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移動終端及其充電實現方法,用以實現在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工作于主模式下時,仍然能夠對智能移動終端充電。該智能移動終端,設置有通用串行總線USB接口,還包括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連接所述智能移動終端的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后經一濾波電路接地;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連接至一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所述中間節點連接至一通用輸入輸出GPIO管腳;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接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終端得到了迅速發展,智能移動終端的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USB)功能也得到增強,已經不再局限于作為從屬設備與主設備進行數據傳輸,還具有特殊應用,例如,智能移動終端還可以作為上網卡使用等。在這些特殊應用場景中,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是作為主設備使用的。具體地,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有兩種工作模式主(Host)模式和從 (Peripheral)模式。當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工作在從模式下時,USB模塊具體以下兩個功能一個功能是USB模塊將智能移動終端作為從設備與連接的主設備(例如個人電腦等)進行數據通信,另一個功能是USB模塊通過檢測各管腳的電平狀態確定充電器的插或拔,以及辨別充電器的類型,實現對智能移動終端充電。當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工作在主模式下時,將智能移動終端作為主設備對外供電,不再檢測充電器的插和拔,也不會觸發啟動充電功能,無法實現對智能移動終端的充電功能了。以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硬件采用高通平臺的智能移動終端為例,在USB模塊工作在從模式下時,USB OTG (On-The-Go)模塊通過檢測USB接口中用于電壓輸入的管腳(VBUS)的電平狀態觸發充電器的插拔中斷,在中斷處理函數中辨別當前充電器的插、拔狀態以及,在充電器為插狀態時進一步判斷充電器的類型。具體的判斷依據為當USB接口的D+管腳和D-管腳短接時確定充電器的類型為USB接口的充電器,否則,確定充電器類型為個人電腦的USB線。當手動切換USB模塊工作在主模式后,不再檢測充電器的插拔,無法實現對智能移動終端進行充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用以實現在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工作于主模式下時,仍然能夠對智能移動終端充電。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智能移動終端,設置有通用串行總線USB接口,還包括充電接口 ;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連接所述智能移動終端的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后經一濾波電路接地;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連接至一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所述中間節點連接至一通用輸入輸出GPIO管腳;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接地。一種上述智能移動終端的充電實現方法,包括在智能移動終端的串行總線USB模塊工作于主模式時,定時檢測所述GPIO管腳的電平狀態,其中,所述充電接口中有充電器插入時,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與第三管腳連通后接地,所述GPIO管腳為低電平;所述充電接口中沒有充電器插入時,所述GPIO管腳為高電平;若根據所述GPIO管腳的電平狀態確定所述充電接口中插入充電器且當前所述智能移動終端未處于充電狀態時,啟動為所述智能移動終端充電的過程;若根據所述GPIO管腳的電平狀態確定所述充電接口中未插入充電器且當前所述智能移動終端處于充電狀態時,停止為所述智能移動終端充電。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在設置有USB接口的智能移動終端中設置充電接口,該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連接智能移動終端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第二管腳連接至一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且該中間節點連接至一通用輸入輸出GPIO管腳,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接地。在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工作于主模式下且需要為智能移動終端充電時,將充電器插入設置的充電接口,使得第二管腳與第三管腳連通,即第二管腳接地,即將GPIO管腳從高電平拉低為低電平,使得能夠通過定時檢測GPIO管腳的電平狀態確定是否有充電器插入,并結合當前智能移動終端的充電狀態確定是啟動或停止為智能移動終 端充電,從而可以實現在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工作于主模式下時,仍然能夠對智能移動終端充電。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充電接口電路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實現智能移動終端充電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在Modem內核代碼中充電功能實現流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在Kernel代碼中上報充電提示信息的實現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克服現有的智能移動終端在USB模塊工作在主模式下時,無法為電池充電的缺陷,使得智能移動終端的USB模塊無論工作于主模塊還是從模式,都可以實現對電池進行充電,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智能移動終端,該智能移動終端除設置有USB接口 101外,還設置有充電接口 CN7001,其中,充電接口 CN7001的第一管腳(即管腳I)連接智能移動終端的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VCHG后經一濾波電路接地;充電接口 CN7001的第二管腳(即管腳3)連接至一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該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連接至一通用輸入輸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GPIO)管腳CHG_IN_EN ;充電接口 CN7001的第三管腳(即管腳2)和第四管腳(即管腳4)接地。具體實現中,充電接口可采用一直流電源插座(DC JACK)CN7001實現(如附圖1中所示),該直流電源插座CN7001的管腳I為電源管腳,用于5伏電壓供電輸入,管腳3為一彈片用于檢測充電器插頭插入該直流電源插座,管腳2也為一彈片,該管腳2與管腳4連接,當充電器插頭插入該直流電源插座后,充電器插頭的外圍金屬將管腳2與管腳3連接,管腳4接地。具體地,該充電接口 CN7001的第二管腳連接至二極管Z7003的負極(即分壓電路的第一中間節點),且二極管Z7003的負極經第一電阻RV7007接地,二極管Z7003的正極(SP分壓電路的第二中間節點a)經第二電阻R7025連接至電壓源VREG_S3。在充電接口 CN7001未插入充電器時,經由二極管Z7003、第一電阻RV7007、第二電阻R7025組成的分壓電路,GPIO管腳CHG_IN_EN處于高電平狀態。優選地,二極管Z7003采用肖特基二極管,第一電阻RV7007采用壓敏電阻,以能對電路進行保護。其中,利用肖特基二極管的正向導通、反向截至特性,防止充電接口 CN7001的管腳3的電流反灌至GPIO管腳所在的中央處理器(CPU)芯片燒毀CPU,以對電路進行保護。其中,壓敏電阻在正常狀態下呈現高阻抗,當外加電壓超過預定值時呈現低阻抗,以釋放過高的電壓,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具體地,充電接口 CN7001的第一管腳連接至電壓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VCHG后 經第三電阻RY7008接地,且第三電阻RY7008的兩端并接一電容C7009。通過該第三電阻RY7008與電容C7009組成的濾波電路,可以進一步對充電接口電路進行保護。較佳地,第一管腳還連接至USB接口中用于充電電壓輸入的管腳(即VBUS管腳)。也就是說,USB接口中的VBUS管腳也與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VCHG連接,在USB接口工作于從模式時,可以通過USB接口的VBUS管腳為電源管理芯片的VCHG管腳為其提供5伏電壓,再由電源管理芯片為電池充電。基于上述智能移動終端,在USB接口工作于主模式下時,將充電器插入設置的充電接口 CN7001,通過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管腳I)輸入5伏電壓至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VCHG,由電壓管理芯片為電池充電。同時,在充電器插入設置的充電接口 CN7001后,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即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移動終端,設置有通用串行總線USB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連接所述智能移動終端的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后經一濾波電路接地;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連接至一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所述中間節點連接至一通用輸入輸出GPIO管腳;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接地。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移動終端,設置有通用串行總線USB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充電接口 ; 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連接所述智能移動終端的電源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后經一濾波電路接地;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連接至一分壓電路的中間節點,所述中間節點連接至一通用輸入輸出GPIO管腳;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接地。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連接至二極管的負極,且所述二極管的負極經第一電阻接地,所述二極管的正極經第二電阻連接至電壓源。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極管采用肖特基二極管,所述第一電阻采用壓敏電阻。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一管腳連接至所述電壓管理芯片的充電管腳后經第三電阻接地,且所述第三電阻的兩端并接一電容。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腳還連接至所述USB接口中用于充電電壓輸入的管腳。6.一種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智能移動終端的充電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智能移動終端的串行總線USB模塊工作于主模式時,定時檢測所述GPIO管腳的電平狀態,其中,所述充電接口中有充電器插入時,所述充電接口的第二管腳與第三管腳連通后接地,所述GPIO管腳為低電平;所述充電接口中沒有充電器插入時,所述GPIO管腳為高電平;若根據所述GPIO管腳的電平狀態確定所述充電接口中插入充電器且當前所述智能移動終端未處于充電狀態時,啟動為所述智能移動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鳳霞,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