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焊接導焊板,它在導焊板側端設置夾槽,且在夾槽中設置金屬棒,且該導焊板設于工件焊道的側端,當第一道焊料填充時,焊料封閉于焊道底端,同時一并焊接金屬棒,以使得金屬棒可對導焊板形成穩固定位的作用,從而在焊接的全程作業中能封閉于焊道側端,以使焊接作業更易于進行,并能有效地提高焊接質量。(*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焊接導焊板,尤其涉及一種在焊接過程中能穩固定位的焊接導焊板。眾所周知,焊接技術主要是利用高熱、高壓或兩者兼用,以使焊料可熱熔而填充于焊道中來達到金屬連接的目的的,另外,焊料在填充于焊道的過程中,在連接的金屬板焊道底端通常會設置墊片,以使熱熔的焊料存留在焊道中而不會由縫隙流失,然而,要連接的金屬板的焊道兩側在過去尚無導焊板的側向封閉時,熱熔的焊料仍會在焊道兩側側向流出,而待焊料固結后,就會在焊道兩側上形成凹陷的外觀缺陷,為此,設計出了一種可將導焊板貼抵于焊道側端的裝置,從而可使焊道側向形成封閉,由此提高焊接質量。請參閱圖7,圖中示出了一可側向抵靠于導焊板83的夾持器80,該夾持器具有一磁鐵座81,在該磁鐵座81上設有彈性片82,當兩個工件84和85欲焊接時,在焊道841的底端用膠布貼設墊片,并將夾持器80的磁鐵座81吸附于工件84的側端,從而可藉由彈性片82的彈力而將導焊板83夾持且封閉于焊道841的側端,用以防止熱熔焊料86在焊接填充從焊道841的兩側流失。雖然夾持器80可將導焊板83夾持抵靠于焊道841的兩側,然而,在實際使用時,該夾持器80的彈性片82卻容易因長時間使用而造成彈性疲乏,從而失去夾持抵壓力量,并且,對于大型板體的工件焊接而言,其熱熔焊料86的填充須經數道反覆程序使焊料一層層逐一地固結來進行焊接,而導焊板83是由陶瓷粉末所制成的,在焊接過程中,其僅為側向抵靠,而與焊料并未焊接成一體,除了夾持器80的彈性片82能提供側向抵壓力量之外,導焊板83本身與工件84和85之間并無任何能有效地防止其因重力及彈性片82的夾持力不足時脫落的定位措施,因此,該夾持器80裝置尚未完備,而一般工程中,還有直接利用膠布將導焊板83貼在工件84的側端上的,但在焊接時,該膠布遇熱容易脫落,這樣就會使需要數次焊接填料的動作可能在第二次的焊接行程中,導焊板即掉落,而必須要進行反覆貼設。因此,鑒于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能防止熱熔焊料側向流失、又能在焊接過程中穩固定位的焊接導焊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焊接導焊板,其特點在于導焊板側端設有對應于工件焊道的夾槽,夾槽側形成有缺口,在夾槽中設有金屬棒。較佳地,設于導焊板側端的夾槽可位于導焊板的兩側;導焊板上設有卡合槽,焊接用的墊片可插設于該卡合槽之中。采用上述焊接導焊板,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其在導焊板的側端設置夾槽,且在夾槽中設置金屬棒,導焊板設于工件的焊道側端,從而在第一道焊料填充時,焊料封閉于焊道底端,同時一并焊接金屬棒,以使金屬棒可對導焊板形成穩固定位的作用,從而使導焊板在整個焊接過程中能穩固地定位在焊道側端并加以封閉,因此,本專利技術可使焊接作業易于進行,并能提高焊接質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結構特點及目的,在這些附圖中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設于工件焊道兩側時的立體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設于工件焊道兩側時的第一側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設于工件焊道兩側時的第二側視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導焊板的立體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又一種導焊板的立體圖。圖7是一種傳統型導焊板設于工件焊道兩側時的立體圖。首先,請參閱圖1和2,它們分別是本專利技術導焊板10的外觀示意圖以及設于工件30和40的側端而封閉于焊道301兩側的外觀圖,其中,導焊板10的側端設有夾槽11,該夾槽11在導焊板10抵靠于工件30側端時正好對應于焊道301的位置,夾槽11側形成有缺口,并且在夾槽11中設有金屬棒12。在導焊板10上與墊片20相對應地設有卡合槽13,該卡合槽13的端面形狀與墊片20的端面形狀相同,從而可使墊片20插入卡掣于該卡合槽13之中。在實際使用中,墊片20可籍由膠布貼設于工件30和40的焊道301的底端,而導焊板10的卡合槽13則可套設于墊片20的側端加以夾持,以使夾槽12位于焊道301的側端,并且,在導焊板10上可貼設雙面膠帶22,以使其粘結于工件30的側端,從而增加導焊板10初步焊接時的定位效果,如圖3所示,當焊道301進行焊接時,第一次填充熱熔焊料50即可以連同設于夾槽11中的金屬棒12一起熱熔,以使金屬棒12的下側融入焊料50而填充到焊道301之中,從而將導焊板10焊接定位于工件30的焊道301的側端。此時,即使墊片20的底端處的膠布21遇熱脫離、或者墊片20因重力而向下掉落,由于在焊道301的底端處已具有一道初步封閉的焊料50,它能封閉焊道301的底端,并且,導焊板10中的金屬棒12與焊料50的熔接也可讓導焊板10形成一種側向定位卡掣,因此,如圖4所示,在隨后的焊料50填充過程中,導焊板10依然可穩固地封閉于焊道301的兩側,從而能有效地阻擋焊料50,避免該焊料50側向滲漏,直到焊接完畢后,導焊板10因金屬棒12完全熱熔而充填于焊道301中而使導焊板10的夾槽11可脫離與金屬棒11的卡掣,從而將導焊板10取出,或者,在焊接過程中,夾槽11的缺口可隨著高熱焊料50的重覆焊接而逐漸破損,從而使導焊板10在工件30和40焊接完成時即自行脫落,由此完成了焊接工作。上述金屬棒12與焊料50系相同材質,在焊接工件30和40的過程中,高熱的焊接溫度可使兩者熱熔在一起,而且,金屬棒12埋設于夾槽11中的長度系以在導焊板10靠合后、金屬棒12位于焊道301的側端的高度不超過工件30的厚度為準,并且,該金屬棒12的長度可依此原則而視工件30的板材厚度給予規格化設置,從而使其在焊接過程中可隨熱熔焊料50完全融入焊道301之中,因此,本專利技術因其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完全不會影響焊道301的外觀而具有極佳的一致性。再如圖5所示,圖中示出的是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導焊板60的結構,其在導焊板60的兩側設有夾槽61和63,而且該夾槽61和63中分別設有金屬棒62和64,這樣可在一側使用之后,再將該導焊板60的另一側抵靠在工件的焊道側端,從而用于另一工件的焊接。如圖6所示,圖中示出的是本專利技術又一種導焊板70的結構,其可應用于平行焊接的工件75和76,在導焊板70的側端同樣設有夾槽71,而且在夾槽71中設有金屬棒72,可利用該金屬棒72的可焊接性來定位導焊板70,并且,工件75和76的焊道底端亦可利用膠布74來粘貼墊片73,由此對焊道進行焊接作業。另外,本專利技術在導焊板10、60、70的夾槽11、61、63、71中所設置的金屬棒12、62、64、72可先經由磁化處理,以使其具有磁性,而當將導焊板10、60、70設于工件的焊道側端時,可利用金屬棒12、62、64、72所具有的磁性來形成吸附力,以使導焊板10、60、70更易于定位在工件的焊道側端,從而有利于進行焊接作業。雖然以上是通過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作了具體說明的,但本
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實施例僅僅是用來說明的,而不是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只要不違背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實質,則上述實施例的各種變型都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焊接導焊板,其特征在于導焊板側端設有對應于工件焊道的夾槽,所述夾槽側形成有缺口,在所述夾槽中設有金屬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導焊板,其特征在于設于所述導焊板側端的夾槽可位于所述導焊板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導焊板,其特征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焊接導焊板,其特征在于:導焊板側端設有對應于工件焊道的夾槽,所述夾槽側形成有缺口,在所述夾槽中設有金屬棒。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建昌,陳明仁,
申請(專利權)人:楊建昌,陳明仁,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