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垃圾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以及方法。該裝置包括熱解氣化區和燃燒區;燃燒區包括多個燃燒室;熱解氣化區的下部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與每個燃燒室相通;相鄰兩個燃燒室的公共側壁上均設置有一燃燒器;燃燒器包括外殼和氧氣導管。該方法包括:將可燃垃圾堆放在密閉環境內,使其局部燃燒;用燃燒產生的熱量將垃圾熱解氣化,產生可燃氣體;將產生的可燃氣體和粉塵依次通入多個燃燒器進行有氧燃燒,同時使其中的粉塵沉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以及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能夠通過熱解氣化和多級燃燒的方式實現對有機物的分解的較為徹底,達到無害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垃圾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加快,農村人口從相對分散變為相對集中,產生的垃圾如何妥善處置成為當前面臨的問題。由于農村垃圾相對點位較分散、收集較困難、運輸距離遠、因此整體對垃圾的收運覆蓋將導致運輸成本較高;目前,我國農村缺乏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都相對較低的、有效處理垃圾的技術和設備;由于垃圾的收運體系不能滿足全覆蓋分散點位和偏遠農村的垃圾,傳統做法大多采用原始堆放,簡易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但這種處理方式占用了大量土地,對土地資源造成不可恢復性的破壞;垃圾滲濾液會對水體造成污染;并且垃圾場會產生大量有害病菌,威脅人們的健康、影響生活環境。由于垃圾中有很多可燃成分,如果直接進行填埋,這些可燃成分就成了火災隱患,并且會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因此為了減小堆放、填埋對土地和水體資源所造成的破壞,也為了降低火災隱患,現在的通常做法是對這部分可燃垃圾通過直接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這樣即可以減小體積,節約土地資源,又能夠降低火災隱患。但由于直接焚燒過程中垃圾燃燒不充分,許多垃圾在受熱過程中就產生大量有害氣體,這部分氣體產生后會直接排入大氣,嚴重影響大氣環境;此外,由于垃圾內部的氧氣含量不足,不能支持垃圾充分燃燒,因此在焚燒過程中還需要對垃圾進行翻轉、攪拌,使其與氧氣充分混合以提高燃燒效率。但這種方式卻會產生大量的粉塵,而垃圾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較強的上升氣流,將垃圾中的粉塵帶入大氣,進一步加重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 一種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本專利技術所述提供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以及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能夠通過熱解氣化和多級燃燒的方式降低垃圾燃燒完畢后所產生的氣體的毒性以及粉塵含量,實現無害化處理。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包括熱解氣化區和燃燒區;所述熱解氣化區的上部設有進料口 ;其底部設有點火口和排渣口 ;所述燃燒區包括多個燃燒室;所述熱解氣化區的下部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與每個所述燃燒室相通;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室的公共側壁上均設置有一個燃燒器,且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器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錯開;所述燃燒器包括外殼和氧氣導管;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通腔;所述氧氣導管的一端與所述通腔相通,另一端與外界大氣相通;所述氧氣導管上設置有閥門。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所述燃燒區的底部設置有儲灰室,所述儲灰室的底部設置有清灰口 ;每個所述燃燒室的底部均與所述儲灰室相通。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所述燃燒區內還設置有用于使可燃氣體升溫以幫助其燃燒的助燃器。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所述燃燒區內設置有助燃室,所述助燃室串接在多個所述燃燒室之間且其底部與所述儲灰室相通;所述助燃器設置在所述助燃室內。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所述熱解氣化區的底部設置有爐排。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所述熱解氣化區內設置有輔助氣化裝置;所述輔助氣化裝置包括多個豎直設置的空心柱體;多個所述空心柱體之間通過擋板連接在一起;每個所述空心柱體的側壁上和所述擋板上均設置有多個出火孔,該出火孔為縱向長條狀;所述空心柱體的頂部密封設置有錐狀頂蓋。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所述燃燒器設置在所述燃燒室的底部。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包括爐體,所述熱解氣化區和燃燒區均設于所述爐體內;所述爐體的側壁均為耐火材料制成。進一步地,前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中,每個所述燃燒室內均設置有探溫 裝直。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可燃垃圾堆放在密閉環境內,使其局部燃燒;用局部燃燒產生的熱量將未燃燒的垃圾熱解氣化,產生可燃氣體和粉塵;其中,所述熱解氣化過程的溫度保持在500 600°C ;將產生的可燃氣體和粉塵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通入多個燃燒器進行有氧燃燒,同時使其中的粉塵沉降;其中,相鄰兩個燃燒器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錯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以及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通過在熱解氣化區內垃圾采用厚料層堆燒的方式,使垃圾局部燃燒,并利用垃圾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對未燃燒的垃圾進行熱解,能夠使其產生大量可燃氣體;在這種方式下垃圾處于“靜態”熱解狀態,因此產生的粉塵較少。可燃氣體大部分都在熱解氣化區的下部產生,因此熱解氣化區的下部也是主要的產氣層。由于熱解氣化區與燃燒室的通道設置在熱解氣化區的下部,可燃氣體產生后可通過負壓經由熱解氣化區的下部依次引入多個燃燒室,并使其在850°C至1000°C的高溫下停留超過2秒,使其燃燒的更成分,使有毒有害物質分解的較為徹底,達到無害化。通過將熱解氣化區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與每個所述燃燒室相通,并且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器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錯開,形成折流,可以延長可燃氣體的流通路徑,使其內部的粉塵自行沉降。因此,在不外加除塵設備的情況下,燃燒尾氣也可直接達標排放,大氣二次污染物防止措施簡單。此外,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還具有下列技術效果:(I)通過設置儲灰室可以便于粉塵的統一收集。(2)通過設置助燃器可以提升可燃氣體的溫度,有助于氣體的燃燒。(3)通過設置爐排能夠保證底部的垃圾更有效的燃燒。(4)通過在熱解氣化區內設置輔助氣化裝置,能夠有效的避免了垃圾架空,粘結等常見問題,進一步提高垃圾“靜態”熱解氣化的效果。(5)通過將熱解氣化區和燃燒區均設于爐體內能夠使爐子的結構更加緊湊,節約空間。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所提供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所提供的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所提供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所提供的輔助氣化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所提供的輔助氣化裝置的工藝流程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所提供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的流程圖。附圖標記1-熱解氣化區,2-燃燒區,3-進料口,4-點火口,5-排渣口,6_燃燒室,7-燃燒器,8-煙園,9-儲灰室,10-助燃器,11-助燃室,12-爐排,13-爐體,14-外殼,15-清灰口,16-閥門,17-探溫裝置,18-返燒室,19-氧氣導管,20-頂蓋,21-空心柱體,22-擋板,23-透火孔。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專利技術所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熱解氣化區I和燃燒區2 ;熱解氣化區I的上部設有進料口 3 ;其底部設有點火口 4和排渣口 5 ;燃燒區2包括多個燃燒室6 ;熱解氣化區I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與每個燃燒室6相通;相鄰兩個燃燒室6的公共側壁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熱解氣化區和燃燒區;所述熱解氣化區的上部設有進料口;其底部設有點火口和排渣口;所述燃燒區包括多個燃燒室;所述熱解氣化區的下部;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與每個所述燃燒室相通;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室的公共側壁上均設置有一個燃燒器,且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器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錯開;所述燃燒器包括外殼和氧氣導管;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通腔;所述氧氣導管的一端與所述通腔相通,另一端與外界大氣相通;所述氧氣導管上設置有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1.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熱解氣化區和燃燒區;所述熱解氣化區的上部設有進料口 ;其底部設有點火口和排渣口 ;所述燃燒區包括多個燃燒室;所述熱解氣化區的下部;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與每個所述燃燒室相通;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室的公共側壁上均設置有一個燃燒器,且相鄰兩個所述燃燒器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錯開; 所述燃燒器包括外殼和氧氣導管;所述外殼的中部設置有通腔;所述氧氣導管的一端與所述通腔相通,另一端與外界大氣相通;所述氧氣導管上設置有閥門。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區的底部設置有儲灰室,所述儲灰室的底部設置有清灰口 ;每個所述燃燒室的底部均與所述儲灰室相通。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區內還設置有用于使可燃氣體升溫以幫助其燃燒的助燃器。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區內設置有助燃室,所述助燃室串接在多個所述燃燒室之間且其底部與所述儲灰室相通;所述助燃器設置在所述助燃室內。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解氣化區的底部設置有爐排。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耳根,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明日得投資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