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筒體矯正機,其包括水平設置的移動式龍門架,該移動式龍門架的兩側分別設有液壓矯正機構,該移動式龍門架圍設的地面設有兩個相互間隔的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一控制系統分別與移動式龍門架、液壓矯正機構、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電性連接。該移動式龍門架由龍門架和軌道及驅動電機組成;該龍門架為一倒置的U型結構,且該U型結構的下部兩側分別設有車輪,該車輪架設于軌道上,驅動電機與車輪連接,驅動與車輪連接的龍門架在軌道上前后移動。該液壓矯正機構包括分設于龍門架兩側的液壓站,該液壓站連接分別位于龍門架兩側的兩支油缸,兩支油缸的頭部安裝梯形截面壓頭,且兩支油缸在液壓站的推動下前進后退。(*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筒體矯正機,特別是一種吊臂筒體矯正機。
技術介紹
汽車起重機是工程機械領域相當重要、高科技含量的起重設備。其中汽車起重機吊臂筒體是汽車起重機的重要部件之一,起重機吊臂筒體為橢圓形筒體結構,寬度0. 4米 1. 6米,高度0. 6米 1. 8米,長度最長15米。汽車起重機吊臂筒體一般為上彎板與下彎板焊接而成,在整個吊臂筒體制作過程中需要進行高強度焊接處理,在焊接過程中板材受焊接應力影響產生應力變形,吊臂筒體焊縫出現不同程度的凹凸變形,如不進行有效地處理將會極大地影響起重機吊臂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壽命。為了消除、控制應力變形量,長久以來汽車起重機吊臂筒體焊接后都需要對吊臂筒體進行矯正處理。矯正變形的方式大都是采用人工使用大錘定點敲擊筒體焊縫,將凹凸面盡量敲打成基本平面,再使用標準量具測量后,再進行矯正,再測量,這樣經過反復測量、矯正,從而達到吊臂筒體焊縫的基本平整。但是,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很難達到理想的矯正效果,矯正精度差,而且在矯正處理的過程中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人工使用大錘敲擊的過程中極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人員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筒體矯正機,其可適用于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吊臂筒體的矯正,且運行穩定,安全可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筒體矯正機,其包括水平設置的移動式龍門架,該移動式龍門架的兩側分別設有液壓矯正機構,該移動式龍門架圍設的地面設有兩個相互間隔的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一控制系統分別與移動式龍門架、液壓矯正機構、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電性連接。該移動式龍門架由龍門架和軌道及驅動電機組成;該龍門架為一倒置的U型結構,且該U型結構的下部兩側分別設有車輪,該車輪架設于軌道上,驅動電機與車輪連接,驅動與車輪連接的龍門架在軌道上前后移動。該液壓矯正機構包括分設于龍門架兩側的液壓站,該液壓站連接分別位于龍門架兩側的兩支油缸,兩支油缸的頭部安裝梯形截面壓頭,且兩支油缸在液壓站的推動下前進后退。該油缸的一側或兩側裝配有導向桿。該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包括裝設吊臂筒體的V型座,該V型座連接絲桿升降機,一電機減速機組經齒輪轉向箱與絲桿升降機連接。該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最優裝設在地平線以下。該控制系統包括一遙控控制器,該遙控控制器無線連接帶電源線的集成電控箱,液壓矯正機構、移動式龍門架及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分別與集成電控箱電性連接。該龍門架上安裝有支架,該軌道的側面設有一排長度與軌道等長的立柱式支架,該立柱式支架設有一橫桿,該橫桿上滑動安裝有多部滑動小車,該電源線每間隔一定長度懸掛在一部滑動小車上,支架伸到滑動小車的安裝位置附近,在龍門架移動時,支架帶動滑動小車沿立柱式支架的橫桿滑動,電源線隨滑動小車移動而延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提供的筒體矯正機,使吊臂筒體矯正工作實現了機械化,且該控制系統還可采用遙控控制器對筒體矯正機的各種動作實現自動控制,因而使吊臂筒體矯正工作實現了自動化,對于操作一線的工人而言,本技術的應用也降低了工作強度和改善了工作環境,矯正處理工序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本技術使用范圍廣,可適用于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吊臂筒體的矯正,機構先進,運行穩定,功能齊全,整機動、靜剛度高,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主視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標號說明1.龍門架、2.油缸、3.導向桿、4.梯形截面壓頭、5.液壓站、6.軌道、7.驅動電機、8.電機減速機組、9.齒輪轉向箱、10.絲桿升降機、11.集成電控箱、12. V型座、13.遙控控制器。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3所示,本技術筒體矯正機包括水平設置的移動式龍門架A,該移動式龍門架A的兩側設有液壓矯正機構B,該移動式龍門架A圍設的地面下設有兩個相互間隔且位置低于地平線的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一控制系統D分別與移動式龍門架A、液壓矯正機構B、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電性連接。該移動式龍門架A由龍門架I和軌道6及驅動電機7組成。該龍門架I為一倒置的U型結構,且該U型結構的下部兩側分別設有車輪,該車輪架設于軌道6上,驅動電機7與車輪連接,驅動車輪在軌道6上移動,達到讓龍門架I在軌道6上移動行走的目的。該液壓矯正機構B包括分設于龍門架I兩側的液壓站5,該液壓站5連接分別位于龍門架I兩側的兩支油缸2,兩支油缸2的頭部安裝梯形截面壓頭4,使油缸2在液壓站5的推動下前進后退,并利用梯形截面壓頭4有效地矯正橢圓形吊臂筒體。油缸2的一側或兩側裝配有導向桿3,使油缸2在導向桿3的導向下,平滑前進后退。位于龍門架I兩側的油缸2可以單獨工作,也可兩支同步工作。該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包括裝設吊臂筒體的V型座12,該V型座12連接絲桿升降機10,一電機減速機組8經齒輪轉向箱9與絲桿升降機10連接。這樣,電機減速機組8將動力傳遞到齒輪轉向箱9,再由齒輪轉向箱9傳動到絲桿升降機10使其同步工作,通過絲桿升降機10升降V型座12,從而達到升降吊臂筒體的作用。吊臂筒體上下移動使吊臂筒體上的焊縫對準液壓矯正機構B的梯形截面壓頭4,方便吊臂筒體矯正。該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埋設在地平線以下以方便升降,升降行程為700_。V型座12采用V型設計可在無工裝的情況下有效裝夾吊臂筒體工件,使其不會出現打滑側翻等現象。該絲桿升降機10采用絲桿旋轉螺母不旋轉的設計思路,可使螺桿不必伸出V型座12,使吊臂筒體在安放或吊離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上時不會因為吊臂筒體吊起擺動而傷害到絲桿,從而保護絲桿升降機10。該控制系統D采用遙控方式控制,其包括一遙控控制器13,該遙控控制器13無線連接帶電源線16的集成電控箱11,液壓矯正機構B的油缸電子閥和移動式龍門架A的驅動電機7的控制線接入集成電控箱11內。該遙控控制器13上設有轉換開關,分別切換聯動、點動系統,可通過遙控控制器13實現操作人員的近距離手動操作、控制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的上升下降,移動式龍門架A的前進后退,液壓矯正機構B的單邊矯正、雙邊校正工件。同時設有急停(開關)按鈕,在遠程控制下實現同步控制。該控制系統D的電源線16采用懸掛走線的方式,其主要是在龍門架I上安裝有支架17,該軌道6的側面設有一排長度與軌道6等長的立柱式支架14,該立柱式支架14設有一橫桿18,該橫桿18上滑動安裝有多部滑動小車15,電源線16每間隔一定長度懸掛在一部滑動小車15上,支架17伸到滑動小車15的安裝位置附近,并在龍門架I移動時,支架17帶動滑動小車15沿立柱式支架14的橫桿18滑動,可達整部筒體矯正機各個位置,電源線16隨滑動小車15移動而延長,無需擔心由于筒體矯正機前后移動導致的電源線纏繞、打結等問題,避免由于電源線破損而導致的安全事故。本技術使用時,將吊臂筒體安放在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的V形座12上。移動式龍門架A的龍門架I沿軌道6前后行駛,行駛行程超過吊臂筒體總長度,因此移動式龍門架A可在吊臂筒體的任意部位進行有效的矯正處理。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C的V形座12可在矯正時升降吊臂筒體工件,從而調整對正焊縫位置,方便位于移動式龍門架A上的液壓矯正機構B對焊縫進行有效矯正。本技術適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筒體矯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的移動式龍門架,該移動式龍門架的兩側分別設有液壓矯正機構,該移動式龍門架圍設的地面設有兩個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一控制系統分別與移動式龍門架、液壓矯正機構、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筒體矯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的移動式龍門架,該移動式龍門架的兩側分別設有液壓矯正機構,該移動式龍門架圍設的地面設有兩個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一控制系統分別與移動式龍門架、液壓矯正機構、吊臂筒體定位升降裝置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體矯正機,其特征在于,該移動式龍門架由龍門架、軌道及驅動電機組成;該龍門架為一倒置的U型結構,且該U型結構的下部兩側分別設有車輪,該車輪架設于軌道上,驅動電機與車輪連接,驅動與車輪連接的龍門架在軌道上前后移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體矯正機,其特征在于,該液壓矯正機構包括分設于龍門架兩側的液壓站,該液壓站連接分別位于龍門架兩側的兩支油缸,兩支油缸的頭部安裝梯形截面壓頭,且兩支油缸在液壓站的推動下前進后退。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筒體矯正機,其特征在于,該油缸的兩側裝配有導向桿。5.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中凡,
申請(專利權)人:江中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