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省銅防熱不燙手電焊鉗。改變了傳統的結構,將電纜接頭的緊固采用楔塊緊固的方式,增加接觸面積,減少了電阻熱;同時將發熱量大的緊固接頭和電纜都移出手柄,使手柄內不再有熱量而至發熱和發燙。該焊鉗結構簡單,省銅,體積輕巧,重心穩,操作方便。最大的特點是耐久不燙手。(*該技術在200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焊接工具,是手工電弧焊用的電焊鉗。在焊接過程中電焊鉗處在強熱輻射;強電流而產生的電阻熱,熱傳導和熱對流的作用下,很易在手柄處產生高溫、以及熱輻射的烘烤而燙手。而電焊鉗燙手的問題是幾十年來一直未能徹底得到解決的老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般只是用螺釘盡可能緊地緊固焊鉗的緊固接頭,由于接觸面積有限,接頭處仍發熱發燙,國內《焊接》雜志1982、8曾報導,把電纜線焊在焊鉗上,和采用雙層手柄來防止燙手,另外較多的中國專利申請87203419;87203420;87210592;86201153;85204252;86209018;86207847都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案,由于裝配固定不方便,而很少得到采用和推廣。(如防輻射罩要用螺釘和專用的卡子固定;電纜細芯線難于與焊鉗的緊固焊接)都沒有從本質上、全面地解決焊鉗發熱發燙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新式的電焊鉗,能徹底解決電焊鉗燙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將緊固焊接電纜的緊固接頭移至手柄的外面,從而增大熱傳導的距離和減少手柄中的發熱因素;采用楔塊緊固的方式,使焊接電纜與緊固腔的整個壁面全面積的接觸,來減少電阻熱;緊固腔直接設置在下鉗口中,減少了銅的用量;另外還可隨意地把電纜從手柄中移出,使有巨大熱量的電纜直接在空氣中散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手柄中的發熱因素;增設了一個不用螺釘和卡子就能裝、卸方便的防輻射擋板來保護電纜和手背。本專利技術與原有的技術相比,結構簡單,省銅,手柄中可以做到沒有發熱件,從而全面、有效地防止手柄的發燙,而且使用方便。本專利技術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省銅防熱不燙手電焊鉗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結構剖面圖,圖(3)是圖(1)中的另件示意圖。下面結合結構示意(1)剖面(2)和另件(3)詳細說明省銅防熱不燙手電焊鉗的具體結構以及工作情況該電焊鉗,包括鉗手(9)下鉗口護罩(1)下鉗口(2)元錐形楔塊(8)鉗身護罩(3)鐵鉗身(5)支架(7)防輻射擋板(4)和有防熱層(6b)的手柄(6)。將電纜(圖中未畫出)通入下鉗口(2)的元錐形通孔的緊固腔(2a)中,然后從電纜端面的中心打入元錐形楔塊(8)使之緊固。電纜可以從手柄空腔(6a)引出;電纜也可從鉗身護罩(3)的旁通出口腔(3a)處引出,經過支架通孔(7a)固定。然后再將防輻射擋板(4)的上缺口(4a)卡入鉗身護罩(3)和下缺口(4b)卡入鉗身護罩(3)的旁通出口管(3c)或電纜。下鉗口護罩(1)的正前面的小孔(1a),其作用是不需卸下鉗口護罩(1),就能經常方便地用焊條尾部捅入小孔(1a)來撞擊元錐形楔塊(8)使電纜再次得到緊固。(以免熱脹冷縮的松動)。為了使電纜能方便地移出手柄,可將支架的通孔(7a),旁通出口腔(3a)和手柄空腔(6a)都可做成空腔可以開合的組合件。權利要求1.一種省銅防熱不燙手電焊鉗,由手柄(6)下鉗口(2)下鉗口護罩(1)鉗身護罩(3)防輻射擋板(4)鉗手(9)組成,其特征在于a、在手柄(6)前有一個可以引出焊接電纜線的旁通出口腔(3a);b、電纜緊固腔(2a)是直接設置在下鉗口(2)中,并有與之相配的楔塊(8);c、防輻射擋板(4)有一個可卡入鉗身護罩(3)的上缺口(4a)和一個可卡入電纜線或旁通管(3c)的下缺口(4b);d、鉗口護罩(1)的前面有一個小孔(1a);e、有一個固定電纜的支架通孔(7a)。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手柄(6)和鉗身護罩空腔(3a)可做成空腔可以開合的組合件。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在手柄(6)內有防熱層(6b)。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焊接電纜線可位于手柄(6)的外面,也可位于手柄(6)的手柄腔(6a)內。全文摘要一種省銅防熱不燙手電焊鉗。改變了傳統的結構,將電纜接頭的緊固采用楔塊緊固的方式,增加接觸面積,減少了電阻熱;同時將發熱量大的緊固接頭和電纜都移出手柄,使手柄內不再有熱量而至發熱和發燙。文檔編號B23K37/02GK1040534SQ8910720公開日1990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1989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1989年9月11日專利技術者胡青云 申請人:胡青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省銅防熱不燙手電焊鉗,由手柄(6)下鉗口(2)下鉗口護罩(1)鉗身護罩(3)防輻射擋板(4)鉗手(9)組成,其特征在于: a、在手柄(6)前有一個可以引出焊接電纜線的旁通出口腔(3a); b、電纜緊固腔(2a)是直接設置在下鉗口(2)中,并有與之相配的楔塊(8); c、防輻射擋板(4)有一個可卡入鉗身護罩(3)的上缺口(4a)和一個可卡入電纜線或旁通管(3c)的下缺口(4b); d、鉗口護罩(1)的前面有一個小孔(1a); e、有一個固定電纜的支架通孔(7a)。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青云,
申請(專利權)人:胡青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2[中國|湖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