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RFID標簽天線,所述標簽天線包含微帶天線及所述微帶天線背面的作為用戶使用環(huán)境的金屬反射板,所述RFID標簽天線還包括所述微帶天線的輻射面上方設置的加載金屬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RFID標簽天線可增加天線帶寬、提高天線增益、改善方向圖以及增加讀寫距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標簽天線,尤其是涉及一種RFID標簽天線。
技術介紹
隨著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RFID標簽天線作為快速、實時、準確采集與處理信息的高新技術和信息標準化的基礎,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的被業(yè)界所重視,人們對各種不同領域金屬以及非金屬資財?shù)淖粉櫣芾硇枨笠讶諠u清晰化,比如超薄,超小,超輕的標簽設計。這對標簽天線的設計提出了更高且更復雜的要求。雖然,隨著標簽天線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更小型化的標簽天線一微帶天線,如圖1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包括微帶天線I和作為用戶使用環(huán)境的金屬反射板2,微帶天線I包括基板11、芯片12、接地面13和輻射面14。該天線具有低剖 面、重量輕、成本低,適合各種載體,適合印刷電路板技術批量生產(chǎn)、易于實現(xiàn)圓極化、雙極化、雙頻段工作等優(yōu)點,然而現(xiàn)有的微帶天線讀寫距離具有局限性,且其帶寬不能滿足各國家不同RFID頻段的需求,由于標簽天線貼合于載體上時,無其他防護措施,從而使標簽天線容易受到外力的沖擊而損壞。因此,一種新型的小型化RFID標簽天線成為行業(yè)內(nèi)產(chǎn)品發(fā)展的方向。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RFID標簽天線,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RFID標簽天線的讀寫距離具有局限性,且其帶寬不能滿足各國家不同RFID頻段的需求及易受到外力的沖擊而損壞的技術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RFID標簽天線,所述標簽天線包含微帶天線及所述微帶天線背面的作為用戶使用環(huán)境的金屬反射板,所述RFID標簽天線還包括所述微帶天線的輻射面上方設置的加載金屬板。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為平面金屬板、開口向下的半環(huán)金屬板或開口向下的U型金屬罩。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的材質(zhì)為銅、鋁或不銹鋼。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的材質(zhì)為表面鍍銅、鍍銀、鍍金的板材或表面設置有導電薄膜的板材。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為矩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或菱形。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為多層,上層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的面積小于下層的加載金屬板的面積。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為一層或多層,每層的所述加載金屬板為一塊完整金屬板構成或兩塊以上金屬板拼接構成。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距離所述微帶天線的距離為 1mm 至 3mnin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距離所述微帶天線的距離為 3mm η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優(yōu)選的,所述加載金屬板與所述微帶天線之間的介質(zhì)為空氣、塑料、陶瓷或PCB。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可適用于任意現(xiàn)成的RFID標簽以增加天線帶寬、提高天線增益、改善方向圖以及增加讀寫距離;本技術中的加載金屬板結構可很好的保護內(nèi)部標簽天線因外界壓力和沖擊而損壞,尤其是在變形后形成半閉合或全閉合環(huán)的形式的時候效果更為明顯。本技術通過在微帶天線上方設置加載金屬板,由此在微帶天線上加載了一個無源振子,提高標簽天線增益,因此增加RFID標簽天線的讀寫距離;拓展標簽天線帶寬,從而滿足各國家不同RFID頻段的需求;降低標簽天線諧振頻率,從而縮小標簽天線尺寸。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可不與金屬接地板相連接,純粹形成獨立結構,沒有加載金屬板時RFID標簽天線也可獨立工作。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加載金屬板的長度和寬度,達到不改變原來標簽天線諧振頻率的情況下改善標簽天線的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仿真實驗示意圖;圖4a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無加載金屬板時的Sll參數(shù)示意圖;圖4b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有加載金屬板時的Sll參數(shù)示意圖;圖5a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無加載金屬板時的增益變化示意圖;圖5b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有加載金屬板時的增益變化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中加載金屬板不同長度時的諧振頻率變化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中加載金屬板不同長度時的增益變化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中加載金屬板不同寬度時的諧振頻率變化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中加載金屬板不同寬度時的增益變化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仿真實驗示意圖;圖12a為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加載半環(huán)金屬板時的諧振頻率示意圖;圖12b為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加載平面金屬板時的諧振頻率示意圖;圖13a為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加載半環(huán)金屬板時的增益變化示意圖;圖13b為RFID標簽天線仿真實驗加載平面金屬板時的增益變化示意圖;圖14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示意圖;圖15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有無U型金屬罩時的讀取距離 對比示意圖;圖16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體現(xiàn)本技術特征與優(yōu)點的典型實施例將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 是本技術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技術的范圍,且 其中的說明及附圖在本質(zhì)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術。以下結合附圖,對 本技術的RFID標簽天線的結構進行說明。第一實施例如圖2所示,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RFID標簽天線的結構示意圖。本實 用新型的RFID標簽天線具有微帶天線1、金屬反射板2和加載金屬板3,其中微帶天線1具 有基板11、芯片12、接地面13和輻射面14,該金屬反射板2位于微帶天線1的接地面13 — 偵牝該加載金屬板3位于微帶天線1的輻射面14 一側(cè),通常稱標簽天線1的輻射面14的一 面為正面,而接地面13的一面為背面。金屬反射板2為用戶使用的環(huán)境。微帶天線1通過一段微帶線(圖中未示出)直接向微帶天線1的芯片12饋電,本實 用新型的微帶天線1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單天線或者陣列天線。本實施例中的加載金屬板3的材質(zhì)為銅、鋁、不銹鋼或者表面鍍銅、鍍銀、鍍金的 板材或者表面設置有導電薄膜的板材。本實施例中的加載金屬板3的形狀可以根據(jù)具體設計而調(diào)整為任意尺寸、形狀和 厚度,如矩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菱形等其他任意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圖形。加載金屬板3可以是一層,也可以是多層,而且多層對天線方向圖的改善更佳,可 定向輻射某個區(qū)域,使得產(chǎn)品在應用時指向性更好。優(yōu)選的上層金屬板的面積較下層金屬 板的面積小。而且多層的加載金屬板3中的每一層也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可為一塊金屬板或 由兩塊以上金屬板拼接。本實施例的加載金屬板3與微帶天線1之間不直接連接,構成微帶天線1上加載 的一個無源振子。加載金屬板3與微帶天線1之間的距離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而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RFID標簽天線,所述RFID標簽天線包含微帶天線及所述微帶天線背面的作為用戶使用環(huán)境的金屬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標簽天線還包括所述微帶天線的輻射面上方設置的加載金屬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RFID標簽天線,所述RFID標簽天線包含微帶天線及所述微帶天線背面的作為用戶使用環(huán)境的金屬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標簽天線還包括所述微帶天線的輻射面上方設置的加載金屬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RFID標簽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金屬板為平面金屬板、開口向下的半環(huán)金屬板或開口向下的U型金屬罩。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RFID標簽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金屬板的材質(zhì)為銅、鋁或不銹鋼。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RFID標簽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金屬板的材質(zhì)為表面鍍銅、鍍銀、鍍金的板材或表面設置有導電薄膜的板材。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RFID標簽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金屬板為矩形、正方形、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智佳,
申請(專利權)人:劉智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