6配合定位,實現組合壓重與托架I的定位固定,保證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的安全性。進一步地,每一層組合壓重的各壓塊和托架I均設置有吊耳,使現場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每一層組合壓重均為鋼板焊接結構,使組合壓重可以不怕磕碰、重復使用。同時也達到了節約成本,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而且鋼板焊接結構的組合壓重可以回收利用,節能環保。如圖11和圖12所示,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適用于中型塔式起重機。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每層組合壓重還包括一個第三壓塊4,上述一個第三壓塊4的截面形狀為矩形,設置于第一壓塊2和第二壓塊3之間,且第三壓塊4也設置有吊耳。本實施例中的其他技術特征均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相同。另外,第二實施例中托架I的結構與設置了第一壓塊2、第二壓塊3和一個第三壓塊4的組合壓重配合設置。第二實施例中的其他技術特征均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相同。如圖13和圖14所示,本技術的第三實施例中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適用于大型塔式起重機。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不同的是,每層組合壓重包括三個第三壓塊4,上述三個第三壓塊4的截面形狀為矩形,一次設置于第一壓塊2和第二壓塊3之間,且第三壓塊4也設置有吊耳。第三實施例中,托架I的結構與設置了第一壓塊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疊置并壓制塔式起重機的底架的至少一層組合壓重,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包括至少兩個組合拼接的壓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疊置并壓制塔式起重機的底架的至少一層組合壓重,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包括至少兩個組合拼接的壓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的各壓塊包括與相鄰層的組合壓重的相應壓塊進行連接的連接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連接部與相鄰層的組合壓重的壓塊的相應連接部凸凹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包括設置于所述壓塊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定位突臺(5)和/或定位孔(6)。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下表面設置所述定位孔(6)而上表面設置與相應的定位孔(6)位置對應的所述定位突臺(5);或者每一層所述組合壓重的各壓塊的下表面設置所述定位突臺(5)而上表面設置與相應的定位突臺(5)位置對應的所述定位孔(6)。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層所述組合壓重結構相同。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壓重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架上的用于支撐所述至少一層組合壓重的托架(I)。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文奎,劉圣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