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共軸飛行器,包括襟翼、上旋翼、下旋翼、機艙、動力艙及起落架,上旋翼下方設置有下旋翼,下旋翼下方設置有機艙,襟翼對稱設置在機艙上方的兩側,襟翼的內側設置有襟翼傳動軸,襟翼傳動軸上設置有驅動臂,襟翼傳動軸軸接在基架上,基架與驅動臂之間設置有液壓控制裝置,機艙下方設置有動力艙,動力艙下端設置有起落架,其優點是共軸飛器的垂直穩定性好,兩側的襟翼可控制共軸飛行器的前進、后退及左右轉向,結構簡單,安全實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旋翼飛行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共軸飛行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飛行器的動力艙設置在機艙的上方,這樣飛行器的重心都在飛行器的上端,有點頭重腳輕,雖然它的機動性好,但其結構復雜,這樣就提高了它制造的技術要求和材質要求,操作和維護的難度及成本也大大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垂直穩定性好的共軸飛行器。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共軸飛行器,包括襟翼、上旋翼、下旋翼、機艙、動力艙及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旋翼下設置有下旋翼,所述的下旋翼下方設置有機艙,所述的襟翼對稱設置在所述機艙上方的兩側。所述襟翼的內側設置有襟翼傳動軸,所述的襟翼傳動軸上設置有驅動臂,所述的機艙上方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基架,所述的襟翼傳動軸軸接在所述的基架上,所述的基架與所述的驅動臂之間設置有液壓控制裝置。所述的機艙下方設置有動力艙,所述的動力艙中設置有變速轉換裝置,所述的變速轉換裝置連接有發動機,所述的動力艙中還設置有輔助推進裝置及油箱。所述的變速轉換裝置與所述的上旋翼之間設置有上旋翼傳動軸,所述的變速轉換裝置與所述的下旋翼之間設置有下旋翼傳動軸,所述的下旋翼傳動軸設置在所述上旋翼傳動軸的外側,所述的下旋翼傳動軸的外側設置有外護套管,所述的護套管設置在所述的機艙中心。所述的起落架包括腳架及連接基塊,所述的連接基塊設置在飛行器底架的下端,所述的連接基塊上活動設置有多個腳架,所述的腳架上軸接有伸縮式緩沖器,所述的伸縮式緩沖器的上端軸接在飛行器外框架上,所述的多個腳架下端各活動設置有萬向輪。所述的上旋翼與所述的上旋翼傳動軸之間設置有倒八字加強檔,所述的下旋翼與所述的下旋翼傳動軸之間設置有八字加強檔。所述的上旋翼傳動軸的上端設置有避雷針。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將重量最大的動力艙設置在機艙之下,雖然增長了旋翼與動力艙之間的傳動軸長度,但這樣能使共軸飛行器的垂直穩定性更好,設置在機艙上方兩側的襟翼能驅動共軸飛行器的前進、后退及左右轉向,其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動力艙破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傳動軸組件圖;圖4為本技術的襟翼側視結構圖;圖5為本技術的襟翼前視結構圖;圖6為本技術的起落架結構圖;圖7為本技術飛行時的起落架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共軸飛行器,包括襟翼2、上旋翼11、下旋翼12、機艙3、動力艙4及起落架,上旋翼11下設置有下旋翼12,下旋翼12下方設置有機艙3,襟翼2對稱設置在機艙3上方的兩側,襟翼2的內側設置有襟翼傳動軸21,襟翼傳動軸21上設置有驅動臂22。機艙3上方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基架24,襟翼傳動軸21軸接在基架24上,基架24與驅動臂22之間設置有液壓控制裝置23。機艙3下方設置有動力艙4,動力艙4中設置有變速轉換裝置42,變速轉換裝置42連接有發動機41,動力艙4中還設置有輔助推進裝置44及油箱43。變速轉換裝置42與上旋翼11之間設置有上旋翼傳動軸61,變速轉換裝置42與下旋翼12之間設置有下旋翼傳動軸62,下旋翼傳動軸62設置在上旋翼傳動軸61的外側,下旋翼傳動軸62的外側設置有外護套管63,護套管63設置在機艙3的中心。起落架包括腳架52及連接基塊54,連接基塊54設置在飛行器底架46的下端,連接基塊54上活動設置有多個腳架52,腳架52上軸接有伸縮式緩沖器51,伸縮式緩沖器51的上端軸接在飛行器外框架45上,多個腳架52下端各活動設置有萬向輪53。上旋翼11與上旋翼傳動軸61之間設置有倒八字加強檔13,下旋翼12與下旋翼傳動軸62之間設置有八字加強檔14。上旋翼傳動軸61的上端設置有避雷針7。權利要求1.一種共軸飛行器,包括襟翼、上旋翼、下旋翼、機艙、動力艙及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旋翼下設置有下旋翼,所述的下旋翼下方設置有機艙,所述的襟翼對稱設置在所述機艙上方的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共軸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的內側設置有襟翼傳動軸,所述的襟翼傳動軸上設置有驅動臂,所述的機艙上方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基架,所述的襟翼傳動軸軸接在所述的基架上,所述的基架與所述的驅動臂之間設置有液壓控制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共軸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艙下方設置有動力艙,所述的動力艙中設置有變速轉換裝置,所述的變速轉換裝置連接有發動機,所述的動力艙中還設置有輔助推進裝置及油箱。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共軸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速轉換裝置與所述的上旋翼之間設置有上旋翼傳動軸,所述的變速轉換裝置與所述的下旋翼之間設置有下旋翼傳動軸,所述的下旋翼傳動軸設置在所述上旋翼傳動軸的外側,所述的下旋翼傳動軸的外側設置有外護套管,所述的護套管設置在所述的機艙中心。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共軸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包括腳架及連接基塊,所述的連接基塊設置在飛行器底架的下端,所述的連接基塊上活動設置有多個腳架,所述的腳架上軸接有伸縮式緩沖器,所述的伸縮式緩沖器的上端軸接在飛行器外框架上,所述的多個腳架下端各活動設置有萬向輪。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共軸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旋翼與所述的上旋翼傳動軸之間設置有倒八字加強檔,所述的下旋翼與所述的下旋翼傳動軸之間設置有八字加強檔。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共軸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旋翼傳動軸的上端設置有避雷針。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共軸飛行器,包括襟翼、上旋翼、下旋翼、機艙、動力艙及起落架,上旋翼下方設置有下旋翼,下旋翼下方設置有機艙,襟翼對稱設置在機艙上方的兩側,襟翼的內側設置有襟翼傳動軸,襟翼傳動軸上設置有驅動臂,襟翼傳動軸軸接在基架上,基架與驅動臂之間設置有液壓控制裝置,機艙下方設置有動力艙,動力艙下端設置有起落架,其優點是共軸飛器的垂直穩定性好,兩側的襟翼可控制共軸飛行器的前進、后退及左右轉向,結構簡單,安全實用。文檔編號B64C27/10GK202935583SQ201220509729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專利技術者吳炳發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發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共軸飛行器,包括襟翼、上旋翼、下旋翼、機艙、動力艙及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旋翼下設置有下旋翼,所述的下旋翼下方設置有機艙,所述的襟翼對稱設置在所述機艙上方的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炳發,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市鄞州發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