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氣聯動閥,包括水閥、聯動閥和文丘里壓差管,水閥、聯動閥共同組成水壓腔,水壓腔內設有隔膜并將水壓腔分隔為高壓腔和低壓腔,高壓腔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設有含水閥芯的水閥芯通道,其中文丘里壓差管與出水通道并聯設置,文丘里壓差管入口端與高壓腔連通,文丘里壓差管出口端與出水通道在水閥芯通道或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且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通過旁通通道與低壓腔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中文丘里壓差管與出水通道并聯設置,并與出水通道在水閥芯之前交匯,從而避免了因調節水閥芯的水流量而影響燃氣熱水器的最低啟動水壓,使燃氣熱水器在大水、小水工況下的最低啟動水壓波動較小,趨于一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水氣聯動閥,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燃氣熱水器或燃氣壁掛爐的水氣聯動閥。
技術介紹
燃氣熱水器的水氣聯動閥的水壓腔一般通過隔膜分隔為高壓腔、低壓腔兩個腔體,高壓腔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設有含水閥芯的水閥芯通道,水閥芯調節出水量。為使燃氣熱水器獲得更大的出水量,現有的水氣聯動閥在水壓腔的高壓腔的出水通道串聯連接有文丘里壓差管,文丘里壓差管位于出水通道的水閥芯通道之后,且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與水壓腔的低壓腔連通。當水流通過文丘里壓差管時,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產生低壓,從而抽出低壓腔內的一部分水流及氣體,這既能增大燃氣熱水器的出水量,又能增大水壓腔內高壓腔、低壓腔之間的壓差,使燃氣熱水器能在更低的水壓下啟動。然而由于文丘里壓差管位于出水通道的水閥芯通道之后,當調節水閥芯的水流量時,通過文丘里壓差管的水流量會隨之發生變化,文丘里壓差管喉部產生的低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從而直接影響水壓腔內高壓腔、低壓腔之間的壓差,導致燃氣熱水器在大水、小水工況下的最低啟動水壓不一致,存在較大的波動,產品性能不夠穩定。為克服這些缺陷,我們對燃氣熱水器的水氣聯動閥進行了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水氣聯動閥,它能有效地減少燃氣熱水器在不同工況下最低啟動水壓的波動范圍。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水閥、聯動閥、氣閥和文丘里壓差管,氣閥內設有氣門,水閥、聯動閥共同組成水壓腔,水壓腔內設有隔膜并將水壓腔分隔為高壓腔和低壓腔,高壓腔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設有含水閥芯的水閥芯通道,其中文丘里壓差管與出水通道并聯設置,文丘里壓差管入口端與高壓腔連通,文丘里壓差管出口端與出水通道在在水閥芯通道或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且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通過旁通通道與低壓腔連通。所述的隔膜上設有與出水通道相對應的塞體,塞體的最大直徑小于出水通道的入口直徑。所述的塞體為柱體或錐形體。所述的塞體的內部為中空結構。所述的氣門設有氣流量調節面,氣流量調節面為錐形面。所述的氣門設有氣流量調節面,氣流量調節面為旋轉面,旋轉面的母線為折線,折線各段與旋轉面的旋轉軸所成的角度逐漸遞增。所述的旁通通道內設有緩沖閥。所述的緩沖閥包括閥體、球閥芯和限位銷,閥體設有容腔和主水流通道、次水流通道,主水流通道、次水流通道分別貫通容腔并與旁通通道連通,球閥芯、限位銷設于容腔內,限位銷擋在容腔的水流路徑上,球閥芯在限位銷、主水流通道靠近文丘里壓差管一側的通道口之間往返移動開閉主水流通道,次水流通道與旁通通道保持連通。所述的次水流通道與主水流通道的直徑之比為0.1 0.3。所述的聯動閥內設有與氣門端部相連的氣門擋圈,氣門擋圈卡接在聯動閥上。本專利技術同
技術介紹
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中文丘里壓差管與出水通道并聯設置,并與出水通道在水閥芯通道或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使通過文丘里壓差管的水流量不會因水閥芯的調節而改變,文丘里壓差管喉部產生較穩定的低壓,保障了水壓腔內高壓腔、低壓腔之間的壓差,從而避免了因調節水閥芯的水流量而影響燃氣熱水器的最低啟動水壓,使燃氣熱水器在大水、小水工況下的最低啟動水壓波動較小,趨于一致。進一步地,由于采用在隔膜上設有塞體且塞體的直徑小于出水通道入口直徑的結構,使得在低水壓時,水流在高壓腔內積累以及時打開氣門,且能有效防止干燒。進一步地,塞體為柱體或錐形體,能有效地提高塞體對水量比例的控制精度;而塞體內部為中空結構,能防止塞體因厚度不均而縮水變形。進一步地,氣門的氣流量調節面采用錐形面或母線為折線的旋轉面結構,能有效地提高氣門對氣量比例的控制精度。進一步地,在旁通通道內設有緩沖閥,能有效地防止水流量驟增時,導致氣門突然移動,從而出現氣量突然增加,水溫突升的情況發生。進一步地,氣門擋圈通過卡簧卡接在聯動閥上,方便更換氣門擋圈,使聯動閥能適用多種氣源。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剖視結構 圖2為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連接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連接結構示意 圖5為氣門9的結構示意 圖6為緩沖閥12的結構示意 圖7為緩沖閥12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 圖8為緩沖閥12的平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水閥1、聯動閥2、氣閥3和文丘里壓差管11,氣閥3內設有氣門9,聯動閥2內設置有聯動小軸,水閥1、聯動閥2共同組成水壓腔7,水壓腔7內設有將水壓腔7分隔為低壓腔和高壓腔的隔膜6,低壓腔內設有隔膜膠圈座8,高壓腔內設有水穩壓件5、出水通道10,出水通道10設有含水閥芯4的水閥芯通道,聯動小軸一端插入隔膜膠圈座8內,另一端插入氣門9內,文丘里壓差管11與出水通道10并聯設置,文丘里壓差管11入口端與高壓腔連通,文丘里壓差管11出口端與出水通道10在水閥芯通道交匯,且文丘里壓差管11的喉部通過旁通通道17與低壓腔連通,如圖3所示。此外,文丘里壓差管11出口端與出水通道10還可以在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如圖4所示。隔膜6上設有與出水通道10相對應的塞體16,塞體16的最大直徑小于出水通道10的入口直徑。塞體16為柱體或錐形體,塞體16的內部為中空結構。如圖2和圖5所示,氣門9端部相連有氣門擋圈13,氣門擋圈13通過卡簧15卡接在聯動閥2上,并通過密封圈14與聯動閥2密封,這樣可方便更換氣門擋圈13,使聯動閥2可適應多種氣源,增加通用性。氣門9的氣流量調節面91為旋轉面,旋轉面的母線為折線,折線各段與旋轉面的旋轉軸所成的角度逐漸遞增,有助于氣量按一定比例變化。如圖6、圖7和圖8所示,旁通通道17內設有緩沖閥12。緩沖閥12包括閥體121、球閥芯122和限位銷126,閥體121設有容腔124和主水流通道123、次水流通道125,主水流通道123、次水流通道125分別貫通容腔124并與旁通通道17連通,球閥芯122、限位銷126設于容腔124內,限位銷126擋在容腔124的水流路徑上,球閥芯122在限位銷126、主水流通道123靠近文丘里壓差管11 一側的通道口之間往返移動開閉主水流通道123,次水流通道125與旁通通道17保持連通。當快速打開水閥I時,水流進入高壓腔推動隔膜6,低壓腔內的水受擠壓,快速通過旁通通道17和緩沖閥12,從文丘里壓差管11排出。水流快速通過緩沖閥12時,帶動球閥芯122沖上主水流通道123的通道口,并堵住主水流通道123,使水流只能通過次水流通道125流出低壓腔,壓低腔內的水不能快速排出,從而使氣門9緩慢打開,保證燃氣熱水器均勻點火。當低壓腔與高壓腔達到壓力平衡后,球閥芯122因重力作用,脫離主水流通道123的通道口,主水流通道123打開,緩沖閥12失去緩沖作用。為保證壓低腔內的水不能快速排出,次水流通道125的直徑應小于主水流通道123的直徑,兩者的直徑之比為0.1 0.3。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使用過程中,打開水閥1,水流進入高壓腔,在文丘里壓差管11和緩沖閥12的共同作用下,緩慢推動隔膜6、隔膜膠圈座8、聯動小軸以及氣門9向左移動,氣門9打開,燃氣流向燃燒器,從而使燃氣熱水器啟動。權利要求1.一種水氣聯動閥,包括水閥(I)、聯動閥(2)、氣閥(3)和文丘里壓差管(11),氣閥(3)內設有氣門(9),水閥(I)、聯動閥(2)共同組成水壓腔(7),水壓腔(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氣聯動閥,包括水閥(1)、聯動閥(2)、氣閥(3)和文丘里壓差管(11),氣閥(3)內設有氣門(9),水閥(1)、聯動閥(2)共同組成水壓腔(7),水壓腔(7)內設有隔膜(6)并將水壓腔(10)分隔為高壓腔和低壓腔,高壓腔設有出水通道(10),出水通道(10)設有含水閥芯(4)的水閥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壓差管(11)與出水通道(10)并聯設置,文丘里壓差管(11)入口端與高壓腔連通,文丘里壓差管(11)出口端與出水通道(10)在水閥芯通道或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且文丘里壓差管(11)的喉部通過旁通通道(17)與低壓腔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遠璋,潘同基,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