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其安裝于一鏡筒上,包括調焦部分,設置在所述調焦部分一側的電池容納腔和發光模塊,設置在所述調光部分上用于控制所述發光模塊的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內的電池,其中,所述電池容納腔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支撐引腳,所述電池通過所述支撐引腳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由于電池設置成引腳接觸的結構,且電池蓋采用了方便調節且密封的結構,避免了瞄準鏡的調焦結構中的電池連接線的損壞,且易于更換和保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瞄準鏡附件,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瞄準鏡的側調焦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瞄準鏡上的側調焦結構,包括調焦部分和調光部分,調光部分包括功能模塊、用于調節發光的控制模塊及設置在其上的防塵蓋,其中普遍將電池與用于供電的線纜相連接,電池與蓋件設置在一起,底部連接線復雜易壞,電池更換也不方便。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氣密性能好、電池更換方便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其安裝于一鏡筒上,包括調焦部分,設置在所述調焦部分一側的電池容納腔和發光模塊,設置在所述調光部分上用于控制所述發光模塊的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內的電池,其中,所述電池容納腔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支撐引腳,所述電池通過所述支撐弓I腳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電池容納腔螺接有電池蓋,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電池蓋一體設置。所述控制模塊通過一螺釘與所述電池蓋連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一集成電路板,設置在所述集成電路板上的電阻板,設置在所述電阻板上的多個觸控式按鈕開關,以及與所述集成電路板相連并且與所述支撐引腳位置相對應的接線板,所述觸控式按鈕開關用于改變電阻值,以調節光照強度及轉變光源。所述發光模塊包括至少一光源,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內的發光底座。所述光源包括紅光源、綠光源。所述電池蓋設置有與所述觸控式按鈕開關位置相對應的開關防水罩。所述電池蓋的內壁與所述電池容納腔的外壁的對應位置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有彈性密封圈。所述電池蓋的外側固定設有一彈性鎖銷,用于在所述電池蓋閉合時鎖緊所述電池至JHL ο所述電池為紐扣型電池。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由于電池設置成引腳接觸的結構,且電池蓋采用了方便調節且密封的結構,避免了瞄準鏡的調焦結構中的電池連接線的損壞,且易于更換和保護。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如圖1所示,其安裝于一鏡筒上,如通過與鏡筒螺接安裝固定,其包括調焦部分100和調光部分200,設置在所述調焦部分100 —側的電池容納腔20和發光模塊40、用于控制所述發光模塊40的控制模塊60,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20內的電池30,其中,所述電池容納腔20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支撐引腳301,所述電池通過所述支撐引腳301與所述控制模塊60電性連接,其中,所述電池容納腔20設置有一適配于所述電池30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固定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電池30的支撐彈片(圖未示),所述支撐片簧與所述電池的兩極相接觸,設有多個支撐引腳時,其他的起支撐穩固作用,所述支撐引腳301為向上彎起的彈性銅柱,如此可讓電池30與支撐引腳301緊密接觸,且更換電池時,能避免調焦部分內的引線300遭到人為的損壞。具體的,所述控制模塊60通過一螺釘504與所述電池蓋50連接,其包括一集成電路板(圖未示),設置在所述集成電路板上的電阻板61,設置在所述電阻板61上的多個觸控式按鈕開關604,以及與所述集成電路板相連并且與所述支撐引腳301位置相對應的接線板62,所述觸控式按鈕開關604用于改變電阻板61的電阻值,以用來調節光照強度及轉變光源。具體的,所述發光模塊40包括至少一光源(圖未示)及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20內的發光底座401,所述發光底座401卡設在所述電池容納腔20內。所述電池蓋50設置有與所述觸控式按鈕開關604位置相對應的開關防水罩601,所述開關防水罩為軟性的塑膠材料制成,其與所述控制模塊的表面緊密貼合,觸控式按鈕開關向外凸出,可在防水罩的凸出部位做上光源調節的標記。如圖1所示,觸控式按鈕開關604每按壓一次,可以改變電阻板61的電阻值,并可設置為多檔次調節結構,從而改變對應顏色光源的發光強度,有利于瞄準鏡適應各種光照環境,清晰地分辨出目標。具體的,所述發光模塊40設置為兩個調節開關時,分別設置成調節紅光和綠光發光強度的按壓開關;設置成3個時,可設置成調節紅光、綠光、紫光發光強度的按壓開關,其檔位調節和各光源之間的轉換為現有技術,不再贅述。具體的,所述改進的瞄準鏡的側調焦結構還包括一環繞設置在所述調焦部分上的調焦手輪70,其內部設置有偏心軸結構的調焦結構,具體的,其調焦模塊包括:一容納腔,設置所述容納腔內的偏心軸80,固定設置在所述調焦手輪底部的限位螺釘71,所述限位螺釘71的底部卡入所述偏心軸80的頂部;所述偏心軸80的一側設置有一橡膠墊片81,所述容納腔內還設置有一用于緊固所述偏心軸80的偏心軸壓圈82,所述偏心軸80與所述偏心軸壓圈82之間設置有防磨損的尼龍墊片83 ;所述偏心軸80內還設置有一內部具有空腔的調焦銷釘84,所述調焦銷釘84的空腔內套設有一調焦彈簧85。具體的,為了加強瞄準鏡側調焦整體結構的密封性,在所述電池蓋50與所述電池容納腔20的對應位置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有彈性密封圈501。進一步的,所述電池蓋50的外側設有一彈性鎖銷,具體的,所述電池蓋50的外側固定設置有一片簧502及與所述片簧502配合使用的鎖銷503,用于在所述電池蓋50閉合時鎖緊所述電池蓋50。具體的,所述電池30為紐扣型電池。應當理解的是,本專利技術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專利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用于安裝于鏡筒上,其包括調焦部分和調光部分,設置在所述調焦部分的一側的電池容納腔和發光模塊,設置在所述調光部分上用于控制所述發光模塊的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內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容納腔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支撐引腳,所述電池通過所述支撐引腳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用于安裝于鏡筒上,其包括調焦部分和調光部分,設置在所述調焦部分的一側的電池容納腔和發光模塊,設置在所述調光部分上用于控制所述發光模塊的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電池容納腔內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容納腔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可伸縮的支撐弓I腳,所述電池通過所述支撐弓I腳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容納腔螺接有電池蓋,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電池蓋一體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的瞄準鏡側調焦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通過一螺釘與所述電池蓋連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一集成電路板,設置在所述集成電路板上的電阻板,設置在所述電阻板上的多個觸控式按鈕開關,以及與所述集成電路板相連并且與所述支撐引腳位置相對應的接線板,所述觸控式按鈕開關用于改變電阻值,以調節光照強度及轉變光源。4.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龍,彭曉明,熊敏,胡帆,熊志,賈偉,操柏松,卓良福,蔣文勝,林慶忠,侯洪杰,黃新宇,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金凱進光電儀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