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系統(tǒng)及其印刷物,它包括纖維油墨凸印單元,其單元包含凸印版輥、墨輥、圓輥刮刀,還包含盛放纖維油墨的墨槽;纖維油墨透過墨輥與圓輥刮刀之間的縫隙形成纖維油墨層;纖維油墨層被塊狀凸臺轉移在承印材料上形成局部纖維墨塊。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突破了現(xiàn)行印刷機不能使用大尺寸纖維油墨的局限,印刷生產出了局部大尺寸纖維印刷物。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特殊印刷(機)系統(tǒng)及其印刷物,特別是一種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機)系統(tǒng)及其印刷物。
技術介紹
由本專利技術專利技術人之一陳明發(fā)專利技術的“結構紋理防偽方法(CN1274453A)”獲得了中國專利、美國專利(證書號US6623041)、俄羅斯專利(證書號2202127)、韓國專利(證書號0419436)、越南專利(證書號3347)等國際專利(PCT/CN99/00102)。它選用隨機結構紋理(如紙內添加的纖維所形成的紋理)清晰的材料(載體)制作防偽標識物;并印設上具有惟一性的標識序號;將標識物上的隨機結構紋理特征信息掃描采集下來,作為防偽識別特征信息(即識別真?zhèn)蔚囊罁?jù)),和標識序號結合在一起記錄存儲到接入電話網(wǎng)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計算機防偽查詢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中;供公眾通過電話、手機短信、手機彩信、傳真、3G、WAP、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電腦等通訊工具,輸入標識序號來查詢驗證標識物上的隨機結構紋理特征,是否與數(shù)據(jù)庫中記錄的防偽特征信息相符,從而驗證真?zhèn)巍T搶@皩⒐爬系幕⒎纻卧砼c現(xiàn)代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相嫁接”,開創(chuàng)了防偽新領域,被“全國防偽辦”和中國防偽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國家級評審鑒定會評為“世界首創(chuàng)、國際領先、極難偽造、易于識別、長期有效”的防偽技術產品。經(jīng)過十余年推廣,如今它已成為國內防偽市場上的主流防偽技術產品。然而應用實踐中,卻遇到了幾個難題①具有結構紋理(纖維)并符合要求的印刷或包裝用紙,由于是專用特種紙、不是通用標準紙,因此必須專門制造、專門使用,投資大、成本高、訂貨周期長、品種少,難以適應各種印刷包裝物用紙需要;且造紙時有色纖維還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②所造紙張滿版分布有纖維,其纖維猶如雜質臟點破壞了設計版面,影響了印刷包裝物的美感。③向產品上粘貼不干膠紋理防偽標簽的實施方案,對于用戶來說,增加了一個貼標工序,它不僅增加了使用成本、增加了用戶麻煩。 為此,本專利技術專利技術人之一于2008年10月27日申請了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局部紋理防偽印刷物(專利號200810091444. 5)”,以克服上述不足。在其說明書實施例七中公開了一種直接在印刷物表面上隨機粘貼纖維的技術;其纖維的隨機分布特征信息被采集下來,作為防偽識別特征信息(即識別真?zhèn)蔚囊罁?jù)),和標識序號一起存儲在接入電話網(wǎng)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計算機防偽查詢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中;供公眾通過電話、手機短信、手機彩信、傳真、WAP、3G、互聯(lián)上的電腦等通訊工具,去查詢驗證纖維的分布特征,是否與數(shù)據(jù)庫中記錄的防偽特征信息相符來驗證真?zhèn)巍H欢瑢嵤┲袇s遇到了諸多技術難題,經(jīng)過多年攻關研究,本申請人終于研發(fā)成功了一種撒纖印刷系統(tǒng)(CN202378401U)。然而,實踐中發(fā)現(xiàn)該撒纖印刷系統(tǒng)(CN202378401U)仍然不夠理想,其不足在于撒纖維的工藝印刷速度慢、殘余纖維難于清理干凈。熟悉印刷工藝的專業(yè)技術人員都知道現(xiàn)行印刷機只能印刷無雜質的油墨,不能印刷參雜有大尺寸纖維等顆粒物的油墨。例如向凹印油墨中摻入的金蔥粉,其寬度或直徑尺寸必須小于O. 3mm、厚度尺寸必須小于12 μ m,否則,金蔥粉將被現(xiàn)行刀片刮刀刮掉,無法印刷轉移到承印材料上。例如中國專利技術專利CN2886732Y “一種防偽標識物”的專利技術人,在八年的實驗研究與生產實踐中,始終都沒能生產出局部大尺寸纖維印刷物,由此可見,局部大尺寸纖維印刷物的印刷生產是一個困擾了本領域十幾年的難題。與需求矛盾的是“結構紋理防偽方法(CN1274453A)”使用的纖維,要求消費者肉眼清晰可見,并能用針和刀尖挑出檢驗。換言之,符合“結構紋理防偽方法(CN1274453A)”要求的纖維,最小尺寸必須大于O.6mm,最好是O. 8-3. 5mm長的長條,否則消費者憑肉眼就難以識別檢驗。綜上所述,現(xiàn)行印刷機不能使用參雜有大尺寸纖維等顆粒物的油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機)系統(tǒng)及其印刷物。本專利技術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機)系統(tǒng)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系統(tǒng),包括放料單元(19)、收料單元(20),承印材料從放料單元(19)送出至收料單元(20)收起,其特征在于,包括 ①纖維油墨凸印單元( I),該單元設置在放料單元(19)與收料單元(20)之間,用于在承印材料(10)上印刷出局部纖維墨塊(2); ②所述纖維油墨凸印單元(I)包含墨輥(7)、圓輥刮刀(4)、凸印版輥(3)、盛放纖維油墨(6)的墨槽(13)、壓印輥(11)以及烘干箱(18); ③所述凸印版輥(3)上至少設有一個用于印出局部纖維墨塊(2)的塊狀凸臺(5); ④所述圓輥刮刀(4)壓向墨輥(7)擠除多余的纖維油墨(6),在墨輥(7)上留下一個纖維油墨層(8);所述圓輥刮刀(4)與墨輥(7)之間留有一條12-70 μ m寬的縫隙(21),以使纖維油墨(6)能夠通過而形成厚度為12-70 μ m的纖維油墨層(8);這一設計是很關鍵的技術創(chuàng)新,因為現(xiàn)行刀片刮刀(15)只能留下2 μ m左右的超薄油墨網(wǎng)點層,無法使較厚較大的纖維(12)通過而形成(留下)纖維油墨層(8);換言之,如圖5所示的現(xiàn)行刀片刮刀(15)與(網(wǎng)紋)墨輥(7)之間幾乎是無縫的,纖維油墨(6)不能夠通過不能形成纖維油墨層(8);實測時,能夠通過的最粗纖維的直徑或厚度,可認定等于本專利技術所述縫隙(21)的寬度; ⑤所述纖維(12)是長度>O. 6mm、厚度< 70 μ m的大尺寸有色纖維;這里所述纖維(12)的長度可以是圓片的直徑或方片的寬度; ⑥所述承印材料(10)經(jīng)壓印輥(11)壓向凸印版輥(3),將塊狀凸臺(5)上的纖維油墨層(8)轉移到承印材料(10)上形成局部纖維墨塊(2),局部纖維墨塊(2)經(jīng)烘干箱(18)干燥固化。為了能夠將纖維油墨(6)中的纖維(12)轉移到承印材料(10)上去,所述纖維油墨(6)最好是(粘稠的)膏狀油墨、粘度為4000-12000厘泊,且纖維(12)占纖維油墨(6)的百分比> 7. 31%。這一設計也是很關鍵的技術創(chuàng)新,因為現(xiàn)行凸印(包括柔印)油墨粘度低、無法將纖維(12)浮載到墨輥(7)上而形成纖維油墨層(8)。由于纖維油墨(6)很粘稠、墨輥(7)上的纖維油墨層(8)很厚,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其很難從墨輥(7)上轉移到塊狀凸臺(5)上,為此,本申請人設計了一種技術方案,在所述墨輥(7)表面設計一層防粘涂層(22),例如硅油涂層、特氟龍涂層等,這樣一來,由于纖維油墨層(8)與防粘涂層(22)之間的附著力被大幅度減小,所以,墨輥(7)上的纖維油墨層(8)就很容易從墨輥(7)上轉移到塊狀凸臺(5)上,從而保證了正常印刷。為了能夠實現(xiàn)連線生產,在所述放料單元(19)與收料單元(20)之間,還設置有噴碼單元(16)和攝錄單元(17),用于拍攝采集局部纖維墨塊(2)內纖維(12)的隨機分布特征信息。所述纖維(12)是1. 2-2. 6mm長的長條或是粒徑為O. 8-1. 5mm的薄片,且是高溫或UV膨脹纖維,經(jīng)烘干箱(18)干燥膨脹后纖維(12)厚度> 60 μ m。綜上所述,所述的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列之一 ①所述纖維油墨(6)是膏狀油墨、粘度為4000-12000厘泊,纖維(12)占纖維油墨(6)的百分比彡7. 31%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系統(tǒng),包括放料單元(19)、收料單元(20),承印材料(10)從放料單元(19)送出至收料單元(20)收起,其特征在于,包括:?①纖維油墨凸印單元(1),該單元設置在放料單元(19)與收料單元(20)之間,用于在承印材料(10)上印刷出局部纖維墨塊(2);②所述纖維油墨凸印單元(1)包含墨輥(7)、圓輥刮刀(4)、凸印版輥(3)、盛放纖維油墨(6)的墨槽(13)、壓印輥(11)以及烘干箱(18);?③所述凸印版輥(3)上至少設有一個用于印出局部纖維墨塊(2)的塊狀凸臺(5);④所述圓輥刮刀(4)壓向墨輥(7)擠除多余的纖維油墨(6),在墨輥(7)上留下一個纖維油墨層(8);所述圓輥刮刀(4)與墨輥(7)之間留有一條12?70μm寬的縫隙(21),以使纖維油墨(6)能夠通過而形成厚度為12?70μm的纖維油墨層(8);⑤所述纖維(12)是長度≥0.6mm的大尺寸有色纖維;⑥所述承印材料(10)經(jīng)壓印輥(11)壓向凸印版輥(3),將塊狀凸臺(5)上的纖維油墨層(8)轉移到承印材料(10)上形成局部纖維墨塊(2),局部纖維墨塊(2)經(jīng)烘干箱(18)干燥固化。
【技術特征摘要】
2012.11.05 CN 201210435605.4;2013.01.16 CN 2013101.局部大尺寸纖維凸印系統(tǒng),包括放料單元(19)、收料單元(20),承印材料(10)從放料單元(19)送出至收料單元(20)收起,其特征在于,包括①纖維油墨凸印單元(1),該單元設置在放料單元(19)與收料單元(20)之間,用于在承印材料(10)上印刷出局部纖維墨塊(2);②所述纖維油墨凸印單元(I)包含墨輥(7)、圓輥刮刀(4)、凸印版輥(3)、盛放纖維油墨(6)的墨槽(13)、壓印輥(11)以及烘干箱(18);③所述凸印版輥(3)上至少設有一個用于印出局部纖維墨塊(2)的塊狀凸臺(5);④所述圓輥刮刀(4)壓向墨輥(7)擠除多余的纖維油墨(6 ),在墨輥(7 )上留下一個纖維油墨層(8 );所述圓輥刮刀(4)與墨輥(7 )之間留有一條12-70 μ m寬的縫隙(21),以使纖維油墨(6)能夠通過而形成厚度為12-70 μ m的纖維油墨層(8);⑤所述纖維(12)是長度>O. 6mm的大尺寸有色纖維;⑥所述承印材料(10)經(jīng)壓印輥(11)壓向凸印版輥(3),將塊狀凸臺(5)上的纖維油墨層(8)轉移到承印材料(10)上形成局部纖維墨塊(2),局部纖維墨塊(2)經(jīng)烘干箱(18)干燥固化。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大尺寸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簡鎮(zhèn)明,蘇文華,陳明發(fā),張棟,王寬爽,
申請(專利權)人:海南亞元防偽技術研究所,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