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包括導向桿,導向桿外套設有彈簧,導向桿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左限位座,導向桿的另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右限位座,彈簧的一端與彈簧左限位座相接觸,另一端與彈簧右限位座相接觸。泵體內的活塞推動油液時帶動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沿著導向桿收縮,活塞外部作用力移除后,彈簧伸張帶動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沿著導向桿相互分開同時帶動活塞復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導向性能好,復位穩(wěn)定的有益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制動總泵,尤其涉及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
技術介紹
制動總泵是制動系統(tǒng)中主要的功能部件,由泵體、活塞及彈簧部件組成,其工作原理為當踩下制動踏板后帶動制動總泵活塞前進,將總泵內的制動液壓入制動油管中,通過制動油管將制動液輸入到各制動分泵完成制動,彈簧設置在活塞與泵體底部之間,松開制動踏板后,彈簧由受壓狀態(tài)展開后帶動活塞復位,從而與活塞連接的連桿也復位最終帶動踏板復位,但是普通的彈簧其穩(wěn)定性差,受壓后容易扭曲,且缺乏導向性,最終導致復位不穩(wěn)定,有時候還會產生卡位而無法復位的情況,導致制動踏板失效而產生安全事故。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250872Y,授權公告日2009年6月3日,公開了一種復位彈簧結構,包括一彈簧和一導向桿,導向桿下端貫穿一調節(jié)套,該調節(jié)套可沿導向桿移動并與之相對固定,所述導向桿上端貫穿一支撐塊,所述彈簧貫穿于該導向桿,并置于調節(jié)套與支撐塊之間。在導向桿下端設置的調節(jié)套,則可依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位置調節(jié),進而使彈簧的壓縮形變發(fā)生變化,從而改變彈簧的彈力,保證了設備復位運動的準確性。不足之處是該種復位彈簧結構在彈簧中間加入導向桿,支撐塊與彈簧連接并在導向桿中運動,一方面結構復雜,同時彈簧可伸縮而導向桿高度卻不能變化,因此該種彈簧復位機構無法用于制動總泵內活塞的復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活塞復位結構缺乏導向性,復位狀態(tài)不穩(wěn)定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導向性能好,復位穩(wěn)定的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包括導向桿,所述的導向桿外套設有彈簧,所述的導向桿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左限位座,導向桿的另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右限位座,所述的彈簧的一端與彈簧左限位座相接觸,另一端與彈簧右限位座相接觸。制動泵活塞復位結構設置在泵體內活塞與泵體底部之間,踩下制動踏板,活塞壓縮油液,此時彈簧也在活塞的壓力作用下收縮,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沿著導向桿靠近,完成制動之后,松開制動踏板,彈簧因為移去外力的作用,從而開始伸張,帶動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沿著導向桿相互遠離,從而帶動活塞復位,活塞上的連桿帶動制動踏板復位以便下一次的制動,該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結構簡單,導向性能好,復位穩(wěn)定。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彈簧左限位座整體為圓臺形結構,其內設有與底部貫通的空腔,所述彈簧左限位座的頂部設有與導向桿配合的通孔,所述的彈簧右限位座的結構與彈簧左限位座的結構相同且對稱分布。空腔用于彈簧壓縮時,導向桿便于縮入空腔內部,因此不會與活塞發(fā)生干涉。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導向桿為光滑的圓柱形直桿,其伸入彈簧左限位座內的一端設有限位塊,其另一端伸入彈簧右限位座內并與一墊片鉚接。限位塊能防止彈簧左限位座與導向桿脫開,因為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振動等原因,螺紋連接容易松動,因此采用鉚接,能有效的防止在使用中導向桿與彈簧右限位座脫開,更加穩(wěn)定可靠。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的頂部的通孔內設有與導向桿配合的導套。導套與導向桿配合作為滑動連接,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沿著導向桿運動的阻力更加小,復位很平穩(wěn)可靠,同時耐磨損,不會因為長期使用導致磨損而影響活塞的復位。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的端部向外彎折外延伸形成限位擋圈。限位擋圈的端部與活塞貼合,增加與活塞的接觸面接,活塞運動更加穩(wěn)定,另一側與彈黃接觸限位。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彈簧左限位座與彈簧右限位座的高度之和大于導向桿的長度。因此彈簧無論壓縮形變量多大,導向桿都能完全縮入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的內部,不會出現導向桿外端伸出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的底部而導致與活塞干涉,影響制動總泵的動作。因此,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導向性能好,復位穩(wěn)定的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導向桿I彈簧2 彈簧左限位座3彈簧右限位座4空腔5限位塊6墊片7導套8限位擋圈9。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述的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包括導向桿1,導向桿I外套設有彈簧2,導向桿I左端設有與導向桿滑動連接的彈簧左限位座3,導向桿I的右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右限位座4,彈簧左限位座3整體為圓臺形結構,其內設有與底部貫通的空腔5,彈簧左限位座3的頂部設有通孔,通孔內設有與導向桿滑動配合導套8,彈簧右限位座4的結構與彈簧左限位座3的結構相同且對稱分布,踩下制動踏板,制動踏板帶動活塞連接桿推動活塞,在活塞的作用下,彈簧左限位座沿著導向桿收縮,活塞將總泵內的制動液壓入制動油管中,通過制動油管將制動液輸入到各制動分泵完成制動,松開制動踏板,在彈簧的作用下,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沿著導向桿相互遠離同時帶動活塞復位,最終帶動制動踏板復位,該種活塞復位結構結構簡單、導向性能好,復位過程穩(wěn)定可靠;導向桿I為光滑的圓柱形直桿,其左端伸入彈簧左限位座3內,左端端部設有限位塊6,其右端端伸入彈簧右限位座4內并與一墊片7鉚接,組裝過程時間簡單、方便,鉚接能有效的防止導向桿端部受到震動而與彈簧右限位座分離;彈簧左限位座3的左端和彈簧右限位座4的右端向外彎折外延伸形成限位擋圈9,限位擋圈的端部與活塞貼合,增加與活塞的接觸面接,活塞運動更加穩(wěn)定,另一側與彈簧接觸限位,同時彈簧左限位座底部外側的直徑與彈簧的內徑相同,彈簧兩端卡入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后不會產生晃動,十分穩(wěn)定;彈簧左限位座3與彈簧右限位座4的高度之和大于導向桿I的長度,因此彈簧無論壓縮形變量多大,導向桿都能完全縮入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的內部,不會出現導向桿外端伸出彈簧左限位座和彈簧右限位座的底部而導致與活塞干涉,影響制動總泵的動作。因此, 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導向性能好,復位穩(wěn)定的有益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導向桿(1),所述的導向桿(1)外套設有彈簧(2),所述的導向桿(1)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左限位座(3),導向桿(1)的另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右限位座(4),所述的彈簧(2)的一端與彈簧左限位座(2)相接觸,另一端與彈簧右限位座(4)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導向桿(1),所述的導向桿(I)外套設有彈簧(2),所述的導向桿(I) 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左限位座(3),導向桿(I)的另一端設有滑動連接的彈簧右限位座(4),所述的彈簧(2)的一端與彈簧左限位座(2)相接觸,另一端與彈簧右限位座(4 )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動總泵活塞復位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彈簧左限位座(3)整體為圓臺形結構,其內設有與底部貫通的空腔(5),所述彈簧左限位座(3)的頂部設有與導向桿(I)配合的通孔,所述的彈簧右限位座(4)的結構與彈簧左限位座(3)的結構相同且對稱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制動總泵活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羅卡,張杰,潘巨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