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包括平板狀的固定框架、活動框架,分別夾在上述固定框架和活動框架之間的正面、背面,各個端部分別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上,具有垂直于上述固定框架及上述活動框架的格柵孔的一對板彈簧,設置于由上述兩框架及上述一對板彈簧組成的結構內,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上,并被交替通電的一對電磁鐵,以及被上述一對電磁鐵交替吸引而振動的動子,上述活動框架的底面固定著焊接對象——第一成型件,以及第一成型件下部的第二成型件構成的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動框架和固定框架的左、右兩側面另設有一對上端固定于活動框架的側面、下端固定于固定框架的側面的一組對應設置的左側板彈簧和右側板彈簧;由此構成圍繞活動框架和固定框架的四面彈簧控制結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振動焊接用振動發生裝置,屬于用于熱塑性成型樹脂件振動焊接的配套裝置。
技術介紹
圖4為傳統的振動焊接機的點振動原理示意圖。圖4中的振動焊接機1,具有相隔一定空間距離L、并相對設置的一對電磁鐵11、21,在該對電磁鐵之間放置可自由振動的、由磁性體制成的動子14。電磁鐵11由線圈13纏繞鐵芯12而成,電磁鐵21由線圈23纏繞鐵芯22而成。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控制電路3對線圈電流進行控制,控制電路按指定周期(頻率)給電磁鐵11的線圈13和電磁鐵21的線圈23交替輸入勵磁電流。由此,動子14受電磁鐵11和電磁鐵21的交替吸引,按箭頭A所示的水平方向振動。另外,通過間隙傳感器測量動子14的振動振幅,以檢測過振幅。動子14的底部14通過未圖示的固定裝置固定著焊接對象——熱塑性樹脂成型件等成型件31。此外,設置在動子14下部的成型件固定臺41上通過未圖示的固定裝置固定著焊接對象——熱塑性樹脂成型件等成型件32。所述的成型件固定臺41通過加壓裝置6按箭頭B方向加壓,使成型件31與成型件32相對的面C相互施壓。在成型件31與成型件32相對的面C相互施壓的狀態下,使動子14在水平方向(箭頭A所示方向)振動。由此,成型件31和成型件32相對的面C(接觸面)相互摩擦發熱,實現成型件31和成型件32的接觸面熔接。此時,調整動子14的振幅量(水平方向的移動量)的大小即可調整發熱量。動子14的振幅量的調整通過振幅指令信號Aref實施。電流指令生成電路(AMP) 2以振幅指令信號Aref為基礎,生成控制輸入到電磁鐵11、21的電流大小的電流指令信號Iref0電流指令信號Iref被輸入到線圈電流控制電路3內的驅動電路4,驅動電路4控制線圈通電區5根據電流指令信號Iref將勵磁電流輸入到電磁鐵11、21。線圈通電區5包括電源及切換元件(未圖示)等,按指定周期(頻率)將電流指令信號Iref指定大小的勵磁電流交替輸入到電磁鐵11的線圈13和電磁鐵21的線圈23。電磁鐵11、21、動子14構成振動發生區50。通過這種結構,使電磁鐵11、21的線圈13、23中流動著電流,從而使動子14產生振動,成型件31和成型件32的接觸面相互摩擦發熱,成型件31和成型件32的接觸面熔接。圖5為圖4中所示振動發生裝置50的外觀結構示意圖。該圖中振動焊接機的振動發生裝置50具有平板狀的固定框架51和與固定框架51相對匹配的活動框架52。一對板彈簧53、54,分別夾在固定框架51和活動框架52之間的正面、背面,各個端部通過固定手段(例如涂抹粘合劑)分別固定于固定框架51和活動框架52上。該對板彈簧53、54具有垂直于固定框架51及活動框架52的格柵孔55。由固定框架51、活動框架52及一對板彈簧53、54組成的結構內,設置著固定于固定框架51上、吸引面相隔一定距離相對并被交替通電的一對電磁鐵(未圖示)。上述結構內還設置著位于上述一對電磁鐵之間、下端固定于活動框架52上、被上述一對電磁鐵交替吸引而振動的動子(未圖示)。活動框架52的底面固定著焊接對象——第一成型件31。通過未圖示加壓裝置以第二成型件對固定于活動框架52上的第一成型件施壓、接觸,在上述第一成型件和上述第二成型件相互施壓、接觸的狀態下,使上述動子平行于兩個成型件的接觸面(沿箭頭A方向)振動,從而使上述成型件的接觸面焊接。上述這種傳統結構的振動焊接機的振動發生裝置,由于與振動焊接時成型件的振動方向直交的橫向剛度小,容易發生如圖6-1、圖6-2所示的橫向振動或扭轉振動,而發生這種振動會降低焊接程度。此外,為了提高焊接程度,當然可以通過增大振動焊接時的振動沖程來抑制板彈簧的彈簧應力。但需加大固定于固定框架和活動框架之間的板彈簧的高度方向的長度,而這會導致裝置的大型化。另外,本裝置也不能簡單地進行板彈簧的彈簧常數振動固有頻率的調整來實現上述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提高振動焊接程度及實現裝置小型化的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這種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包括具備平板狀的固定框架、與該固定框架相對的平板狀的活動框架,分別夾在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之間的正面、背面,各個端部通過固定手段分別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上,具有垂直于上述固定框架及上述活動框架的格柵孔的一對板彈簧、設置于由上述固定框架、上述活動框架及上述一對板彈簧組成的結構內,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上,吸引面相隔一定距離相對并被交替通電的一對電磁鐵,設置于上述結構內、位于上述一對電磁鐵之間、下端固定于上述活動框架上、并被上述一對電磁鐵交替吸引而振動的動子,上述活動框架的底面固定著焊接對象一第一成型件,并具備以第二成型件對固定于上述動子上的第一成型件施壓、接觸的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動框架和固定框架的左、右兩側面另設有一對上端固定于活動框架的側面、下端固定于固定框架的側面的一組對應設置的左板彈簧和右板彈簧;由此構成圍繞活動框架和固定框架的四面彈簧控制結構。所述的一對左板彈簧和右板彈簧由呈平板狀的單塊板體組成。所述的一對左板彈簧和右板彈簧板呈短柵欄狀,該短柵欄狀的多個板彈簧成為上述結構的側面且可拆卸。上述結構的本專利技術振動焊接用振動發生裝置上,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的側面、另一端固定于上述活動框架的側面的第二板彈簧,成為由上述固定框架、上述振動框架及上述一對板彈簧組成的上述結構的側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振動焊接機上,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的側面、另一端固定于上述活動框架的側面的第二板彈簧,成為由上述固定框架、上述振動框架及上述一對板彈簧組成的上述結構的側面。由此,與振動焊接時成型件的振動方向直交的方向(橫向)上的剛度提高,難以發生扭轉振動或橫向振動。從而可實現完全的一個方向的振動,提高焊接程度。此外,只需進行板厚或板寬之一或兩者均不同的板彈簧的更換或短柵欄狀的板彈簧的安裝塊數的變更,或者板厚、板寬不同的短柵欄狀的板彈簧的更換或安裝塊數的變更等,即可簡單地調整構成振動發生區的整個板彈簧的彈簧常數乃至振動固有頻率。而且安裝第二板彈簧,可分散作用于上述一對板彈簧的總體應力,即使加大振動焊接用振動沖程,也可縮短板彈簧的有效距離,實現裝置的小型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為與圖1所示本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與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方式有關的振動焊接機的振動發生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結構;圖4為傳統的振動焊接機的電氣結構;圖5為傳統的振動焊接機的振動發生區的外觀結構;圖6-1為傳統的振動焊接機的振動狀態示意圖;圖6-2為傳統的振動焊接機的振動狀態示意圖。圖中100 :振動發生裝置101:固定框架102 :活動框架103前板彈簧104后板彈簧106右板彈簧107左板彈簧200板彈簧110、111:電磁鐵112:動子。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至圖4說明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有關的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的電氣結構,與圖4所示傳統的結構相同,省略重復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主體部分的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圖1為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有關的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的外觀結構;圖2為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有關的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的內部結構。圖1至圖2給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包括:具備平板狀的固定框架、與該固定框架相對的平板狀的活動框架,分別夾在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之間的正面、背面,各個端部通過固定手段分別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上,具有垂直于上述固定框架及上述活動框架的格柵孔的一對板彈簧、設置于由上述固定框架、上述活動框架及上述一對板彈簧組成的結構內,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上,吸引面相隔一定距離相對并被交替通電的一對電磁鐵,設置于上述結構內、位于上述一對電磁鐵之間、下端固定于上述活動框架上、并被上述一對電磁鐵交替吸引而振動的動子,上述活動框架的底面固定著焊接對象——第一成型件,并具備以第二成型件對固定于上述動子上的第一成型件施壓、接觸的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動框架和固定框架的左、右兩側面另設有一對上端固定于活動框架的側面、下端固定于固定框架的側面的一組對應設置的左板彈簧和右板彈簧;由此構成圍繞活動框架和固定框架的四面彈簧控制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振動焊接用的振動發生裝置,包括具備平板狀的固定框架、與該固定框架相對的平板狀的活動框架,分別夾在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之間的正面、背面,各個端部通過固定手段分別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和上述活動框架上,具有垂直于上述固定框架及上述活動框架的格柵孔的一對板彈簧、設置于由上述固定框架、上述活動框架及上述一對板彈簧組成的結構內,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上,吸引面相隔一定距離相對并被交替通電的一對電磁鐵,設置于上述結構內、位于上述一對電磁鐵之間、下端固定于上述活動框架上、 并被上述一對電磁鐵交替吸引而振動的動子,上述活動框架的底面固定著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大植,
申請(專利權)人:代榮超音波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