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耳機插座及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移動終端包括天線和耳機插座,所述天線與耳機插座的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耳機插座包括音頻功能連接腳和空閑連接腳;所述連接彈片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耳機插座及移動終端,不需要在主板上設置彈片或其他連接裝置接入天線,可有效節省主板的空間,給器件的排布提供更多的設計空間,減少移動終端物料的數量,降低移動終端的制造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通訊領域,尤其涉及移動終端的耳機插座及移動終端。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移動終端,通常是通過PCB實現天線的接入,如中國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于2007年10月03日公開的技術專利說明書,其名稱為手機天線結構,公開號為CN200956402。所述天線結構,組裝于手機內部,包括PCB板及與PCB板相連接的天線部。PCB板一面或兩面上設置有一層金屬層,使得該PCB板作為第一金屬地端。天線部位于PCB板的一側,包括天線、饋入端及接地端,該天線與設置于天線部的饋入端及接地端相連接。在PCB板上相對應于天線部的另一側處設置有與PCB板相連接的第二金屬地端,該第二金屬地端為一薄片狀金屬板。因增設有第二金屬地端而擴張整個接地面積,從而使得PCB板上的電場分布均勻,達到減小手機天線SAR值之目的。現有技術中的這種結構,雖可解決天線接入的問題,但隨著手機功能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路板上器件也越來越多,現有技術這種結構,會受到結構設計的限制,無法進行布局,且造成整機形態不佳,輕薄度和便攜型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耳機插座及移動終端,利用耳機插座來實現天線的接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提供的移動終端,包括天線和耳機插座,所述天線與耳機插座的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耳機插座包括音頻功能連接腳和空閑連接腳;所述天線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耳機插座還設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外部表面設置有連接彈片,所述連接彈片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天線與所述連接彈片相抵設。所述空閑連接腳和連接彈片的數量可以為以下幾種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設置在殼體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所述連接彈片與任意一個空閑連接腳電路連接。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設置在殼體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的數量為2,所述2個連接彈片同時設置在所述殼體外部的同一表面上或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外部上表面和外部下表面。本技術所提供的耳機插座,包括殼體和連接引腳,所述殼體的外部表面上設置有連接彈片,所述連接彈片與所述連接弓I腳相電路連接。所述耳機插座包括音頻功能連接腳和空閑連接腳;所述連接彈片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本技術所提供的耳機插座及移動終端,不需要在主板上設置彈片或其他連接裝置接入天線,可有效節省主板的空間,給器件的排布提供更多的設計空間,減少移動終端物料的數量,降低移動終端的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與耳機插座相配合的耳機插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提供的耳機插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或圖4為只有一個空閑連接腳用于連接天線的連接示意圖;圖5為兩個空閑連接腳連接天線的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 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如圖2至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天線和耳機插座,所述天線與耳機插座的連接腳相電路連接。這樣,就可以利用耳機插座來實現天線的接入,不需要在主板上設置彈片或其他連接裝置接入天線,可有效節省主板的空間,給器件的排布提供更多的設計空間,減少移動終端物料的數量,降低移動終端的制造成本。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所述天線可以是用于實現BT/WIFI/GPS/NFC/FM功能的天線。如圖2至4所示,所述耳機插座包括音頻功能連接腳和空閑連接腳;所述天線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耳機插座通常設置有6個連接腳,其中4個連接腳分別用于左聲道音頻信號輸出、右聲道音頻信號輸出、音頻信號輸入和接地;剩余的兩個連接腳,當一個用于實現檢測功能時,另外一個即為本技術所述的空閑連接腳;剩余的兩個連接腳,當無需用來實現檢測功能時,兩個連接腳均為空閑連接腳,天線可與這兩個空閑連接腳的人一個電路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耳機插座還設有殼體210,所述殼體210的外部表面設置有連接彈片220,所述連接彈片220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天線與所述連接彈片220相抵設,從而實現天線與連接彈片220電路連接,進而實現天線與空閑連接腳的電路連接。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設置在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所述連接彈片220與任意一個空閑連接腳電路連接。移動終端如選用型號為MT6250或MT6252的基帶芯片,無需設置檢測連接腳,因此,所述連接彈片220可與兩個空閑連接腳中的任一個電路連接。如圖3或圖4所示,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設置在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移動終端如選用型號為MT6575、MT6515、SC8810的基帶芯片,需設置一個檢測連接腳,則連接彈片220只可與剩下的一個非檢測連接腳電路連接。如圖5所示,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2,所述2個連接彈片220同時設置在所述殼體210外部的同一表面上;或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和外部下表面。當本技術使用型號為MT6250或MT6252的基帶芯片時,可具有2個空閑連接腳,因此可設置兩個連接彈片220,用于連接不同的天線。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耳機插座,包括殼體210和連接引腳圖中未示出,所述殼體210的外部表面上設置有連接彈片220,所述連接彈片220與所述連接引腳相電路連接。所述耳機插座包括音頻功能連接腳和空閑連接腳;所述連接彈片220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設置在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所述連接彈片220與任意一個空閑連接腳電路連接。移動終端如選用型號為MT6250或MT6252的基帶芯片,無需設置檢測連接腳,因此,所述連接彈片220可與兩個空閑連接腳中的任一個電路連接。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設置在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移動終端如選用型號為MT6575、MT6515、SC8810的基帶芯片,需設置一個檢測連接腳,則連接彈片220只可與剩下的一個非檢測連接腳電路連接。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2,所述2個連接彈片220同時設置在所述殼體210外部的同一表面上;或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和外部下表面。當本技術使用型號為MT6250或MT6252的基帶芯片時,可具有2個空閑連接腳,因此可設置兩個連接彈片220,用于連接不同的天線。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天線和耳機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與耳機插座的連接腳相電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天線和耳機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與耳機插座的連接腳相電路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機插座包括音頻功能連接腳和空閑連接腳;所述天線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機插座還設有殼體(210),所述殼體(210)的外部表面設置有連接彈片(220),所述連接彈片(220)與所述空閑連接腳相電路連接,所述天線與所述連接彈片(220)相抵設。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2,所述連接彈片(220)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設置在殼體(210)的外部上表面或外部下表面,所述連接彈片(220)與任意一個空閑連接腳電路連接。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閑連接腳的數量為1,所述連接彈片(2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繼宅,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摩軟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