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包括相互正交放置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對接,第一管體的內部設有內置卡件,內置卡件與第一管體內壁限位固定,并通過連接螺栓與第二管體的側壁固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使鋼管的連接變得更加靈活,且不需要采用焊接等工藝,安裝方便,更重要的是不破壞管材表面的外觀涂層,大大提高了管材的防腐蝕能力,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連接穩固可靠,活動連接不易產生錯位變形和外觀不雅等缺陷,極具實用價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材的連接方式,具體是有關管材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
技術介紹
鋼管因其具有輕便及堅固的特點,普遍應用于制作各種防護欄、柵欄門、防盜窗、百葉窗等,將不同規格經過噴涂的鋼管按尺寸截成若干段,再經過連接件將這些鋼管段連接起來,傳統的連接方式是采用直接焊接連接或L形內置連接插件連接,直接焊接會導致連接處的防銹涂層破壞,使用一段時間發生銹蝕而影響美觀及使用壽命;采用內置連接插件會出現連接不牢,容易松動,錯位變形,外觀不雅等缺陷,失去防護欄、柵欄門、防盜窗、百葉窗等原有的防盜及阻隔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連接簡便、不易松動、不破壞表面涂層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技術方案:本技術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包括相互正交放置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所述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對接,所述第一管體的內部設有內置卡件,內置卡件與第一管體內壁限位固定,并通過連接螺栓與第二管體的側壁固接。所述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之間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帶有能支撐第一管體的邊檐,防止第一管體晃動。所述支撐座為底部帶有凸臺的工程塑料,并在第二管體的管壁上開設與凸臺對應的插孔,增強了第一管體的穩定性,同時便于裝配人員準確定位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連接節點的位置。所述支撐座也可以用薄板沖制成帶有鉚釘孔的形狀,將支撐座通過鉚釘固接在第二管體的側壁上。所述內置卡件通過防拆螺栓與第一管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螺栓的數量為兩根,對稱設置在內置卡件的兩邊。所述內置卡件截面形狀為U型,在其背面設有安裝連接螺栓的螺紋孔,節省了材料。所述第一管材為方管,所述內置卡件為帶有螺紋孔的方鐵,使內置卡件與第二管體的連接更加牢固。所述第二管體側壁上連接螺栓對面位置設有螺孔蓋。所述第二管體的管口設有封蓋,封蓋的材質為工程塑料。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使鋼管的連接變得更加靈活,且不需要采用焊接等工藝,安裝方便,更重要的是不破壞管材表面的外觀涂層,大大提高了管材的防腐蝕能力,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連接穩固可靠,活動連接不易產生錯位變形和外觀不雅等缺陷,極具實用價值。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圖3是本技術中支撐座為底部帶有凸臺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中支撐座由薄板沖制而成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中截面形狀為U形的內置卡件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中內置卡件為方鐵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加深對本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參見圖1-6,—種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將兩根相互正交放置的第一管體I和第二管體2連接起來。內置于第一管體I內部的內置卡件3通過防拆螺栓4固定在第一管體I內。第一管體I的管口與第二管體2的管壁之間設有支撐座5,支撐座5的底部帶有定位凸臺,并在第二管體2的管壁上開設與凸臺對應的插孔。安裝時,先將支撐座5上的凸臺插入到第二管體2預先打好的插孔內,再將第一管體I套入支撐座5內。內置卡件3通過兩根連接螺栓6與第二管體2的側壁固接,連接螺栓6對稱設置在內置卡件3的兩邊。第二管體2側壁上連接螺栓6對面位置設有螺孔蓋7,第二管體的管口設有封蓋8。如圖4,支撐座也可以用薄板沖制成帶有鉚釘孔的形狀,將支撐座5通過鉚釘固接在第二管體2的側壁上。如圖5,內置卡件3截面形狀為U型,在其背面設有安裝連接螺栓的螺紋孔。如圖6,內置卡件3為帶有螺紋孔的方鐵。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包括相互正交放置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對接,所述第一管體的內部設有內置卡件,所述內置卡件與第一管體內壁限位固定,并通過連接螺栓與第二管體的側壁固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之間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帶有能支撐第一管體的邊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底部帶有凸臺,第二管體的管壁上設有與凸臺對應的插孔。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底部帶有螺紋孔,支撐座通過鉚釘固接在第二管體的側壁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卡件通過防拆螺栓與第一管體的內壁固定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螺栓的數量為兩根,對稱設置在內置卡件的兩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卡件截面形狀為U型,在其背面設有安裝連接螺栓的螺紋孔。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材為方管,所述內置卡件為帶有螺紋孔的方鐵。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體側壁上連接螺栓的對面位置設有螺孔蓋。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體的管口設有封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包括相互正交放置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對接,第一管體的內部設有內置卡件,內置卡件與第一管體內壁限位固定,并通過連接螺栓與第二管體的側壁固接。本技術所述的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使鋼管的連接變得更加靈活,且不需要采用焊接等工藝,安裝方便,更重要的是不破壞管材表面的外觀涂層,大大提高了管材的防腐蝕能力,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連接穩固可靠,活動連接不易產生錯位變形和外觀不雅等缺陷,極具實用價值。文檔編號F16B7/00GK202937562SQ201220510529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專利技術者李力喆, 呂錦宏 申請人:李力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正交連接的內置節點,包括相互正交放置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體的管口與第二管體的管壁對接,所述第一管體的內部設有內置卡件,所述內置卡件與第一管體內壁限位固定,并通過連接螺栓與第二管體的側壁固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力喆,呂錦宏,
申請(專利權)人:李力喆,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