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鐵路有碴軌道結構設計領域,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有碴軌道結構具有造價低和施工周期短等特點,因而它在我國鐵路軌道中得到廣 泛應用。在傳統的有碴軌道結構中,軌枕是沿著軌道縱向周期性分布,即兩軌枕之間的距離 (簡稱軌枕間距)是相等的。由于軌枕間距是相同的,傳統的有碴軌道對鐵道車輛的支持剛 度是周期性變化。因此,在不考慮軌道不平順的情況下,當鐵道車輛在傳統有碴軌道上運行 時,車輪與鋼軌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簡稱輪軌力)必然是周期性變化,同時當鐵道車輛運行 速度恒定時,輪軌力的主要頻率成分是單一頻率,即輪軌力的頻率等于鐵道車輛運行速度 除以軌枕間距。對于鐵道車輛結構和有碴軌道結構,輪軌力是它們的主要外部激勵源,因而 輪軌力直接影響鐵道車輛和有碴軌道的使用壽命。鐵道車輛和有碴軌道長期承受相同頻率 的輪軌力激勵,會造成鐵道車輛和有碴軌道的傷損,例如產生鋼軌波浪型磨耗。為了避免傳統有碴軌道結構的自身缺陷,這里提出一種新的鐵路軌枕分布形式。 利用提出的鐵路軌枕分布方法可以降低由傳統有碴軌道結構缺陷引起的鐵道車輛和有碴 軌道的傷損。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設計一種可以避免鐵道車輛和有碴軌 道傷損的鐵路軌枕的分布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包括以下 步驟A、根據鐵路有碴軌道結構設計規范確定標準軌枕間距L2,并根據標準軌枕間距 L2確定最小軌枕間距LI和最大軌枕間距L3 ;最小軌枕間距LI和最大軌枕間距L3按以下 公式計算L1=L2 — AL (I)L3=L2 + AL (2)式中,AL為軌枕間距增量;B、軌枕間距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路軌枕的分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鐵路有碴軌道結構中將軌枕間距的分布方式由等軌枕間距分布改成軌枕間距隨機分布;具體步驟如下:A、根據鐵路軌道結構設計規范確定標準軌枕間距L2,并根據標準軌枕間距L2確定最小軌枕間距L1和最大軌枕間距L3;最小軌枕間距L1和最大軌枕間距L3按以下公式計算:L1=L2-ΔL????(1)L3=L2+ΔL????(2)式中,ΔL為軌枕間距增量;B、軌枕間距的數據在區間[L1,L3]內隨機選取,共獲得N個軌枕間距數據;C、根據步驟B生成的N個軌枕間距數據確定樣板軌道長度S;D、在實際有碴軌道施工長度內循環利用樣板軌道長度S內的軌枕間距數據,直到滿足有碴軌道施工要求為止。
【技術特征摘要】
2012.12.14 CN 201210554984.91.一種鐵路軌枕的分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鐵路有碴軌道結構中將軌枕間距的分布方式由等軌枕間距分布改成軌枕間距隨機分布;具體步驟如下 A、根據鐵路軌道結構設計規范確定標準軌枕間距L2,并根據標準軌枕間距L2確定最小軌枕間距LI和最大軌枕間距L3 ;最小軌枕間距L...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健,鐘萬勰,高強,吳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力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