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工件割鋸設備,該工件割鋸設備包括刀具機構和夾具機構,所述刀具機構包括電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刀具,所述夾具機構包括用于夾持工件的上夾具和下夾具,上夾具與下夾具的開合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連接橫向移動機構和縱向移動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毛刺少、工序簡單的工件割鋸設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工件割鋸設備。
技術介紹
現有的工件割鋸設備,通常是通過銑床來實現,使用時需要手動搖手柄來控制刀具的前進,這樣自動化程度低,加工速度慢,制造出來的產品毛刺還很多,所以還要一道去毛刺的工序,工序偏多。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的工件割鋸設備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毛刺少、工序簡單的工件割鋸設備。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工件割鋸設備,包括刀具機構和夾具機構,所述刀具機構包括電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刀具,所述夾具機構包括用于夾持工件的上夾具和下夾具,上夾具與下夾具的開合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連接橫向移動機構和縱向移動機構。進一步,所述夾具升降機構包括氣缸,氣缸的缸體由活塞分隔成進程腔和回程腔,所述回程腔位于活塞桿一側,所述活塞桿連接上夾具,所述夾具升降機構還包括驅動氣缸內活塞運動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與氣缸之間設置有三通換向閥,三通換向閥的一個輸出端連接所述進程腔,三通換向閥的另一輸出端連接所述回程腔,三通換向閥的輸入端連接氣泵。進一步,所述縱向移動機構包括縱向導軌、滑行在縱向導軌上的底座,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位于底座上,所述底座連接齒輪齒條副,所述齒輪齒條副包括與底座固定連接的直齒條以及與直齒條配合的齒輪,所述齒輪連接第一轉動手柄。進一步,所述橫向移動機構包括橫向導軌,所述縱向導軌可橫向滑行地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縱向導軌通過螺母螺桿副連接第一手輪,該螺母螺桿副包括與第一手輪連接的第一螺桿、與第一螺桿螺紋連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連接縱向導軌。進一步,所述底座后方設置有制動件,當底座滑行至與制動件接觸時,底座停止運動。進一步,所述刀具機構還包括刀具升降機構,所述刀具升降機構包括第二螺桿、與第二螺桿螺紋連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桿固定連接第二手輪,第二螺母固定連接刀具的刀軸。優選的,所述的操作件為第二轉動手柄或腳踏板。優選的,所述電機通過帶傳動機構連接刀具,所述帶傳動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主動帶輪、與刀具連接的從動帶輪,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優選的,所述刀具為圓形,刀具的外緣布置有鋸齒。優選的,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之間設置有導柱,上夾具沿導柱升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在于將工件裝在上、下夾具之間,通過橫向移動機構調整上夾具和下夾具的橫向位置,通過縱向移動機構調整上夾具和下夾具的縱向位置,刀具的高度由刀具升降機構控制,上夾具與下夾具的開合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刀具升降機構中,通過旋轉手輪即可調節刀具的高度;夾具升降機構中,旋轉第二轉動手柄,使三通換向閥的輸入端與一輸出端接通,進程腔進氣,進程腔的氣體推動活塞桿向下運動,于是上夾具向下運動,反向旋轉第二轉動手柄,使三通換向閥的輸入端與另一輸出端接通,回程腔進氣,回程腔的氣體推動活塞桿向上運動,于是上夾具向上運動。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自動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毛刺少、工序簡單。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通過操作件控制氣缸的原理圖。附圖標號11_刀具;12_第二螺桿;13_第二手輪;21_上夾具;22_下夾具;23_縱向導軌;24_缸體;25_活塞;26_進程腔;27_回程腔;28_活塞桿;29_三通換向閥;3-底座;4_直齒條;5-齒輪;6_第一轉動手柄;7_制動件;8-導柱;9_橫向導軌;91_第一手輪。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2 :工件割鋸設備,包括刀具機構和夾具機構,所述刀具機構包括電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刀具11,所述刀具11為圓形,刀具11的外緣布置有鋸齒,所述夾具機構包括用于夾持工件的上夾具21和下夾具22,上夾具21與下夾具22之間的開口與待加工的工件適配,上夾具21與下夾具22的開合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所述上夾具21和下夾具22連接橫向移動機構和縱向移動機構。具體的,所述電機通過帶傳動機構連接刀具11,所述帶傳動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主動帶輪、與刀具11連接的從動帶輪,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通過皮帶傳動連接。所述刀具機構還包括刀具升降機構,所述刀具升降機構包括第二螺桿12、與第二螺桿12螺紋連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桿12固定連接第二手輪13,第二螺母固定連接刀具11的刀軸。所述夾具升降機構包括氣缸,氣缸的缸體24由活塞25分隔成進程腔26和回程腔27,所述回程腔27位于活塞桿28 —側,所述活塞桿28連接上夾具21,所述夾具升降機構還包括驅動氣缸內活塞25運動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與氣缸之間設置有三通換向閥29,三通換向閥29的一個輸出端連接所述進程腔26,三通換向閥29的另一輸出端連接所述回程腔27,三通換向閥29的輸入端連接氣泵。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操作件為第二轉動手柄,所述的操作件也可以是腳踏板。所述縱向移動機構包括縱向導軌23、滑行在縱向導軌23上的底座3,所述上夾具21和下夾具22位于底座3上,所述底座3連接齒輪齒條副,所述齒輪齒條副包括與底座3固定連接的直齒條4以及與直齒條4配合的齒輪5,所述齒輪5連接第一轉動手柄6。所述底座3后方設置有制動件7,當底座3滑行至與制動件7接觸時,底座3停止運動。所述橫向移動機構包括橫向導軌9,所述縱向導軌23可橫向滑行地設置在橫向導軌9上,所述縱向導軌23通過螺母螺桿副連接第一手輪91,該螺母螺桿副包括與第一手輪91連接的第一螺桿、與第一螺桿螺紋連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連接縱向導軌23。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夾具21和下夾具22之間設置有導柱8,上夾具21沿導柱8升降。導柱8便于上、下夾具對準。使用時,將工件裝在上、下夾具之間,通過橫向移動機構調整上夾具和下夾具的橫向位置,通過縱向移動機構調整上夾具和下夾具的縱向位置,刀具11的高度由刀具升降機構控制,上夾具21的高度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刀具升降機構中,通過旋轉第二手輪13即可調節刀具11的高度;夾具升降機構中,旋轉第二轉動手柄,使三通換向閥29的輸入端與一輸出端接通,進程腔26進氣,進程腔26的氣體推動活塞桿28向下運動,于是上夾具21向下運動,反向旋轉第二轉動手柄,使三通換向閥29的輸入端與另一輸出端接通,回程腔27進氣,回程腔27的氣體推動活塞桿28向上運動,于是上夾具21向上運動。上述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構思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可延伸至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工件割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機構和夾具機構,所述刀具機構包括電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刀具,所述夾具機構包括用于夾持工件的上夾具和下夾具,上夾具與下夾具的開合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連接橫向移動機構和縱向移動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工件割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機構和夾具機構,所述刀具機構包括電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刀具,所述夾具機構包括用于夾持工件的上夾具和下夾具,上夾具與下夾具的開合由夾具升降機構控制,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連接橫向移動機構和縱向移動機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割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升降機構包括氣缸,氣缸的缸體由活塞分隔成進程腔和回程腔,所述回程腔位于活塞桿一側,所述活塞桿連接上夾具,所述夾具升降機構還包括驅動氣缸內活塞運動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與氣缸之間設置有三通換向閥,三通換向閥的一個輸出端連接所述進程腔,三通換向閥的另一輸出端連接所述回程腔,三通換向閥的輸入端連接氣泵。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件割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移動機構包括縱向導軌、滑行在縱向導軌上的底座,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位于底座上,所述底座連接齒輪齒條畐0,所述齒輪齒條副包括與底座固定連接的直齒條以及與直齒條配合的齒輪,所述齒輪連接第一轉動手柄。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割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移動機構包括橫向導軌,所述縱向導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根平,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蘭通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