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磚砌體墻的組合加固裝置,以解決現有的加固裝置存在的加固效果不佳、成本高和施工難度大的問題。該加固裝置包括:植入在磚砌體墻豎向灰縫中的若干根短鋼筋;沿墻高度方向安裝于磚砌體墻上的若干根鋼帶箍;以及涂覆在磚砌體墻外表面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加固裝置采用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和預應力鋼帶箍加固磚墻,可利用較高強度和韌性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對磚墻形成包裹,防止磚墻局部壓碎,提高磚墻的整體性,提高鋼帶箍對磚墻的約束作用,可大幅度提高磚墻的抗震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結構抗震與加固
,具體為ー種用于多層砌體結構的磚砌體墻抗震加固裝置。
技術介紹
磚砌體結構主要是由磚塊和砂衆砌筑而成,由于施工質量差異較大,強度相對較低,離散性大,其抗拉、抗剪和抗彎承載カ都較低。在地震中磚砌體墻開裂后其承載カ迅速下降,極易發生倒塌,引起震區巨大的人員傷亡和嚴重的經濟損失。在我國磚砌體結構應用相當廣泛,因此對磚砌體結構的加固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從宏觀震害和試驗研究中發現,地震作用下磚砌體墻體的開裂和倒塌,主要由于墻體的抗剪強度和變形能力不足。常用的磚砌墻體加固技術有扶壁柱法、增大截面法和鋼筋網水泥砂漿法等。上述加固補強技術整體水平比較落后,施工方法和エ藝比較復雜,對加固后磚墻的受カ性能提高不明顯,且加固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加固效果好、施工簡單且成本低的磚砌體墻的組合加固裝置。為此,本技術提供的磚砌體墻的組合加固裝置包括:植入在磚砌體墻豎向灰縫中的若干根短鋼筋;沿墻高度方向安裝于磚砌體墻上的若干根鋼帶箍,且各鋼帶箍沿磚砌體墻周向閉合;以及涂覆在磚砌體墻外表面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將磚砌體墻、所有短鋼筋和所有鋼帶箍包覆。`本技術的的加固裝置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征:上述加固裝置進ー步還包括沿墻的高度方向粘貼在磚砌體墻四角的經過倒角的角鋼,所述若干根鋼帶箍均位于角鋼的外側。優選的,相鄰短鋼筋間的水平間距和縱向間距均為300mm,各短鋼筋的直徑為10 12mm。優選的,相鄰鋼帶箍間的間距為200 400mm ;各鋼帶箍利用氣動打包機安裝、并用打包扣永久封ロ固定鋼帶箍。優選的,上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的厚度為10 30mm。本技術的加固裝置采用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和預應カ鋼帶箍加固磚墻,利用高強度和韌性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對磚墻形成包裹,防止磚墻局部壓碎,提高磚墻的整體性和鋼帶箍對磚墻的約束作用,進而提高磚墻的抗震性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的特點:( I)在磚墻體豎向灰縫內植入短鋼筋,既方便施工,又可增強磚墻和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之間的粘結性能,保證磚墻與面層共同工作。(2)本裝置采用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抗壓強度可達到60MPa以上,極限拉應變可達普通混凝土的100倍以上,具有類似鋼材的塑性變形能力,與磚砌體之間有良好的粘結性能,是ー種具有高強度、高延性、高耐久性和高耐損傷能力的生態建筑材料。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B-B向視圖;圖中各代碼表不:1_圈梁、2_磚砲體墻、3_構造柱、4_圈梁、5_短鋼筋、6_鋼帶植、7-打包扣、8-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9-角鋼。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參考圖1和圖2,本實施例待加固的磚砌體墻2帶有構造柱3和圈梁(1、4),燒結普通磚塊尺寸為240mmX 115mmX 53mm ;磚墻2長度為4.2m,高度為3m,厚度為240mm ;構造柱3截面尺寸為120mmX 240mm ;圈梁I的截面尺寸為340mmX 400mm ;圈梁4的截面尺寸為180mmX240mm ;本實施例給出的加固磚砌體墻2加固裝置包括:植入在磚砌體墻2兩側豎向灰縫中共198根短鋼筋5 ;沿墻高度方向安裝于磚砌體墻2上的9根鋼帶箍6,鋼帶箍6每隔300_安裝一道且各鋼帶箍6沿磚砌體墻2周向閉合;以及涂覆在磚砌體墻2外表面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8,其厚度為20mm,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8將磚砌體墻2、所有短鋼筋5和所有鋼帶箍6包覆。其中,本實施例中圈梁(1、4)和構造柱3均按構造配筋,短鋼筋5采用HRB400級鋼筋,直徑為10mm,長度為120mm,突出磚墻2表面20mm,相鄰短鋼筋5間的縱向間距和橫向間距均為300mm;鋼帶箍6的材質可選用冷軋碳素鋼帶、發藍鋼帶或鍍鋅鋼帶,本實施例選擇冷軋碳素鋼帶,其強度在270MPa以上,厚Imm,寬25mm ;高延性纖維混凝土的組分為水泥、粉煤灰、硅灰、砂、PVA纖維、減水劑和水,其中,按質量百分比計,水泥:粉煤灰:硅灰:砂:水=1:0.9:0.1:0.76:0.58 ;以水泥、粉煤灰、娃灰、砂和水混合均勾后的總體積為基數,PVA纖維的體積摻量為1.5% ;減水劑的添加量為水泥、粉煤灰和硅灰總質量的0.8%。其中:砂的最大粒徑為1.26mm ;PVA纖維為上海羅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PA600型纖維,長度為8mm,直徑為26 u m,抗拉強度為1200MPa,彈性模量為30GPa ;水泥為P.0.52.5R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為I級粉煤灰;所用娃灰的燒失量為5%, ニ氧化娃含量為88%,比表面積為18000m2/kg ;減水劑為減水率在30%以上的聚羧酸高效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為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PCA_-1型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本實施例采用上述材料和各材料用量。該實施例的加固裝置按如下施工步驟進行:首先,在磚墻表面的豎向灰縫中植入短鋼筋;相鄰短鋼筋間的水平間距和縱向間距為300mm ;然后,沿墻的高度方向,每隔300mm,利用氣動打包機在磚墻外側安裝鋼帶箍,并用打包扣將各鋼帶箍永久封ロ,進而在鋼帶箍上施加鋼帶張拉應カ為鋼帶極限抗拉強度30 60%的預應カ約束磚砌體墻;最后,在磚墻表面涂抹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該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將磚墻、短鋼筋和鋼筋箍包覆。實施例2:參考圖3和圖4,本實施例待加固的磚砌體墻不帶構造柱,燒結普通磚塊尺寸為240mmX 115mmX 53mm ;磚墻2長度為4.2m,高度為3m,厚度為240mm ;圈梁I的截面尺寸為340mmX400mm ;本實施例的加固裝置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還包括有沿墻的高度方向粘貼在磚砌體墻四角的經過倒角的角鋼9,且所有鋼帶箍6均位于角鋼9的外側。所用角鋼9材質選擇普通Q235熱軋型鋼,角鋼尺寸為L 40 X 3,角鋼9倒角半徑為10mm。該實施例的加固裝置的施工方法如下:首先,在磚墻表面的豎向灰縫中植入短鋼筋;然后,在磚墻的四角沿磚墻的高度方向粘貼經過倒角的角鋼;接著,沿墻的高度方向,在磚砌體墻外側采用鋼帶進行綁扎,并施加一定的預應カ約束磚砌體墻,鋼帶箍繞磚墻周向閉合;最后,在磚砌體墻表面涂抹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將磚墻、短鋼筋、角鋼和鋼筋箍包覆。本技術通過氣動打包技術給磚墻安裝外包鋼帶套,同時利用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提高磚墻的抗剪性能和抗震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施加預應カ的鋼帶套箍和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的共同作用,既對磚墻產生較大的橫向主動約束力,提高磚墻的抗剪強度,又可提高磚墻的整體性,有效抑制磚墻的開裂,極大地改善磚墻自身的變形能力,從而顯著提高磚墻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有效地減輕地震作用下砌體結構的破壞程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磚砌體墻的組合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植入在磚砌體墻(2)豎向灰縫中的若干根短鋼筋(5);沿墻高度方向安裝于磚砌體墻(2)上的若干根鋼帶箍(6),且各鋼帶箍(6)沿磚砌體墻(2)周向閉合;以及涂覆在磚砌體墻(2)外表面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8),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8)將磚砌體墻(2)、所有短鋼筋(5)和所有鋼帶箍(6)包覆。
【技術特征摘要】
1.種磚砌體墻的組合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植入在磚砌體墻(2)豎向灰縫中的若干根短鋼筋(5);沿墻高度方向安裝于磚砌體墻(2)上的若干根鋼帶箍(6),且各鋼帶箍(6 )沿磚砌體墻(2 )周向閉合;以及涂覆在磚砌體墻(2 )外表面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8),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8)將磚砌體墻(2)、所有短鋼筋(5)和所有鋼帶箍(6)包覆。2.權利要求1所述的磚砌體墻的組合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進ー步還包括沿墻高度方向設置在磚砌體墻(2)四角的經過倒角的角鋼(9),所述若干根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明科,梁興文,樊鑫淼,高曉軍,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