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為一種不燙手的電焊鉗,其結構中增設了一個中心定位支架,并采用粗大直徑的電焊鉗手柄,和有較好防燙性能的螺栓與捆扎絲相結合的電纜緊固接頭,從而使電焊鉗手柄不燙手。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結構,能降低對導電材料的要求,甚至可以用鐵導體,而不燙手;另外也降低了加工要求,采用型材毛面配合,降低了成本。同時,還保證了產品的防燙性能。(*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手工電弧焊焊接工具的電焊鉗。在現有技術中,電焊鉗手柄燙手一直是個難題。主要現體在設計思想保守,使產品結構不能在本質上突破傳統觀念,如電焊鉗的手柄直徑很細,幾十年來,一直徘徊于直徑在36毫米之內,不論市面上銷售的產品是如此,如長沙電焊鉗廠生產的雙層手柄的電焊鉗其外直徑最大也只有36毫米,在資料中也是如此,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文件CN2059387,其附圖公開了焊鉗總長為250毫米,總寬為90毫米,按其圖形的比例,其手柄直徑也不會超過34毫米……。又如CN85204252的防燙設計思想是可取的,又由于傳統手柄直徑大小的限止,其雙層手柄間的間隙,只能限定為0.5-3毫米,而使溫升下降很有限,而達不到真正不燙手的性能。又如在民間,有幾種防燙性能較好的方案為了減少電纜與導電體鉗口間的電阻熱,直接用大螺栓來緊固或用鐵絲等纏繞捆扎的方法緊固,用久了,再用榔頭敲一敲,又接觸良好了,但這些接頭形式其外形不規則,較難固定于手柄中,而不能納入產品中來……。除以上例子外,還有許多因結構不完善,而導致電焊鉗不能很好地實施防燙方案,從而電焊鉗的手柄至今仍然還是燙手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結構完善的,不燙手的電焊鉗。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采用粗大直徑的絕緣手柄。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工具的手柄、自行車的手柄、吸塵器的手柄、泥瓦匠的泥刀手柄、榔頭手柄、電工起子等手柄,一般將其直徑設計在35毫米之內,主要易于握緊和用力,但電焊鉗的手柄,不需用那么大的力,而且要持續8小時工作,也將電焊鉗的手柄直徑限止在35毫米之內利少弊多,將其手柄直徑增大,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一般人在自然放松狀態,手的弧度R約為50毫米(直徑100毫米),考慮到使用產品涉到人的性別、手的大小,一般直徑選為38毫米至80毫米,直徑為48毫米時為較佳。這樣不但通風量增加,還適宜于電焊鉗的結構完善。普通電焊鉗,由于手柄的內徑,與導電體及電纜緊固接頭的外徑相差不多,通常是直接緊固的,這樣造成導電體在手柄內偏于一邊,如果采用增大的粗大手柄,仍采用上述辦法裝置,其手柄表面的溫度會很不均勻,近導電體側仍會燙手。因此必須設置一個中心定位支架,使發熱的導電體及緊固接頭位于手柄中心,使周圍空隙均勻,并利用大空隙內的空氣流通來散熱,而使手柄不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同一構思在手柄內采用中心定位支架,就可解決形狀不規則的有較好防燙效果的電纜緊固接頭在手柄中心的定位問題。這樣,在結構中可引入螺栓緊固裝置、扎絲緊固裝置或螺栓與扎絲捆綁相復合的裝置,尤其是螺栓與扎絲相復合的裝置,使電纜與導體的緊固變得很方便,以往扎絲要兩人配合才能完成,現在先用螺栓緊固,后再扎絲,一人就能很輕松地完成。由于采用了中心定位支架,才能使這些傳統的、可靠的、簡易緊固方法得到應用,并有利于新創造的螺栓與扎絲捆綁相復合的緊固形式引入到電焊鉗手柄中應用。從而使電焊鉗防燙性能更佳。另外,中心支架可以是金屬的,可以是絕緣材料的或絕緣材料內嵌有金屬骨架復合型的;其支架是可以裝卸的獨立部件,也可以是固定在導電體上或電纜緊固裝置上的復合整體、也可以是固定在粗大手柄上的復合整體、也可以復合在普通電焊鉗“手柄”上,將其成為中間介體式的中心定位支架,即復合手柄式的中心定位支架,其內側與導電體或電纜緊固接頭相裝配緊固,其外側與粗大手柄相裝配緊固。成為雙層手柄形式的。中心定位支架的形狀可以是單側面緊固的單支點形式的、也可以是雙支點三支點形式的、輪輻式多支點形式的、元形式的,在元形盤四周中再設置通風孔的、甚至還可以設計成多片散熱翅片形式的;其較佳方式為將中心定位支架的中部成壓板形式,緊固壓板上的螺栓后,將壓板、電纜、導電體三者緊固于一體,并定位于手柄中心,中心定位支架-壓板的端部設有緊固裝置,能與手柄緊固。與已有技術相比較由于本結構采用中心定位支架,適宜于安裝粗大手柄,而提高了手柄的防燙性能,另外還便于粗大手柄套在普通電焊鉗手柄外,使其同樣具有防燙性能;由于采用了中心定位支架,使外形不規則的,有較好防燙效果的電纜緊固接頭形式安裝于手柄中,進一步提高防湯性能。又由于防燙效果大大提高,又可降低其它部件的要求,如將銅鉗口省下來,換之鐵的,如緊固部件不需精加工,直接采用型材的毛面,節約了能源和降低了成本。手柄內還適用各種電纜緊固形式如快速連接器、內外錐螺母緊固器,頂絲緊固器、焊接形式,四連桿夾緊形式等等,使適用面很廣泛。附圖1、為不燙手電焊鉗實施例一的結構圖。附圖2、為不燙手電焊鉗實施例一的結構圖的左視圖。附圖3、為不燙手電焊鉗實施例二的結構圖。附圖4、為不燙手電焊鉗實施例二的結構圖的左視圖。附圖5、為不燙手電焊鉗實施例三的結構圖。 附圖說明1和2鉗口、3手柄、4和5二支點式的中心定位支架、6導電體、7電纜、8捆扎絲、9電纜中心護圈、10普通電焊鉗手柄、11電纜快速連接器、12單支點中心定位支架、13螺紋旋轉式夾持焊條的鉗口、14彎形的彈簧杠桿鉗手、15電纜緊固頂緊螺絲、16緊固螺栓。本專利技術創造性地增設了中心定位支架與粗大手柄結合;中心定位支架與多種形式的電纜緊固接頭結合,使電焊鉗的結構完善有了本質的突破,使電焊鉗的防燙性能得到保證;并可大大降低電焊鉗的成本,而不降低防燙性能。權利要求1.一種不燙手電焊鉗,由鉗口、導電體、電纜緊固裝置和手柄組成,其特征在于增設的中心定位支架與增大直徑為38毫米至80毫米的粗大手柄相配合。2.一種不燙手電焊鉗,由鉗口、導電體、電纜緊固裝置和手柄組成,其特征在于增設的中心定位支架,將形狀不規則的捆扎絲緊固電纜接頭,螺栓緊固電纜接頭,捆扎絲與螺栓復合緊固接頭及其它緊固形式的緊固接頭定位于手柄中心。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中心定位支架的中部為壓板形式,緊固壓板上的螺栓后,將壓板、電纜、導電體三者緊固于一體,并定位在手柄中心,中心定位支架-即壓板的端部設有緊固裝置與手柄緊固。4.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中心定位支架還可將“普通電焊鉗手柄”來固定于粗大手柄與電纜緊固接頭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2、3、4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中心定位支架是可以裝卸的獨立部件,也可以是固定在導電體上或電纜緊固裝置上的復合整體,也可以是固定在粗大手柄上的復合整體,也可以復合在“普通電焊鉗手柄”上,將其成為中間介體形式,即復合中心定位支架,其內側與導電體或電纜緊固接頭相緊固,其外側與粗大手柄相緊固。6.根據權利要求1、4、5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粗大手柄的直徑為48毫米時較佳。7.根據權利要求1、4、5、6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粗大手柄后端的中心部位有一個中心電纜護圈。8.根據權利要求1、4、5、6、7所述的電焊鉗,其特征是粗大手柄也可以加工成雙層的。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為一種不燙手的電焊鉗,其結構中增設了一個中心定位支架,并采用粗大直徑的電焊鉗手柄,和有較好防燙性能的螺栓與捆扎絲相結合的電纜緊固接頭,從而使電焊鉗手柄不燙手。采用本專利技術的結構,能降低對導電材料的要求,甚至可以用鐵導體,而不燙手;另外也降低了加工要求,采用型材毛面配合,降低了成本。同時,還保證了產品的防燙性能。文檔編號B23K9/28GK1092346SQ93119640公開日1994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199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不燙手電焊鉗,由鉗口、導電體、電纜緊固裝置和手柄組成,其特征在于:增設的中心定位支架與增大直徑為38毫米至80毫米的粗大手柄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青云,
申請(專利權)人:胡青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2[中國|湖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