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及其萃取方法,包括位于萃取槽上方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油相出口相連通的萃取槽,所述萃取槽的油相出口與蒸餾釜相連通,所述蒸餾釜頂部連通設有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油相出口與冷凝器的油相進口相連通。用本發明專利技術進行油水兩相間歇萃取時,油相溶劑從萃取槽底部加入至裝有水相有機物的萃取槽內,油相溶劑上升至水相液面的同時,使有機物溶于油相溶劑中;當油相溶劑液面達到溢流口后,溶有有機物的油相溶劑進入蒸餾釜內蒸餾,油相溶劑汽化后再次循環使用,有機物則保存在蒸餾釜內。從上述過程可知,用本發明專利技術進行有機物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減少了油相溶劑的使用量和損耗量,同時設備制造簡單,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減少了生產時間,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由于化工生產中,經常需要將生產得到的有機物從水相溶劑中獲取。目前的工藝流程,一般都是通過油相進行萃取,并進行蒸餾后取得有機物。但萃取過程中,一般都要進行10次以上的萃取,水相中的有機物含量才能達標,這種工藝流程不僅需要大量油相溶齊U,而且整個過程需要2(T28小時左右,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還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利用率,油相溶劑的損耗量也相當大,也無形地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保證了有機物從水相中萃取時,不但減少了油相溶劑的使用量和損耗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減少了生產所需的人力和時間,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包括位于萃取槽上方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油相出口相連通的萃取槽,所述萃取槽的油相出口與蒸餾釜相連通,所述蒸餾釜頂部連通設有填料塔,所述填料塔的油相出口與冷凝器的油相進口相連通。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冷凝器的油相出口通過管道連通萃取槽,所述管道伸入萃取槽內直至靠近萃取槽底面位置。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萃取槽的頂部分別設有通氣管、水相進口,萃取槽側壁靠近頂部位置處和靠近底部位置處分別設有油相出口和取樣口,所述萃取槽底部設有排液口。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萃取槽的油相出口通過“U”形彎連通于蒸餾釜的頂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蒸餾釜的頂部設有油相進口,蒸餾釜的底部設有有機物收集口,所述蒸餾釜內設有攪拌裝置。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冷凝器內設有冷凝水循環管道。用上述的專用裝置進行有誰兩相間歇萃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油相溶劑從蒸餾釜的油相進口加入至蒸餾釜內; 2)通過蒸汽循環裝置對蒸餾釜進行加熱,將蒸餾釜內的溫度升高; 3)汽化的油相溶劑通過填料塔進入冷凝器; 4)將待萃取的水相從萃取槽的水相進口加入至萃取槽內; 5)冷凝器中的油相溶劑通過萃取槽的油相進口加入至萃取槽內;6)水相中的有機物由于相似相容的原理溶于油相溶劑,并隨著油相溶劑升至水相液面上層; 7)當油相溶劑的液面高度達到萃取槽的油相出口時,溶有有機物的油相溶劑溢流至蒸餾釜內; 8)溶有有機物的油相溶劑在蒸餾釜內與有機物汽化分離,汽化后的油相溶劑通過填料塔再次進入冷凝器; 9)重復步驟5)1),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從取樣口進行水相的取樣,并觀察檢測水相中的有機物含量; 10)當取樣的水相中的有機物含量達標后,關閉各管路的閥門,并將水相從萃取槽的排液口排出; 11)打開蒸餾釜與冷凝水循環裝置的連通閥門,將蒸餾釜的溫度下降; 12)當蒸餾釜內的溫度降至室溫后,將有機物通過蒸餾釜的有機物收集口進行收集; 13)重復步驟I) 12),繼續進行水相有機物的萃取。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步驟2)中,蒸餾釜中的溫度在75 85攝氏度的范圍內。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步驟9)中,每隔2 3小時,進行一次水相的取樣。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用本專利技術進行油水兩相間歇萃取時,油相溶劑從萃取槽底部加入至裝有水相有機物的萃取槽內,通過相似相溶原理,油相溶劑上升至水相液面的同時,使有機物溶于油相溶劑中;當油相溶劑液面達到溢流口時,溶有有機物的油相溶劑進入蒸餾釜內,通過蒸餾釜的蒸餾,將油相溶劑汽化后再次循環使用,有機物則保存在蒸餾釜內。從上述過程可知,用本專利技術進行有機物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不僅減少了油相溶劑的使用量和損耗量,同時設備制造簡單,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減少了生產時間,整個工藝流程時間也只需要8 10小時,提聞了企業的生廣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位于萃取槽I上方的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的油相出口相連通的萃取槽1,所述萃取槽I的油相出口與蒸餾釜2相連通,所述蒸餾釜2頂部連通設有填料塔3,所述填料塔3的油相出口與冷凝器4的油相進口相連通;所述冷凝器4的油相出口通過管道14連通萃取槽I,所述管道14伸入萃取槽I內直至靠近萃取槽I底面位置;所述萃取槽I的頂部分別設有通氣管7、水相進口 6,萃取槽I側壁靠近頂部位置處和靠近底部位置處分別設有油相出口和取樣口 9,所述萃取槽I底部設有排液口 10 ;所述萃取槽I的油相出口通過“U”形彎5連通于蒸餾釜2的頂部;所述蒸餾釜2的頂部設有油相進口 14,蒸餾釜2的底部設有有機物收集口 12,所述蒸餾釜2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冷凝器4內設有冷凝水循環管道11。用本專利技術進行油水兩相間歇萃取有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油相溶劑從蒸餾釜2的油相進口 14加入至蒸餾釜2內;通過蒸汽循環裝置13對蒸餾釜2進行,將蒸餾釜2內的溫度穩定在75 85攝氏度左右(本實施案例中,蒸餾釜2內的溫度為80攝氏度);汽化的油相溶劑通過填料塔3進入冷凝器4 ;同時將待萃取的水相從萃取槽I的水相進口6加入至萃取槽I內;之后,冷凝器4中的油相溶劑通過萃取槽I的油相進口 8加入至萃取槽I內;水相中的有機物由于相似相容的原理溶于油相溶劑,并隨著油相溶劑逐漸升至水相液面上層;當油相溶劑的液面高度達到萃取槽I的油相出口時,溶有有機物的油相溶劑溢流至蒸餾釜2內;溶有有機物的油相溶劑在蒸餾釜2內汽化并與有機物分離,汽化后的油相溶劑通過填料塔3再次進入冷凝器4 ;重復之前四個步驟,整個過程期間每隔2 3小時的時間,從取樣口 9進行水相的取樣(本實施案例中,每隔2小時,對水相進行取樣),并觀察檢測水相中的有機物含量;當取樣的水相中的有機物含量達標后,關閉各管路的閥門,并將水相從萃取槽I的排液口 10排出;接著打開蒸餾釜2與冷凝水循環裝置11的連通閥門,將蒸餾釜2的溫度下降;最后當蒸餾釜2內的溫度降至室溫后,將有機物通過蒸餾釜2的有機物收集口 12進行收集;重復上述步驟,繼續進行水相有機物的萃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萃取槽(1)上方的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的油相出口相連通的萃取槽(1),所述萃取槽(1)的油相出口與蒸餾釜(2)相連通,所述蒸餾釜(2)頂部連通設有填料塔(3),所述填料塔(3)的油相出口與冷凝器(4)的油相進口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萃取槽(I)上方的冷凝器(4), 所述冷凝器(4)的油相出口相連通的萃取槽(1),所述萃取槽(I)的油相出口與蒸餾釜(2) 相連通,所述蒸餾釜(2 )頂部連通設有填料塔(3 ),所述填料塔(3 )的油相出口與冷凝器(4 ) 的油相進口相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的油相出口通過管道(14 )連通萃取槽(I),所述管道(14 )伸入萃取槽(I)內直至靠近萃取槽(I)底面位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槽(I)的頂部分別設有通氣管(7)、水相進口(6),萃取槽(I)側壁靠近頂部位置處和靠近底部位置處分別設有油相出口和取樣口(9),所述萃取槽(I)底部設有排液口(10)。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槽(I)的油相出口通過“U”形彎(5 )連通于蒸餾釜(2 )的頂部。5.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餾釜(2)的頂部設有油相進口( 14 ),蒸餾釜(2 )的底部設有有機物收集口( 12 ),所述蒸餾釜(2 )內設有攪拌裝置。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兩相間歇萃取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內設有冷凝水循環管道(11)。7.用如權利要求1飛的專用裝置進行有誰兩相間歇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將油相溶劑從蒸餾釜(2)的油相進口(14)加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磊,陸寧,沈華,黃戰鏖,李慶,
申請(專利權)人:淮安萬邦香料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