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胃痛指凡由于脾胃受損,氣血不調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證,又稱胃脘痛。歷代文獻中所稱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胃痛發生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弱等。導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過度緊張、食無定時、吃飽后馬上工作或做運動、飲酒過多、吃辣過度、經常進食難消化的食物等。目前,治療胃痛的藥物很多,但是這些藥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療效不確切,標本不兼治等缺點,專利技術一種即安全又有效的治療胃痛中藥組合物,具有重大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各原料制成柴胡5 20份、白芍5 20份、當歸5 20份、牡丹皮5 20份、桅子5 20份、白術5 20份、茯苓5 20份、黃連I 5份、吳茱萸3 9份、甘 草3 9份。優選的,各原料重量份是柴胡10份、白芍15份、當歸10份、牡丹皮10份、桅子10份、白術10份、獲茶10份、黃連3份、吳茱萸6份、甘草6份。藥理作用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肺經、脾經。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白芍苦酸,涼。入肝、脾經。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各原料制成:柴胡5~20份、白芍5~20份、當歸5~20份、牡丹皮5~20份、梔子5~20份、白術5~20份、茯苓5~20份、黃連1~5份、吳茱萸3~9份、甘草3~9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各原料制成柴胡5 20份、白芍5 20份、當歸5 20份、牡丹皮5 20份、桅子5 20份、白術5 20份、茯苓5 20份、黃連I 5份、吳茱萸3 9份、甘草3 9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新勇,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