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及方法,涉及電動車技術領域,為快速的裝卸電池而發明專利技術。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包括:內箱絕緣套和外箱絕緣套;在所述內箱絕緣套中設置有主彈性部件,所述主彈性部件套設有內電極觸頭;所述外箱絕緣套中設置有外電極觸頭;當裝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的壓縮力的作用下,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相對接;當卸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逐漸分開。本發明專利技術主要用于電動車技術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動汽車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電動汽車是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來驅動車輪行駛的。由于沒有尾氣排放,電動汽車對環境的污染較傳統車要小的多,因此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是電池技術的瓶頸讓電動汽車的發展遇到了阻礙。由于電池的能量密度太低,因此要想獲得足夠的續駛里程,電池的體積和重量此較大,裝卸異常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以快速的裝卸電池。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包括內箱絕緣套和外箱絕緣套;在所述內箱絕緣套中設置有主彈性部件,所述主彈性部件套設有內電極觸頭;所述外箱絕緣套中設置有外電極觸頭;當裝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的壓縮力的作用下,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相對接;當卸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逐漸分開。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方法,包括當裝載電池內箱時,在內箱絕緣套中設置的主彈性部件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的壓縮力的作用下,所述主彈性部件套設有的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外箱絕緣套中設置有的外電極觸頭相對接;當卸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逐漸分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及方法,電池內箱的內箱絕緣套中設置有主彈性部件,主彈性部件套設有內電極觸頭,電池內箱的外箱絕緣套中設置有外電極觸頭。由于主彈性部件的作用,使得內電極觸頭和外電極觸頭之間是彈性連接,從而在裝載或者卸載電池內箱時,可以利用主彈性部件的作用方便的裝載或者卸載電池內箱,從而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的接插件的硬性連接,利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及方法能夠快速的裝卸電動汽車的電池。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的示意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中的示意圖自調心彈簧與外電極觸頭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 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I包括內箱絕緣套11和外箱絕緣套12 ;在所述內箱絕緣套11中設置有主彈性部件13, 所述主彈性部件13套設有內電極觸頭14 ;所述外箱絕緣套12中設置有外電極觸頭15。當裝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13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13的壓縮力的 作用下,所述內電極觸頭14的第一端14-1和所述外電極觸頭15相對接;當卸載電池內箱 時,所述主彈性部件13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13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 電極觸頭的第一端14-1和所述外電極觸頭15逐漸分開。其中,所述主彈性部件13可以為彈簧等。為了盡量增加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 頭的接觸面積而減小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的接觸電阻,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 極觸頭可為正對同心設置。因此,由于主彈性部件的作用,使得內電極觸頭和外電極觸頭之間是彈性連接,從 而在裝載或者卸載電池內箱時,可以利用主彈性部件的作用方便的裝載或者卸載電池內 箱,從而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的接插件的硬性連接,利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電動汽車電池的 更換裝置能夠快速的裝卸電動汽車的電池。以下,結合圖2詳細描述一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以下, 以彈性部件為彈簧為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可以劃分成四部分快換接插件單 元、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溫度測量保護單元和接觸電阻測量保護單元。以下,結合圖2詳 細的描述每個部分的組成。圖中Al表示電池,2-1為電池內箱后面板,2-2為電池外箱后面 板。I)快換接插件單元如圖2所示,快換接插件單元包括內箱絕緣套21、外箱絕緣套22、內電極觸頭 23、外電極觸頭24以及主彈簧25。其中,所述主彈簧25通過焊接或粘接方式固定在內箱絕緣套21的底部,內電極觸 頭23套在主彈簧25上,從而可隨主彈簧25的伸縮而前后移動。優選的,內電極觸頭23的 前端(即第一端,會與外電極觸頭接觸的一端)此后端(第二端)粗,從而內電極觸頭23 的前端可卡在主彈簧25上,后端穿過主彈簧25,通過內箱絕緣套21底部的螺栓26連接到 電池內箱,與電池內箱通電。外電極觸頭24設置在外箱絕緣套22內。由于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之間的接觸電阻的阻值與接觸面積成反比,因此要想減小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之間的接觸電阻,應盡量增加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之間的接觸面積。因此,可使得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為正對同心設置。在此實施例中,內電極觸頭23和外電極觸頭24均為青銅圓柱,且兩圓柱接觸面面積大小相同。當裝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的壓縮力的作用下,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被壓緊,使得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相對接,且二者之間為彈性連接。同時,這也避免了觸頭之間的連接松動而造成的接觸電阻增大和電極打火現象。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顛簸時,這種彈性連接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緩沖作用,避免意外沖擊造成的應力變形和斷裂。當卸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之間的壓緊力逐漸減小,從而逐漸分開,直至完全分離。2)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根據前述的分析,為了增加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之間的接觸面積,除了可直接將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設置為正對同心設置外,還可通過設置專門的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來使得二者為正對同心設置。所述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可設置在所述外箱絕緣套內,與所述外電極觸頭連接,用于調節所述外電極觸頭,使得所述內電極觸頭和外電極觸頭為正對同心設置。具體的,如圖2所示,所述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可為自調心彈性部件26,如自調心彈簧。所述自調心彈性部件26圓周分布于所述外箱絕緣套22內,與所述外電極觸頭24彈性連接,使得所述外電極觸頭24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做徑向和軸向移動,從而與所述內電極觸頭23正對同心設置。為了進一步的保證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為正對同心設置,所述內電極觸頭23的第一端具有由內向外擴張一定角度(如45° )的錐形開口。這樣,當內、外電極觸頭不同心時,隨著電池內箱向內推入,外電極觸頭能順著錐形開口滑入內箱絕緣套中,從而實現自動調心對準功能。在此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自調心彈簧26可設置為4個,圓周分布固定于外箱絕緣套22內,從而將外電極觸頭24箍在其中。3)溫度測量保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箱絕緣套和外箱絕緣套;在所述內箱絕緣套中設置有主彈性部件,所述主彈性部件套設有內電極觸頭;所述外箱絕緣套中設置有外電極觸頭;當裝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的壓縮力的作用下,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相對接;當卸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逐漸分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箱絕緣套和外箱絕緣套; 在所述內箱絕緣套中設置有主彈性部件,所述主彈性部件套設有內電極觸頭;所述外箱絕緣套中設置有外電極觸頭; 當裝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被壓縮,在所述主彈性部件的壓縮力的作用下,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相對接;當卸載電池內箱時,所述主彈性部件伸展,電池內箱隨著所述主彈性部件的伸展力向外移出,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和所述外電極觸頭逐漸分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所述外電極觸頭為正對同心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比第二端粗;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卡在所述主彈性部件上,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二端穿過所述主彈性部件連接到電池內箱。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設置在所述外箱絕緣套內,與所述外電極觸頭連接,用于調節所述外電極觸頭,使得所述內電極觸頭和外電極觸頭為正對同心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觸頭自調心單元包括自調心彈性部件; 所述自調心彈性部件圓周分布于所述外箱絕緣套內,與所述外電極觸頭彈性連接,使得所述外電極觸頭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做徑向和軸向移動,從而與所述內電極觸頭正對同心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電極觸頭的第一端具有由內向外擴張一定角度的錐形開口。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溫度測量保護單元,設置在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或外電極觸頭內,用于檢測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或外電極觸頭的溫度,并在所述內電極觸頭和/或外電極觸頭超過預設值時進行提示。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測量保護單元包括溫度傳感器。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杰,關慶斌,劉楊,徐文武,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中瑞藍科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