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螯合樹脂廢水處理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
技術介紹
胺類螯合樹脂是一類氮原子配位的螯合樹脂,包括多乙烯胺類樹脂、吡啶樹脂等。其中多乙烯胺類樹脂是研究較為廣泛的一類樹脂,通過氮上的孤對電子與重金屬離子作用,形成穩定的配合物,適用于高效分離回收溶液中的重金屬離子,在環境保護、工業廢水、濕法冶金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目前報道的多乙烯胺類螯合樹脂對金屬離子的吸附容量較大,但對于混合組分中特定離子的吸附選擇性不足。文獻報道,樹脂中多個功能基團可以有效地調節樹脂對重金屬的吸附性能和吸附選擇性順序[Y.Hamabe, Y.Hirashima, J.1zumi,K.Yamabe, A.Jyoj Properties of a bifunctional chelating resin containingaminomethylphosphonate and sulfonate derived from poly (co-bromobutylstyrene-co-divinylbenzene)beads,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 69(2009)828-835.],而目前多胺樹脂多是通過取代反應或胺解反應制得[A.Barsanescu, R.Buhaceanu, V.Dulman,1.Bunia, V.Neagu, Adsorption of Zn (II)by crosslinked acrylic copolymerswith amine functional groups, J.Appl.Polym.Sc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伯胺基螯合樹脂,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單元如下:FDA000027774889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伯胺基螯合樹脂,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單元如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伯胺基螯合樹脂,其特征在于,其功能基團含量為1.04 1.49mmol/g03.一種雙伯胺基螯合樹脂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 (a)利用苯乙烯作單體,二乙烯苯作交聯劑,利用液蠟、200#溶劑油中的一種或兩種混和作致孔劑,用碳酸鎂、明膠、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和作分散劑,用過氧化苯甲酰作引發劑,采用懸浮聚合法,制備低交聯度大孔苯乙烯一二乙烯苯共聚物,選用蒸汽蒸餾或乙醇、丙酮、工業酒精或低沸點溶劑汽油作溶劑抽提,去除樹脂孔道中殘留的致孔劑,再經過氣流干燥得到低交聯大孔聚苯乙烯一二乙烯苯樹脂,下簡稱白球; (b)將白球浸泡于其重量4 7倍的氯甲醚中,加入白球重量的20 50%的氯化鋅作催化劑,在25 55°C溫度下進行氯甲基化反應,直到氯含量達到10%以上停止反應,濾出樹脂球體,用水或乙醇或丙酮洗盡樹脂中殘余的氯化母液,氣流干燥得到氯甲基化低交聯大孔聚苯乙烯一二乙烯苯樹脂,下簡稱氯球; (c)步驟(b)后,經索氏抽提器抽提4 8小時,然后加入樹脂重量20 40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福強,高潔,徐超,朱長青,陳達,陶學文,李蘭娟,李愛民,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