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封框膠的固化方法技術

    技術編號:8531799 閱讀: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0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封框膠的固化方法,在紫外光固化封框膠之前,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以代替現有的紫外光掩膜板,該不透光薄膜至少具有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紫外光可以以一定的角度通過該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到封框膠,實現封框膠固化工藝。由于不透明薄膜直接形成在液晶面板上,兩者之間沒有間隙,這樣,能夠消除從紫外光掩膜板到液晶面板的距離所引起的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偏移,減少了紫外光從發射到液晶面板內部時在水平方向的偏移總量,防止了紫外光照射到有效顯示區域而引起顯示異常的可能性,減小了窄邊框液晶面板的設計難度。并且,采用不透明薄膜代替紫外光掩膜板,能省去紫外線掩膜板的費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模組制造領域,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液晶屏成盒工藝的具體步驟為首先,在一張玻璃基板的四周使用封框膠涂布裝置涂覆封框膠;然后,在另一張玻璃基板中央使用滴下注入法(ODF,One Drop Fill)滴加液晶;之后,真空貼合兩張玻璃基板,即進行對盒工藝;最后,進行封框膠固化用紫外光(UV,Ultraviolet Rays)短時間照射使封框膠部分固化,放入到UV固化室中進一步固化封框膠中的光敏成分,最后在高溫爐中將未固化的封框膠完全固化,從而完成成盒工藝。其中,對封框膠進行紫外光固化時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液晶面板受光面(例如圖1中的TFT陣列基板為受光面)設置紫外光掩膜板(UV Mask),為了防止UV Mask距離液晶面板過近而劃傷液晶面板,在實際操作時,一般規定UV Mask與液晶面板應保持在2_以上的距離。而紫外光的照射方式一般采用斜射式,即如圖1所示,紫外光的照射角度一般與垂直方向有一定的角度偏移,一般為15度左右。在寬邊框的液晶面板中,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A-A,Active Area)與封框膠的距離較遠,如圖1所示,在采用上述利用UV Mask的方式固化封框膠時,紫外光可以完全照射到封框膠,且不會照射到A-A區域內部。但是,在窄邊框的液晶面板的設計中,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與封框膠的距離較近,如圖2所示,在采用上述利用UV Mask的方式固化封框膠時,由于紫外光具有相對于垂直方向偏移15度的發射角度,會造成由從UV Mask到液晶面板的距離引起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第一偏移量,如圖3a所示,以及由于液晶面板內部間距所引起的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第二偏移量,如圖3b所示。在圖3a中是以從UV Mask到液晶面板的距離為2mm為例說明的,在圖3b中是以液晶面板內部間距為1. 78mm為例說明的,可以看出,紫外光從出射到照射到液晶面板內部,在水平方向總共偏移了 O. 54mm+0. 48mm=1. 02mm,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偏移會使紫外光照射到A-A區域內部,從而引起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的周邊顯示異常;同時,在應該被紫外光照射到的封框膠會有一部分并沒有被照射到,使得封框膠固化效果不好,會造成封框開邊(Seal Open)或液晶泄露(LC Leakage)等問題。因此,如何在不影響有效顯示區域的情況下,有效固化窄邊框液晶面板的封框膠,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用以實現窄邊框液晶面板的封框膠固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包括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所述不透明薄膜至少具有與所述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所述紫外光以預設的傾斜角度從所述不透明薄膜與所述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所述封框膠,進行封框膠固化工藝。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在紫外光固化封框膠之前,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以代替現有的紫外光掩膜板,該不透光薄膜至少具有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紫外光可以以一定的角度通過該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到封框膠,實現封框膠固化工藝。由于不透明薄膜直接形成在液晶面板上,兩者之間沒有間隙,這樣,能夠消除從紫外光掩膜板到液晶面板的距離所引起的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偏移,減少了紫外光從發射到液晶面板內部時在水平方向的偏移總量,防止了紫外光照射到有效顯示區域而引起顯示異常的可能性,減小了窄邊框液晶面板的設計難度。并且,采用不透明薄膜代替紫外光掩膜板,能省去紫外線掩膜板的費用,從整體上節省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對普通液晶面板的封框膠進行紫外光固化時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對窄邊框液晶面板的封框膠進行紫外光固化時的示意圖;圖3a為現有技術中從UV Mask到液晶面板的距離所引起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偏移的不意圖;圖3b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面板內部距離所引起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偏移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封框膠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對窄邊框液晶面板的封框膠進行紫外光固化時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封框膠的固化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說明。附圖中各層薄膜和區域大小形狀不反液晶面板的真實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說明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如圖4所示,具體包括如下步驟S401、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該不透明薄膜至少具有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S402、紫外光以預設的傾斜角度從不透明薄膜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封框膠,進行封框膠固化工藝。具體地,該傾斜角度可以具體為相對于垂直方向偏移15度左右。具體地,如圖5所示,不透明薄膜靠近封框膠的邊緣與封框膠之間的橫向距離為第一間距a,封框膠與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間距b,第一間距a與第二間距b的比例一般在30%_70%之間。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封框膠的固化方法,在紫外光固化封框膠之前,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以代替現有的紫外光掩膜板,該不透光薄膜至少具有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紫外光可以以一定的角度通過該與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到封框膠,實現封框膠固化工藝。由于不透明薄膜直接形成在液晶面板上,兩者之間沒有間隙,這樣,能夠消除從紫外光掩膜板到液晶面板的距離所引起的紫外光在水平方向的偏移,即圖3a所示的第一偏移量,僅存在圖3b所示的第二偏移量,從而減少了紫外光從發射到液晶面板內部時在水平方向的偏移總量,防止了紫外光照射到有效顯示區域而引起顯示異常的可能性,減小了窄邊框液晶面板的設計難度。并且,采用不透明薄膜代替紫外光掩膜板,能省去紫外線掩膜板的費用,從整體上節省了生產成本。在具體實施時,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封框膠的固化方法中步驟S401,在液晶面板上形成的不透明薄膜可以為諸如AlNd、Al、Mo等的金屬薄膜,也可以為諸如PVC材料等的塑料薄膜,還可以為樹脂薄膜,在此不限定不透明薄膜的具體材料。具體地,形成的金屬薄膜、樹脂薄膜或塑料薄膜的厚度一般在O. lmm-0. 2_。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貼附的方式形成塑料薄膜,具體地,可以采用手工貼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機械自動貼附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蒸鍍的方式形成金屬薄膜,具體地,可以通過薄膜沉積、曝光、顯影、刻蝕以及剝離等工藝實現金屬薄膜的制備,由于上述工藝屬于現有技術,在此不做詳述。具體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封框膠的固化方法的步驟S401中,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分為如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若紫外光入射側為液晶面板中TFT陣列基板所在的一側,則在TFT陣列基板面向或背向紫外光的一側形成不透明薄膜,具體地,圖5示出了在TFT陣列基板面向紫外光的一側形成不透明薄膜的示意圖。在進行封框膠固化工藝后,一般還需要剝離該不透明薄膜,以防止不透明薄膜影響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的正常工作。較佳地,當不透明薄膜形成于TFT陣列基板背向紫外光一側時,該不透明薄膜還可以具有與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即該透明薄膜在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無圖案,這樣,在進行封框膠固化工藝后,就不需要剝離該不透明薄膜。在具體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封框膠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所述不透明薄膜至少具有與所述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所述紫外光以預設的傾斜角度從所述不透明薄膜與所述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所述封框膠,進行封框膠固化工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封框膠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所述不透明薄膜至少具有與所述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 所述紫外光以預設的傾斜角度從所述不透明薄膜與所述封框膠位置相對的鏤空結構照射所述封框膠,進行封框膠固化工藝。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薄膜靠近封框膠的邊緣與所述封框膠之間的橫向距離為第一間距,所述封框膠與液晶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間距,所述第一間距與所述第二間距的比例為30%-7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液晶面板的紫外光入射側形成不透明薄膜,具體包括 所述紫外光入射側為所述液晶面板中TFT陣列基板所在的一側,在所述TFT陣列基板面向或背向紫外光的一側形成不透明薄膜; 所述紫外光入射側為所述液晶面板中彩膜基板所在的一側,在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或背向紫外光的一側形成不透明薄膜。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不透明薄膜形成于TFT陣列基板或彩膜基板背向紫外光一側時,所述不透明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超張春芳魏燕金熙哲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 |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