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聯接板及下聯接板分別與支撐柱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成支撐架,液壓缸固定在上聯接板的頂部,液壓缸的活塞桿穿過上聯接板與帶有引導部的頂桿連接,帶有通孔的定位板固定在下聯接板的頂部,定位模固定在定位板的頂部,下聯接板設有讓位孔,定位模上設有頂出孔,所述定位模上的頂出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定位板的通孔與頂桿同軸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將鐵質嵌套與報廢的鋁鑄件分離,其嵌套清潔,嵌套的形狀、組織均無變化,可重復使用,取出嵌套的鋁鑄件進行回收,其成分沒有變化。(*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頂出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技術背景工業生產中常需要使用鋁合金產品,這些產品有時采用鑄造生產,這些鋁 鑄件常帶有鐵質嵌套。若在鑄造環節或鑄件加工環節產生鋁鑄件報廢,鐵質嵌 套也將隨著鋁鑄件一起報廢。由于鋁鑄件內附有鐵質嵌套,使得報廢的鋁鑄件 不能直接回爐回收,否則,鐵質嵌套會使鋁液中含鐵含量增加,由此改變鋁合 金的成分而改變其性能。目前,將鐵質嵌套從鋁鑄件取出的方法是,利用鐵的 熔點高于鋁的熔點,即鋁熔化時,鐵還沒有熔化的特點,把報廢的鋁鑄件熔入 熔化的鋁液中,待鋁鑄件熔化完后立即取出鐵質嵌套。這種方法由于是將鐵質 嵌套隨鋁鑄件進入熔化爐熔化,雖然鋁熔化時鐵還沒有熔化,但是高溫下鐵質嵌套的組織會發生變化,同時鐵質嵌套還會產生變形;另外從鋁液中取出的嵌 套表面會粘附一層鋁液,冷卻后形成鋁皮粘附在嵌套上,清理起來非常困難, 因此用這種方法回收的鐵質嵌套很難再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它能將鐵質嵌 套與報廢的鋁鑄件分離,其嵌套清潔,嵌套的形狀、組織均無變化,可重復使 用,取出嵌套的鋁鑄件進行回收,其成分沒有變化。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上聯接板及下聯接板分別與支撐柱的 上、下端固定連接成支撐架,液壓缸固定在上聯接板的頂部,液壓缸的活塞桿 穿過上聯接板與帶有引導部的頂桿連接,帶有通孔的定位板固定在下聯接板的 頂部,定位模固定在定位板的頂部,下聯接板設有讓位孔,定位模上設有頂出 孔,所述定位模上的頂出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定位板的通孔與頂桿同軸 心。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由上、下聯接板與支撐柱組成的支撐架上,固定 液壓缸作為動力,當需要將4失質嵌套從報廢鋁鑄件中取出時,先將鑄件定位在 定位模上,啟動液壓缸,液壓缸推動活塞桿帶動頂桿向下運動,包圍在嵌套外 面的鋁鑄件受力變形裂開,嵌套從讓位孔落出,嵌套從鋁鑄件分離。由于定位 模上的頂出孔、定位板的通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與頂桿同軸心,可以保證 活塞桿和頂桿在帶動嵌套向下運動過程中受力均衡,使嵌套在與鋁鑄件分離時 不會變形,并且組織也無變化,因此取出的嵌套可以重復使用。同時,與嵌套 分離的鋁鑄件按正常工序回爐,回爐后的鋁合金純凈度不變,用于再生產,可 以降低生產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附圖中,l為下聯:接板,2為支撐柱,3為定位板,4為定位銷,5為上聯接 板,6為液壓缸,7為活塞桿,8為抱夾,9為頂桿,IO為鋁鑄件,ll為嵌套, 12為定位模,12a為頂出孔,13為讓位孔。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上聯接板5及下聯接板1分別與4個支撐柱2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構成一個支撐架。上聯接板5的頂部固定一個液壓釭6,該液壓缸的活塞桿7向下穿過上聯接板通過抱夾8與頂桿9固定連接。頂桿的下端設有一臺階狀的引導部,所迷引導部的直徑略小于嵌套ll的直徑,便于對嵌套導向。帶有通孔的定位板3用螺釘固定在下聯接板的頂部,定位模12固定在定位板的頂部。下聯接板上設有讓位孔13,定位模12上設置有頂出孔12a,定位模的頂出孔、定位板的通孔、下聯接板的位孔13與頂桿和活塞桿同軸心。定位模的頂出孔、定位板的通孔以及下聯接板的讓位孔的孔徑均大于嵌套直徑,便于嵌套與鑄件分離使從其中脫落。定位模的頂出孔、定位板的通孔以及下聯接板的讓位孔的孔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同樣可以達到本技術所述效果。定位模上設置有多個定位銷4,用于固定鋁鑄件。定位模與鋁鑄件10的結合面形狀相適配,便于鋁鑄件的定位。需要回收報廢的鋁鑄件時,先將鋁鑄件用定位銷定位在定位模上,頂桿的引導部放進4M嵌套U中,此時引導部與嵌套緊貼。啟動液壓釭,液壓缸推動活塞桿向下運動,帶動頂桿向下運動,作用力先作用在鋁鑄件的表面上,位于鐵質嵌套上表面,鋁鑄件的表面在承受向下作用力的同時,把力傳遞到嵌套上面,由于鋁鑄件定位在定位模12上,不能做向下的運動,而套在頂桿導向部的嵌套隨頂桿向下運動,穿過讓位孔,鋁鑄件部分變形裂開,嵌套與鋁鑄件分離,嵌套依次經定位模的通孔、定位板的通孔和下聯接板的讓位孔脫落出來,即將嵌套與鑄件分離開。雖然本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任 何所屬
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之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 許之更動與改進,因此本技術4^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聯接板及下聯接板分別與支撐柱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成支撐架,液壓缸固定在上聯接板的頂部,液壓缸的活塞桿穿過上聯接板與帶有引導部的頂桿連接,帶有通孔的定位板固定在下聯接板的頂部,定位模固定在定位板的頂部,下聯接板設有讓位孔,定位模上設有頂出孔,所述定位模上的頂出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定位板的通孔與頂桿同軸心。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模上的 頂出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定位板的通孔的直徑均大于鑄件內嵌套的直徑。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迷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位模上設有多個定位銷。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缸 的活塞桿與頂桿通過抱夾固定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聯接板及下聯接板分別與支撐柱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成支撐架,液壓缸固定在上聯接板的頂部,液壓缸的活塞桿穿過上聯接板與帶有引導部的頂桿連接,帶有通孔的定位板固定在下聯接板的頂部,定位模固定在定位板的頂部,下聯接板設有讓位孔,定位模上設有頂出孔,所述定位模上的頂出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定位板的通孔與頂桿同軸心。本技術能將鐵質嵌套與報廢的鋁鑄件分離,其嵌套清潔,嵌套的形狀、組織均無變化,可重復使用,取出嵌套的鋁鑄件進行回收,其成分沒有變化。文檔編號B23P19/027GK201042757SQ200720124130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6日專利技術者唐和雍 申請人: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鑄件內嵌套的頂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聯接板及下聯接板分別與支撐柱的上、下端固定連接成支撐架,液壓缸固定在上聯接板的頂部,液壓缸的活塞桿穿過上聯接板與帶有引導部的頂桿連接,帶有通孔的定位板固定在下聯接板的頂部,定位模固定在定位板的頂部,下聯接板設有讓位孔,定位模上設有頂出孔,所述定位模上的頂出孔、下聯接板上的讓位孔、定位板的通孔與頂桿同軸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和雍,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