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殺菌劑領域,公開了一種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該化合物的結構如通式(I)所示,其中R1、R2、R3、R4、R5的定義如說明書所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本專利技術屬于殺菌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常常具有殺蟲、殺菌、除草、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專利US5045560描述了一類3-取代苯基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具有殺蟲和殺螨活性。US5504057描述了一類3-(2,4-二甲基苯基)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具有除草和殺蟲活性。US6472419描述了另一類3-取代苯基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可以防治節肢動物。CN03821634.5描述了一類5-取代螺環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可以防治害蟲。專利CN200510013206.9、CN201010232595.5、CN201010202871.3、CN201010576398.5先后分別描述了3-芳酰基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3-取代環丙甲酰基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3-酰基吡咯烷-2,4-二酮縮氨基脲類化合物、3-酰基-5-取代甲基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均具有除草活性。二氫異喹啉衍生物也是一類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醫藥、農藥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專利CN01816496.X描述了一類3,4-二氫異喹啉衍生物化合物,對多種疾患具有預防和/或治療作用。CN200480017523.1描述了一類吡咯并二氫異喹啉衍生物,是細胞(過度)增殖的抑制劑和/或癌癥細胞中細胞程序死亡的誘導劑。CN200480017510.4描述了另一類吡咯并二氫異喹啉,可作為抗精神病藥PDE10抑制劑。CN200780005700.8描述了一類氨基醇取代的芳基二氫異喹啉酮、CN200780005779.4描述了一類氮雜環基取代的芳基二氫異喹啉酮,均可作為MCH拮抗劑。CN201010013580.X描述了一類N-芳基-3,4-二氫異喹啉鹽,作為制備殺螨和抗菌藥物。CN201210098631.2描述了一類二氫異喹啉類化合物,用于制備植物抗菌藥物。CN200880104537.5描述了一類1-氧代-1,2-二氫異喹啉-5-甲酰胺的衍生物和4-氧代-3,4-二氫喹唑啉-8-甲酰胺衍生物,具有治療作用。CN200780009603.6描述了一類1-氨基-4-苯基二氫異喹啉類藥物,用于預防或治療多種疾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該類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的應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通式(I)所示結構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或其異構體。其中,R1、R2、R5彼此獨立地選自氫、C1~C12烷基、C3~C6環烷基;R3、R4彼此獨立地選自氫、C1~C12烷基、C3~C6環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芐基、取代芐基;同時以上基團的定義中提及的取代苯基、取代芐基,是指其苯基可被F、Cl、Br、I、OH、C1~C5烷基單取代或多取代。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制備本專利技術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I)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A或B中的至少一種:A.用中間體II與III按照下述反應路線進行制備:上述反應可不加催化劑,也可加入堿促進反應的進行,所述的堿選自無機堿或有機堿,優選堿金屬或者堿土金屬的氫氧化物、氨類、胺類、銨類、醇鹽、乙酸鹽、碳酸鹽、碳酸氫鹽,進一步優選NaOH、KOH、NH3、NH4OH、Na2CO3、NaHCO3、K2CO3、KHCO3、(CH3)3N、(C2H5)3N、(CH3)2NH、(C2H5)2NH、CH3NH2、C2H5NH2、CH3ONa、C2H5ONa、吡啶、CH3COONa、(CH3)4NOH。B.用中間體IV與V按照下述反應路線進行制備:其中在上述A或B反應式的各結構式中:R1至R5均具有如前所述的含義;R6選自氫、C1~C12烷基,優選C1~C4烷基,特別優選甲基;X選自離去基團,優選鹵素,特別優選溴、氯。上述A或B的反應在無溶劑或有溶劑條件下進行,優選在溶劑中進行,所述的溶劑選自常用的惰性溶劑,優選的溶劑包括:醇類,如甲醇、乙醇、異丙醇;醚類,如乙醚、二異丙醚、四氫呋喃;腈類,如乙腈、丙腈;酰胺類,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酯類,如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烴類,如正己烷、環己烷、石油醚;鹵代烴類,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砜類,如二甲基亞砜;或者他們的混合物。上述A或B的反應在常溫、加熱或者降溫條件下進行,反應中和反應后采用滴加、攪拌、洗滌、層析、蒸餾、減壓蒸餾、重結晶、干燥等常規實驗操作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方面涉及本專利技術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或其異構體在防治植物有害真菌中的應用。在本專利技術中,有害真菌的含義應該理解為植物致病真菌。本專利技術的化合物在處理后可以保護植物抵御上述病原菌的侵染與危害。本專利技術的化合物適合于用于防治麥類作物真菌病害,如:小麥赤霉病、小麥紋枯病、小麥銹病及小麥白粉病,防治蔬菜作物真菌病害,如蔬菜灰霉病、蔬菜霜霉病、辣椒炭疽病,防治果樹作物真菌病害,如蘋果腐爛病、葡萄霜霉病,防治水稻作物真菌病害,如稻瘟病、水稻紋枯病。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I)可以以可能的含有不同異構體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可能的其中一種異構體的形式單獨存在,所述的異構體包括幾何異構體,如順式或反式異構體,或者Z式或E式、光學異構體,如R型或S型,及互變異構體,如酮式或烯醇式。本專利技術公開的和要求保護的異構體形式包括幾何異構體,如Z式或E式、光學異構體,如R型或S型,以及含任意比例的所述異構體的混合物。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的幾何異構體,可以指順式或反式異構體,或者Z式或E式異構體,可以用下述的通式(Ia)與(Ib)表示: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的光學異構體,如R型或S型,是指基團R3與R4不相同時產生的立體異構體,其中所述的通式(Ia)的立體異構體可以用下述的通式(Ic)與(Id)表示,所述的通式(Ib)也可產生兩種相應的立體異構體,其中哪一個是R型或S型,因基團R3與R4的不同而確定:在式(I)中,所述各個基團具有如下所述的優選定義,下述的優選定義也同樣適用于制備該化合物的所有中間體:R1選自氫;R2、R5彼此獨立地選自氫、C1~C12烷基;R3、R4中一個選自氫,另一個選自氫、C1~C12烷基、芐基、取代芐基;同時以上基團的定義中提及的取代芐基,是指其苯基可被F、Cl、Br、I、OH、C1~C5烷基單取代或多取代。在式(I)中,所述各個基團具有如下所述的進一步優選定義,下述的進一步優選定義也同樣適用于制備該化合物的所有中間體:R1選自氫;R2、R5彼此獨立地選自C1~C12烷基;R3、R4中一個選自氫,另一個選自氫、C1~C12烷基、芐基。在式(I)中,所述各個基團具有如下所述的更進一步優選定義,下述的優選定義也同樣適用于所有的中間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式(I)的一種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或其異構體,其中,R1、R2、R5彼此獨立地選自氫、C1~C12烷基、C3~C6環烷基;R3、R4彼此獨立地選自氫、C1~C12烷基、C3~C6環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芐基、取代芐基;同時以上基團的定義中提及的取代苯基、取代芐基,是指其苯基可被F、Cl、Br、I、OH、C1~C5烷基單取代或多取代。FSA00000819920600011.tif
【技術特征摘要】
1.式(I)的一種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其中,R1選自氫;R2、R5彼此獨立地選自氫、C1~C12烷基;R3、R4中一個選自氫,另一個選自氫、C1~C12烷基、芐基、取代芐基;同時以上基團的定義中提及的取代芐基,是指其苯基可被F、Cl、Br、I、OH、C1~C5烷基單取代或多取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選自氫;R2、R5彼此獨立地選自C1~C12烷基;R3、R4中一個選自氫,另一個選自氫、C1~C12烷基、芐基。3.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選自氫;R2選自甲基;R3、R4中一個選自氫,另一個選自氫、C1~C12烷基、芐基;R5選自甲基。4.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二氫異喹啉基團的吡咯烷-2,4-二酮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3-(1-(4-(甲氧基亞甲基)-3-氧-3,4-二氫異喹啉-2(1H)-基氨基)亞乙基)吡咯烷-2,4-二酮、3-(1-(4-(甲氧基亞甲基)-3-氧-3,4-二氫異喹啉-2(1H)-基氨基)亞乙基)-5-甲基吡咯烷-2,4-二酮、3-(1-(4-(甲氧基亞甲基)-3-氧-3,4-二氫異喹啉-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春龍,鹿貴花,陳敏,王先鋒,馮玲玲,王洋,劉建波,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