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包括閥體、下蓋、泄水閥板、下閥座和防濺罩,還包括密封墊、泄水槽和調節彈簧,所述泄水槽由同心的一大一小兩個圓柱疊加而成,帶有中心通孔,所述泄水槽的上半部為小圓柱,從所述泄水閥板下方的孔伸入且通過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為大圓柱,且下方帶有圓柱形凹槽,與中心通孔連通,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伸入所述下閥座中,所述密封墊呈環形結構,卡在所述泄水閥板和所述泄水槽的大小圓柱過渡的臺階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O形圈和密封墊從不同位置形成雙重密封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泄水閥的非正常滴漏,保證資源或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泄水閥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
技術介紹
泄水閥作為倒流防止器的重要組件,在防介質倒流方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正常供水時泄水閥應嚴密不漏,當發生倒流或進口失壓時泄水閥應迅速打開。但現有的泄水閥只采用簡單的密封方式,密封效果不過關,在正常供水時倒流防止器泄水閥也存在滴漏現象,浪費資源或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包括閥體、下蓋、泄水閥板、下閥座和防濺罩,所述下蓋固定在所述閥體下方,所述泄水閥板位于所述閥體內部,且位于所述下蓋上方,所述下閥座帶有通孔,堵在所述下蓋的端口處,所述防濺罩固定在所述下蓋的端口外圍,還包括密封墊、泄水槽和調節彈簧,所述泄水槽由同心的一大一小兩個圓柱疊加而成,帶有中心通孔,所述泄水槽的上半部為小圓柱,從所述泄水閥板下方的圓孔伸入且通過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泄水槽上半部外壁設有若干帶有橡膠圈的環狀密封槽,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為大圓柱,且下方帶有圓柱形凹槽,與中心通孔連通,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伸入所述下閥座中,所述調節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閥座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泄水槽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底部,所述密封墊呈環形結構,卡在所述泄水閥板和所述泄水槽的大小圓柱過渡的臺階之間。優選地,所述泄水槽與所述下閥座端口接觸的外表面設有一道或兩道環形凹槽,環形凹槽中設有O形圈。優選地,所述密封墊上下表面帶有環狀突起,所述泄水閥板下表面和所述泄水槽臺階上設有與所述密封墊環狀突起對應的凹陷槽。優選地,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邊緣帶有三個或四個長條缺口,使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呈三個或四個爪形結構。優選地,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側壁帶有若干通孔。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所述O形圈和密封墊從不同位置形成雙重密封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滴漏現象,保證資源或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閥體 2、下蓋 3、泄水閥板 4、密封墊5、下閥座6、泄水槽7、調節彈簧 8、O形圈9、防濺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閥體1、下蓋2、泄水閥板3、下閥座5和防濺罩9,所述下蓋2固定在所述閥體I下方,所述泄水閥板3位于所述閥體I內部,且位于所述下蓋2上方,所述下閥座5帶有通孔,堵在所述下蓋2的端口處,所述防濺罩9固定在所述下蓋2的端口外圍,還包括密封墊4、泄水槽6和調節彈簧7,所述泄水槽6由同心的一大一小兩個圓柱疊加而成,帶有中心通孔,所述泄水槽6的上半部為小圓柱,從所述泄水閥板3下方的圓孔伸入且通過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泄水槽6上半部外壁設有若干帶有橡膠圈的環狀密封槽,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為大圓柱,且下方帶有圓柱形凹槽底部,與中心通孔連通,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邊緣帶有三個長條缺口,使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呈三個爪形結構。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伸入所述下閥座5中,所述泄水槽6與所述下閥座5端口接觸的外表面設有一道環形凹槽,環狀凹槽中設有O形圈8,所述調節彈簧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閥座5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泄水槽6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所述密封墊4呈環形結構,卡在所述泄水閥板3和所述泄水槽6的大小圓柱過渡的臺階之間,所述密封墊4上下表面帶有環狀突起,所述泄水閥板3下表面和所述泄水槽6臺階上設有與所述密封墊4環狀突起對應的凹陷槽。使用時,所述O形圈8和密封墊4從不同位置形成雙重密封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水的滲漏。以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包括閥體(I)、下蓋(2)、泄水閥板(3)、下閥座(5)和防濺罩(9),所述下蓋(2)固定在所述閥體(I)下方,所述泄水閥板(3)位于所述閥體(I)內部,且位于所述下蓋(2)上方,所述下閥座(5)帶有通孔,堵在所述下蓋(2)的端口處,所述防濺罩(9 )固定在所述下蓋(2 )的端口外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墊(4)、泄水槽(6 )和調節彈簧(7),所述泄水槽(6)由同心的一大一小兩個圓柱疊加而成,帶有中心通孔,所述泄水槽(6)的上半部為小圓柱,從所述泄水閥板(3)下方的圓孔伸入且通過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泄水槽(6)上半部外壁設有若干帶有橡膠圈的環狀密封槽,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為大圓柱,且下方帶有圓柱形凹槽,與中心通孔連通,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伸入所述下閥座(5)中,所述調節彈簧(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閥座(5)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泄水槽(6)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底部,所述密封墊(4)呈環形結構,卡在所述泄水閥板(3)和所述泄水槽(6 )的大小圓柱過渡的臺階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6)與所述下閥座(5)端口接觸的外表面設有一道或兩道環形凹槽,環形凹槽中設有O形圈(8)。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墊(4)上下表面帶有環狀突起,所述泄水閥板(3)下表面和所述泄水槽(6)臺階上設有與所述密封墊(4 )環狀突起對應的凹陷槽。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邊緣帶有三個或四個長條缺口,使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呈三個或四個爪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側壁帶有若干通孔。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包括閥體、下蓋、泄水閥板、下閥座和防濺罩,還包括密封墊、泄水槽和調節彈簧,所述泄水槽由同心的一大一小兩個圓柱疊加而成,帶有中心通孔,所述泄水槽的上半部為小圓柱,從所述泄水閥板下方的孔伸入且通過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為大圓柱,且下方帶有圓柱形凹槽,與中心通孔連通,所述泄水槽的下半部伸入所述下閥座中,所述密封墊呈環形結構,卡在所述泄水閥板和所述泄水槽的大小圓柱過渡的臺階之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O形圈和密封墊從不同位置形成雙重密封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止泄水閥的非正常滴漏,保證資源或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文檔編號F16K17/06GK202937856SQ20122068921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專利技術者劉永, 劉慶, 龔高石 申請人:天津市國威給排水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重密封的泄水閥裝置,包括閥體(1)、下蓋(2)、泄水閥板(3)、下閥座(5)和防濺罩(9),所述下蓋(2)固定在所述閥體(1)下方,所述泄水閥板(3)位于所述閥體(1)內部,且位于所述下蓋(2)上方,所述下閥座(5)帶有通孔,堵在所述下蓋(2)的端口處,所述防濺罩(9)固定在所述下蓋(2)的端口外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墊(4)、泄水槽(6)和調節彈簧(7),所述泄水槽(6)由同心的一大一小兩個圓柱疊加而成,帶有中心通孔,所述泄水槽(6)的上半部為小圓柱,從所述泄水閥板(3)下方的圓孔伸入且通過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泄水槽(6)上半部外壁設有若干帶有橡膠圈的環狀密封槽,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為大圓柱,且下方帶有圓柱形凹槽,與中心通孔連通,所述泄水槽(6)的下半部伸入所述下閥座(5)中,所述調節彈簧(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閥座(5)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泄水槽(6)的下半部圓柱形凹槽底部,所述密封墊(4)呈環形結構,卡在所述泄水閥板(3)和所述泄水槽(6)的大小圓柱過渡的臺階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永,劉慶,龔高石,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國威給排水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