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建筑用水泥砂漿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及所需設備,原料物以kg/m3計,包括水泥200~400;稠化粉20~50;粉煤灰100~130;砂1200~1500;水250~280;稠化粉制備方法包括:(1)取異構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加入催化劑并通入二氧化碳,將反應物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2)依次向第二混合機中加入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本發明專利技術目標產品和易性理想,長期強度發展穩定,粘接強度高,抗滲性好,耐久性優良,衛生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建筑用砂漿生產
,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及所需設備。
技術介紹
建筑砂漿按組成材料可分為水泥石灰混合砂漿和水泥砂漿。混合砂漿以水泥和石灰膏為膠凝材料,砂漿柔軟,保水性好,易施工,其缺點是耐水性差,收縮大,粘結強度低和耐久性差。目前,外墻粉刷也大多采用水泥砂漿以克服混合砂漿之缺陷。然而,水泥砂漿也有其不足,即砂漿和易性差,水泥用量偏高,砂漿硬化快。因此,研制一種帶有保水增稠功能的水泥砂漿在業內顯得尤為重要。巖砂晶(稠化劑),主要用于建筑中配制水泥砂漿及混合砂漿,代替各種砂漿摻加料,適用于各類型水泥,打破了水泥砂漿與混合砂漿的界限。目前稠化粉的主稠化粉使用范圍與方法:(1)適用于攪拌站商品預拌砂漿、干混砂漿;(2)適用于施工現場攪拌用于砌筑、天花板、內外墻抹灰的水泥砂漿、混合砂漿;(3)攪拌砂漿選定專職人員負責,配制M2.5、M5、M7.5、M10、M15、M20。按水泥的10%摻量進行配制攪拌。研究人員經過大量實驗發現,稠化粉的主要原料是纖維素醚、其使用效能不好,成本高,施工的操作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操作性好,通用性強,目標產品和易性理想,長期強度發展穩定,粘接強度高,抗滲性好,耐久性優良,衛生環保的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 法。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與上述方法相配套的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生產設備。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種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原料物以kg/m3計,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組分。水泥200 400。稠化粉20 50。粉煤灰100 130。砂1200 1500。水250 280。所述稠化粉的生產按如下步驟依次實施。(I)粉狀非弓I氣型表面活性劑合成。取異構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加入催化劑并通入二氧化碳,將反應物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即得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2)稠化粉制備。依次向第二混合機中加入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經攪拌,冷磨篩分即得目的產物。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I)中,催化劑采用乙醇鈉或氫氧化鉀。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2)中,有機早強劑為三乙醇胺。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2)中,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的重量比依次為:970:15 20:1 4:3 7:2 6。更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I)中,通入二氧化碳,在0.3MPa的壓力下反應2 4h,將反應物以15kg/分鐘的速度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上述新型稠化粉生產方法所需設備,它包括蒸汽加熱反應釜、第一混合機、二氧化碳儲罐、真空泵及第二混合機;所 述蒸汽加熱反應釜的頂部出氣口與真空泵的入氣口相通;所述蒸汽加熱反應釜的出料口與第一混合機的入料口相通;所述第一混合機的出料口與第二混合機的入料口相通;所述二氧化碳儲罐的二氧化碳出口與蒸汽加熱反應釜的二氧化碳入口相通。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混合機可選擇雙螺旋錐型混合機。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蒸汽加熱反應釜為夾層蒸汽加熱反應釜;在所述蒸汽加熱反應釜與真空泵之間設有真空緩沖罐;所述蒸汽加熱反應釜的頂部出氣口經真空緩沖罐與真空泵的入氣口相通。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在所述第一混合機與第二混合機之間設有第一輸送機;所述所述第一混合機的出料口經第一輸送機與第二混合機的入料口相通。更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還設有自動包裝機及第二輸送機;所述第二混合機的出料口經第二輸送機與自動包裝機的入料口相通;所述第二混合機為臥式螺帶混合機。本專利技術操作性好,通用性強,目標產品和易性理想,長期強度發展穩定,粘接強度高,抗滲性好,耐久性優良,衛生環保。本專利技術合成一種低泡高效的表面活性劑粉劑產品,以此活性劑為主劑,篩選出一個最佳配比的生產配方,解決原有產品不耐水、成本高、可操作性差的缺陷。本專利技術采用低泡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經過二氧化碳反應及碳酸鈉中和成為粉劑原料,然后加入配伍組分生產出新型的稠化粉產品,攻克了混合砂漿不耐水,水泥砂漿可操作性差的缺陷。使用方便,省工、省力、省時、省料、和易性好。開放時間可達24小時以上。減少落地灰,粘結力強。提高抗凍耐高溫性能。有消音、防潮、保溫、防水抗滲效果。且易于儲存保持施工現場整潔,減少污染創造綠色工程環境。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制備稠化粉的工藝流程框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設備部分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蒸汽加熱反應釜;2、第一混合機;3、真空緩沖罐;4、真空泵;5、第一輸送機;6、第二混合機;7、第二輸送機;8、自動包裝機;9、二氧化碳儲罐。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原料物以kg/m3計,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組分。水泥200 400。稠化粉20 50。粉煤灰100 130。砂1200 1500。水250 280。所述稠化粉的生產按如下步驟依次實施。 (I)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合成。取異構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加入乙醇鈉或氫氧化鉀催化劑并通入二氧化碳,在0.3MPa的壓力下反應3h,將反應物以15kg/分鐘的速度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即得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2)稠化粉制備。依次向第二混合機中加入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三乙醇胺、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經攪拌,冷磨篩分即得目的產物。上述步驟(2)中,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的重量比依次為:970:15 20:1 4:3 7:2 6。本專利技術先選擇一種低泡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異構十八醇(或異構十六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在搪瓷反應釜中加熱、加入催化劑,并通二氧化碳、反應一段時間后轉入雙螺旋錐形混合機中,加入碳酸鈉中和得到粉劑產品,將該種粉劑表面活性劑,粉煤灰,減水齊U,有機早強劑等助劑按一定比例在臥式螺帶混合機中,經混合攪拌、冷磨篩分而成。( I)粉狀非弓丨氣型表面活性劑的合成。——異構十八醇(或異構十六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到一定溫度70 90度。——加入催化劑(氫氧化鉀或乙醇鈉)。-通入二氧化碳反應一定時間2 4h。——將物料靠自流放入臥式攪拌機中。—加入適量碳酸鈉、輕質碳酸鈣攪拌一定時間成為粉劑產品。——取樣檢測。——產品包裝。(2)該表面活性劑的特點。—屬于粉狀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泡沫極低,可達到幾乎無泡的程度。——表面活性高,加劑量低,效能高。(3)稠化粉的制備。按計量依次向第二混合機(臥式螺帶混合機)中加入粉煤灰、高效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羧甲基淀粉,攪拌,冷磨篩分,取樣化驗合格后通過自動包裝機包裝,得到稠化粉產品。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在操作時,將異構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加入催化劑,通入二氧化碳,在0.3MPa的壓力下反應,將反應物放入已經裝入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雙螺旋錐型混合機)中,放完料后在攪拌,得到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物以kg/m3計,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組分:水泥???????????????????200~400;稠化粉?????????????????20~50;粉煤灰?????????????????100~130;砂?????????????????????1200~1500;水?????????????????????250~280;所述稠化粉的生產按如下步驟依次實施:(1)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合成取異構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加入催化劑并通入二氧化碳,將反應物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即得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2)稠化粉制備依次向第二混合機中加入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經攪拌,冷磨篩分即得目的產物。
【技術特征摘要】
1.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物以kg/m3計,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組分: 水泥200 400 ; 稠化粉20 50 ; 粉煤灰100 130 ; 砂1200 1500 ; 水250 280 ; 所述稠化粉的生產按如下步驟依次實施: (1)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合成 取異構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蒸汽加熱反應釜中,加熱,加入催化劑并通入二氧化碳,將反應物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即得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 (2)稠化粉制備 依次向第二混合機中加入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經攪拌,冷磨篩分即得目的產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催化劑采用乙醇鈉或氫氧化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有機早強劑為三乙醇胺。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粉煤灰、減水劑、有機早強劑、粉狀非引氣型表面活性劑及羧甲基淀粉的重量比依次為:970:15 20:1 4:3 7:2 6。5.根據權利要求1 4之任一所述的新型粉煤灰與稠化粉雙摻型砂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通入二氧化碳,在0.3MPa的壓力下反應2 4h,將反應物以15kg/分鐘的速度放入裝有碳酸鈉及輕質碳酸鈣的第一混合機中攪拌。6.一種如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兆云,高亮,
申請(專利權)人:韓兆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