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釩液供液端和電堆,其中,所述釩液供液端位于所述電堆上方,所述釩液回收端用于回收所述電堆中流出的釩液并通過所述釩液循環系統將所述釩液回收端內的釩液注入到所述釩液供液端,在所述釩液循環系統中包括連通所述釩液回收端與所述釩液供液端的管路,在所述管路上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系統不需要任何外圍輔助供電,只需釩液與電堆形成高度位置差,即可使釩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電堆實現發電,從而帶動其他耗電設備的工作,有效的保障了主備電源電站的穩定性和安全可靠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釩電池電源供電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主備電源電站的穩定工作,往往設置有后備電源系統,目的是使在主備電源電站不能正常工作時,通過后備電源系統的正常供電來滿足負載的用電需求,同時保證主備電源電站的穩定。這就對后備電源系統(保安電源供電系統)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本福島大地震中福島核電站(主備電源電站)受到毀滅性打擊,不能正常工作,其后備電源系統中的大負荷電機和其他防護裝置也因電力系統的毀壞無法接受正常供電,喪失工作性能,無法對核反應堆進行冷卻,最終導致核電站機組發生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質泄漏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造成上述損失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主備電源電站未配備后備電源系統(保安電源供電系統),而是,現有技術中后備電源系統(保安電源供電系統)都是需要電力的有效支持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如何保證后備電源系統(保安電源供電系統)在惡略的環境下也能正常供電一直是困擾本領域技術人員的一大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 環系統。本技術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了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包括:釩液供液端、電堆、釩液回收端和釩液循環系統,其中,所述釩液供液端位于所述電堆上方,所述釩液回收端用于回收所述電堆中流出的釩液并通過所述釩液循環系統將所述釩液回收端內的釩液注入到所述釩液供液端,在所述釩液循環系統中包括連通所述釩液回收端與所述釩液供液端的管路,在所述管路上設置有釩液回流>J-U ρ α裝直。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釩液回流裝置為泵。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釩液供液端包括正液供液端和負液供液端,所述正液供液端的出液口通過第一開關連入所述電堆,所述負液供液端的出液口通過第二開關連入所述電堆。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釩液回收端包括正液回收端和負液回收端,所述電堆的輸出支路與所述正液回收端連接,所述電堆的另一輸出支路與所述負液回收端連接。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正液回收端與所述正液供液端連接,形成一正液工作循環,在該所述正液工作循環中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所述負液回收端與所述負液供液端連接,形成一負液工作循環,在該所述負液工作循環中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開關為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二開關為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所述第二電磁閥通過主備電源進行供電控制。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正液供液端上設置有氮氣進氣口,所述負液供液端上設置有氮氣進氣口。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負液回收端上設置有排氣閥和氮氣進氣口,在所述氮氣進氣口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三開關,所述正液回收端上設置有氮氣進氣口,在所述氮氣進氣口的管路上設置有第四開關。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三開關為第三電磁閥,所述第四開關為第四電磁閥,所述第三電磁閥和所述第四電磁閥通過主備電源進行供電控制,并與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所述第二電磁閥聯動工作。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釩液供液端與所述釩液回收端的位置高度差為I至2米,所述電堆的位置設置在所述釩液供液端與所述釩液回收端高度位置之間。根據本技術的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正液供液端內存儲有五價釩液,所述負液供液端內存儲有二價釩液。本技術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不需要任何外圍輔助供電,只需釩液與電堆形成高度位置差,即可使釩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電堆實現發電,從而帶動其他耗電設備的工作,有效的保障了主備電源電站的穩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包括:釩液供液端、電堆103、釩液回收端和釩液循環系統,其中,所述釩液供液端位于所述電堆103上方,所述釩液回收端位于所述電堆103下方,所述釩液回收端用于回收所述電堆103中流出的釩液并通過所述釩液循環系統將所述釩液回收端內的釩液注入到所述釩液供液端,在所述釩液循環系統中包括連通所述釩液回收端與所述釩液供液端的管路113,在所述管路113上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110,所述鑰;液回流裝置110為泵。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釩液供液端包括正液供液端101和負液供液端102,所述正液供液端101內存儲有五價釩液,所述負液供液端102內存儲有二價釩液,所述正液供液端101的出液口連接有輸液管道,該輸液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開關106用于控制輸液管道的開啟與閉合,該第一開關106在本技術的實施例中選用第一電磁閥,該電磁閥通過主備電源進行供電控制,在主備電源正常工作時,所述第一電磁閥處于常閉狀態,一旦所述主備電源無法正常工作即無法對所述第一電磁閥實現供電,所述第一電磁閥即刻開啟,使得接于正液供液端101出液口的輸液管道導通,此時五價釩液即可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出液口和輸液管道向下流出并留入所述電堆103。同理,所述負液供液端102的出液口也連接有輸液管道,該輸液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開關107用于控制輸液管道的開啟與閉合,該第二開關107在本技術的實施例中選用第二電磁閥,該第二電磁閥也通過主備電源進行供電控制,在主備電源正常工作時,所述第二電磁閥處于常閉狀態,一旦所述主備電源無法正常工作即無法對所述第二電磁閥實現供電,所述第二電磁閥也即刻開啟,使得接于負液供液端102出液口的輸液管道導通,此時二價釩液即可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出液口和輸液管道向下流出并留入所述電堆103。所述釩液回收端包括正液回收端105和負液回收端104,所述電堆103的輸出支路與所述正液回收端105連接,用于將經過電堆103流出的釩液(正液)引入正液回收端105,所述電堆103的另一輸出支路與所述負液回收端104連接,用于將經過電堆103流出的釩液(負液)引入負液回收端104,所述正液回收端105與所述正液供液端101連接,形成一正液工作循環,在該所述正液工作循環中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110,所述釩液回流裝置110為泵,所述負液回收端104與所述負液供液端102連接,形成一負液工作循環,在該所述負液工作循環中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110,所述釩液回流裝置110為泵,所述釩液回流裝置110通過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自行供電。這樣就滿足了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的自給自足,而且,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發出的電還可以供給其他耗能裝置的工作,在所述其他耗能裝置啟動工作后也就有效的保證了主備電源系統的穩定。當然,為了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更加可靠,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內也可以不設置釩液回流裝置110,不需要釩液的回流,但是,這就需要根據耗電裝置的用電量選用足夠大的正液供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能動式釩電池保安電源自動供電及循環系統包括:釩液供液端、電堆(103)、釩液回收端和釩液循環系統,其中,所述釩液供液端位于所述電堆(103)上方,所述釩液回收端用于回收所述電堆(103)中流出的釩液并通過所述釩液循環系統將所述釩液回收端內的釩液注入到所述釩液供液端,在所述釩液循環系統中包括連通所述釩液回收端與所述釩液供液端的管路(113),在所述管路(113)上設置有釩液回流裝置(1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役軍,張宇,任麟,趙晶,馬春燕,劉晨,楊東,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金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