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砂漿上料裝置,尤其是指一種新型的砂漿上料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砂漿上料裝置結構復雜,不易移動,而且都是利用人工把砂漿送到攪拌裝置里,工作效率低,浪費人力,而且在具體攪拌作業中,砂漿混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然而,在天氣較冷時,對砂漿進行攪拌混合需要開足馬力以克服砂漿的僵硬狀態,并且,即使能夠開啟攪拌,砂漿也混合不均勻,砂漿混合效果不達標,建筑的質量就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砂漿上料裝置。一種新型的砂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以及位于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之間的料斗,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頂部通過一根連接板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中部朝向料斗的一側設有第一導塊和第二導塊,所述第一導塊和第二導塊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料斗包括入料箱,所述入料箱頂部固接設有若干個吊環,所述入料箱設有用于進出料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進料孔和出料孔,所述第一導塊和第二導塊上套設有設置在入料箱上的第一導筒和第二導筒,所述出料孔位于第一導筒和第二導 筒之間,所述連接板上設有驅動電機以及一個繞線裝置,所述驅動電機與繞線裝置之間通過一根轉動軸連接,所述繞線裝置與吊環之間通過鋼絲繩連接。所述出料孔處設有一個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殼體和攪拌槳,所述攪拌槳由攪拌軸、固定在攪拌軸上的固定桿和固定在固定桿上的多個攪拌片組成,所述攪拌片呈凹四邊形分為加熱刃部和攪拌部,所述加熱刃部垂直于固定桿,所述相隔的兩個攪拌片之間形成砂漿流動通道,所述攪拌片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片。所述殼體由第一保護層和第二保護層組成,所述第一保護層和第二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的砂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桿(1)、第二支撐桿(2)以及位于第一支撐桿(1)和第二支撐桿(2)之間的料斗(3),所述第一支撐桿(1)和第二支撐桿(2)的頂部通過一根連接板(4)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和第二支撐桿(2)的中部朝向料斗(3)的一側設有第一導塊(5)和第二導塊(6),所述第一導塊(5)和第二導塊(6)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料斗(3)包括入料箱(7),所述入料箱(7)頂部固接設有若干個吊環(8),所述入料箱(7)設有用于進出料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進料孔(9)和出料孔(10),所述第一導塊(5)和第二導塊(6)上套設有設置在入料箱(7)上的第一導筒(11)和第二導筒(12),所述出料孔(9)位于第一導筒(11)和第二導筒(12)之間,所述連接板(4)上設有驅動電機(13)以及一個繞線裝置(14),所述驅動電機(13)與繞線裝置(14)之間通過一根轉動軸(15)連接,所述繞線裝置(14)與吊環(8)之間通過鋼絲繩(1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的砂漿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桿(1)、第二支撐桿(2)以及位于第一支撐桿(1)和第二支撐桿(2)之間的料斗(3),所述第一支撐桿(1)和第二支撐桿(2)的頂部通過一根連接板(4)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和第二支撐桿(2)的中部朝向料斗(3)的一側設有第一導塊(5)和第二導塊(6),所述第一導塊(5)和第二導塊(6)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料斗(3)包括入料箱(7),所述入料箱(7)頂部固接設有若干個吊環(8),所述入料箱(7)設有用于進出料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進料孔(9)和出料孔(10),所述第一導塊(5)和第二導塊(6)上套設有設置在入料箱(7)上的第一導筒(11)和第二導筒(12),所述出料孔(9)位于第一導筒(11)和第二導筒(12)之間,所述連接板(4)上設有驅動電機(13)以及一個繞線裝置(14),所述驅動電機(13)與繞線裝置(14)之間通過一根轉動軸(15)連接,所述繞線裝置(14)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曉芬,胡建連,王智迪,陳立福,黃飛豹,汪一新,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創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