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包括殼體、盤塔、下料倉、出料管、振動輸送機、立軸和驅動裝置,所述殼體的底端口與下料倉的上端口固定連接,下料倉的側壁上設置有冷卻空氣入口,下料倉的下端口與出料管的一端固定連接,出料管的另一端與振動輸送機連接,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盤塔,所述盤塔的外表面為錐形面,盤塔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處設有環形齒板A,環形齒板A與殼體的內壁相對應處設置有環形齒板B,且環形齒板A和環形齒板B之間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漸減小的楔形空間,所述的盤塔固定連接在立軸的一端上,立軸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既可以快速冷卻高溫灰渣,又能將大塊灰渣破碎成小塊,節能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用于冷卻和破碎從焚燒爐內排出的高溫灰渣。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根據排渣機構的不同,通常主要分為推灰器、刮板撈渣機和螺旋撈渣機這三種,這三種灰渣冷卻機工作原理都十分相似,都是利用水冷降溫法,即高溫灰渣從焚燒爐內排出后直接掉入水槽內,經水冷卻后再由排渣機構排出冷卻機;雖然此類冷卻機冷卻效果較好,但其熱效率低,耗水量大,水槽磨損快,設備腐蝕嚴重。另外,由于冷卻水從高溫垃圾灰渣中浸出大量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所以此類冷卻機造成的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既可以快速冷卻高溫灰渣,又能將大塊灰渣破碎成小塊。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一種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包括殼體、盤塔、下料倉、出料管、振動輸送機、立軸和驅動裝置,所述殼體的底端口與下料倉的上端口固定連接,下料倉的側壁上設置有冷卻空氣入口,下料倉的下端口與出料管的一端固定連接,出料管的另一端與振動輸送機連接,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盤塔,所述盤塔的外表面為錐形面,盤塔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處設有環形齒板A,環形齒板A與殼體的內壁相對應處設置有環形齒板B,且環形齒板A和環形齒板B之間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漸減小的楔形空間,所述的盤塔固定連接在立軸的一端上,立軸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所述盤塔為偏心結構,且盤塔與立軸的中心軸線在水平面上相距20 50謹。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所述環形齒板A和環形齒板B之間形成的夾角為35 50度。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所述環形齒板A和環形齒板B相對應的表面上均布設置有若干個齒狀凸起。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下料倉呈上大下小的倒錐形結構。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殼體與下料倉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件。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下料倉與出料管之間的連接處設有密封件。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所述驅動裝置與立軸之間通過齒輪嚙合傳動。為更好地實施本專利技術,所述殼體的內壁上設有耐火材料層。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越性1、該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不僅可以對垃圾灰渣進行進行冷卻,而且還能夠將大塊的垃圾灰渣破碎成小塊結構,避免冷卻機的堵塞; 2、盤塔的偏心設計,能夠實現對大塊的垃圾灰渣充分破碎,進而使得冷卻較為徹底; 3、本專利技術通過冷卻空氣入口向冷卻機內通入冷風進行冷卻,經過熱交換后的冷風直接進入焚燒爐內充當助燃空氣,有效的節約了能源,利于環保。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中1-殼體;2-盤塔;3_環形齒板A ;4-環形齒板B ;5-下料倉;6_出料管;7_振動輸送機;8_驅動裝置;9_立軸;10_冷卻空氣入口 ;11_耐火材料層。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所述的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包括殼體1、盤塔2、下料倉5、出料管6、振動輸送機7、立軸9和驅動裝置8,所述殼體I的底端口與下料倉5的上端口固定連接,下料倉5的側壁上設置有冷卻空氣入口 10,下料倉5的下端口與出料管6的一端固定連接,出料管6的另一端與振動輸送機7連接,所述的殼體I內設置有盤塔2,所述盤塔2的外表面為錐形面,盤塔2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處設有環形齒板A 3,環形齒板A 3與殼體I的內壁相對應處設置有環形齒板B 4,且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漸減小的楔形空間,所述的盤塔2固定連接在立軸9的一端上,立軸9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8連接,所述驅動裝置8與立軸9之間通過齒輪嚙合傳動連接。所述盤塔2外表面上均布設置有若干個破碎齒,在盤塔2轉動時盤塔2表面附近的物料被破碎齒帶入由環形齒板A 3與環形齒板B 4形成的楔形空間內。所述盤塔2為偏心結構,盤塔2的中心軸線與立軸9的中心軸線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使得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的間隙在同一水平面上是不均勻的,盤塔2與立軸9的中心軸線在水平面上相距20 50mm,最佳取值為30mm ;盤塔2的偏心設計能夠使得盤塔2在旋轉的過程中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同一位置處的間隙是不斷變化,起到強化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的破碎作用。所述的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形成的夾角為35 50度,最佳取值為46度。所述殼體I的內壁上設有耐火材料層11,一方面保護殼體I外層鋼板不被燒壞,另一方面還起到保溫作用,防止熱量散失。所述的下料倉5呈上大下小的倒錐形結構,且在下料倉5的側壁上均布設置有至少兩個冷卻空氣入口 10,有利于物料與冷卻空氣之間的熱量交換。所述的殼體I與下料倉5之間、下料倉5與出料管6之間的連接處均設置有密封件,防止冷卻空氣向外散逸。該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從焚燒爐內排出的高溫灰渣從殼體I的上端口進入到殼體I內部堆積,在驅動裝置8的帶動下立軸9和盤塔2 —起旋轉,由于盤塔2表面設有破碎齒,在盤塔2轉動時盤塔2表面附近的灰渣被破碎齒帶入由環形齒板A 3與環形齒板B 4形成的楔形空間內,固定在盤塔2上的環形齒板A 3伴隨著盤塔2的旋轉而做同步旋轉,安裝在殼體I內壁上的環形齒板B 4靜止不動,因此,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產生相對運動,使得大塊的灰渣被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上的齒狀凸起擠碎成小塊; 破碎過的灰渣從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的楔形空間掉進下料倉5內并與經冷卻空氣入口 10進入的冷卻空氣進行劇烈的熱交換,冷卻過后的灰渣進入出料管6,并在出料管6內堆積;而經過熱交換后的冷卻空氣從所述的楔形空間及盤塔2上的通風孔進入到殼體I內,再一次與殼體I內還未經破碎的大塊灰渣進行熱量交換,經過兩次熱量交換后,冷卻空氣最終被送入焚燒爐內充當助燃空氣。所述的出料管6上設置有料位開關,且出料管6的另一端連接有振動輸送機7,料位開關與振動輸送機7互為連鎖,即當料位開關檢測到出料管6內的灰渣堆積高度達到設定值時,振動輸送機7啟動,向出料管6外排出灰渣;當料位開關檢測到出料管6內的灰渣堆積高度低于設定值時,振動輸送機7停止,保證了出料管6內始終有一定料層厚度,防止了冷卻空氣從出料管6溢出而起不到冷卻作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其特征是:包括殼體(1)、盤塔(2)、下料倉(5)、出料管(6)、振動輸送機(7)、立軸(9)和驅動裝置(8),所述殼體(1)的底端口與下料倉(5)的上端口固定連接,下料倉(5)的側壁上設置有冷卻空氣入口(10),下料倉的下端口與出料管(6)的一端固定連接,出料管的另一端與振動輸送機(7)連接;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盤塔(2),所述盤塔(2)的外表面為錐形面,盤塔(2)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處設有環形齒板A(3),環形齒板A與殼體的內壁相對應處設置有環形齒板B(4),且環形齒板A(3)和環形齒板B(4)之間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漸減小的楔形空間,所述的盤塔(2)固定連接在立軸(9)的一端上,立軸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垃圾焚燒灰渣 冷卻機,其特征是:包括殼體(I)、盤塔(2)、下料倉(5)、出料管(6)、振動輸送機(7)、立軸(9)和驅動裝置(8),所述殼體(I)的底端口與下料倉(5)的上端口固定連接,下料倉(5 )的側壁上設置有冷卻空氣入口(I O ),下料倉的下端口與出料管(6 )的一端固定連接,出料管的另一端與振動輸送機(7)連接;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盤塔(2),所述盤塔(2)的外表面為錐形面,盤塔(2)的外表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處設有環形齒板A(3),環形齒板A與殼體的內壁相對應處設置有環形齒板B (4),且環形齒板A (3)和環形齒板B (4)之間形成一由上往下逐漸減小的楔形空間,所述的盤塔(2)固定連接在立軸(9)的一端上,立軸的另一端與驅動裝置(8 )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燒灰渣冷卻機,其特征是:所述盤塔(2)為偏心結構,且盤塔(2)與立軸(9)的中心軸線在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凱,朱雯,陳士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