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涂膠設備,屬于密封裝置領域,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涂膠裝置出現斷膠而降低顯示模組的良品,以及需要停止涂膠設備進行維修所消耗的生產時間的問題而設計。一種涂膠設備,包括:移動平臺,在所述移動平臺上方設置有涂膠裝置,在所述涂膠裝置上設置有旋轉機構;通過所述旋轉機構,帶動所連接的補膠裝置以所述涂膠裝置為中心旋轉;在所述補膠裝置上固定有斷膠檢測裝置,且所述斷膠檢測裝置位于所述補膠裝置和所述涂膠裝置之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密封裝置領域,尤其涉及涂膠設備。
技術介紹
在制備液晶面板的顯示模組過程中,該顯示模組包括TFT(薄膜晶體管,Thin FilmTransistor)陣列基板、液晶層和彩膜基板;其中,在滴注液晶層之前,需要在TFT陣列基板上涂覆封框膠,以將液晶層限制在TFT陣列基板上固定的空間中,在涂覆完封框膠后進行TFT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對盒工藝。在涂覆封框膠時,需要通過封框膠涂覆設備進行涂覆。在實現上述封框膠涂覆的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在涂覆封框膠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封框膠涂覆設備的噴嘴堵塞或封框膠中存在氣泡的問題,這樣會導致涂覆到TFT陣列基板上的封框膠出現斷膠的情況,從而導致液晶流出TFT陣列基板,造成顯示模組的不良;或者,當封框膠涂覆結構設備出現故障時,需要停止使用該封框膠涂覆設備,進行修理,從而影響了顯示模組的生產效率。除在該領域外,其他領域的涂膠設備也會出現類似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涂膠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涂膠設備的損壞而導致的斷膠或停產維修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涂膠設備,包括移動平臺,在所述移動平臺上方設置有涂膠裝置,在所述涂膠裝置上設置有旋轉機構;通過所述旋轉機構,帶動所連接的補膠裝置以所述涂膠裝置為中心旋轉;在所述補膠裝置上固定有斷膠檢測裝置,且所述斷膠檢測裝置位于所述補膠裝置和所述涂膠裝置之間。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涂膠設備,旋轉機構連接涂膠裝置和補膠裝置保持涂膠裝置和補膠裝置可以分別在涂膠的方向上保持一致,通過設置在涂膠裝置和補膠裝置之間的斷膠檢測裝置確定基板上的斷膠位置,再通過補膠裝置在斷膠位置上進行補膠,避免了涂膠時出現斷膠的情況,提高了涂膠制品的良品率,并且在涂膠裝置出現故障時,直接通過補膠裝置進行膠的涂覆,節省了涂膠裝置出現故障時所產生的維修停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所述的涂膠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I所述的補膠裝置從X方向轉向Y方向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I所述的將補膠裝置移動至斷膠位置進行補膠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I所述的控制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2所述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2所述的包含限位突起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2所述的包含限位槽和限位桿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3所述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3所述的進行旋轉限位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4所述的控制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一種涂膠設備進行詳細描述。應當明確,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I一種涂膠設備,如圖I所示,包括移動平臺1,在所述移動平臺I上方設置有涂膠裝置2,在所述涂膠裝置2上設置有旋轉機構3 ;通過所述旋轉機構3,帶動所連接的補膠裝置4以所述涂膠裝置2為中心旋轉;在所述補膠裝置4上固定有斷膠檢測裝置5,且所述斷膠檢測裝置5位于所述補膠裝置4和所述涂膠裝置2之間。其中,所述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的結構相似,包括用于儲存封框膠的容器20、40,用于向容器20、40內加壓的導氣管(圖中未示出),以及用于噴出封框膠的噴嘴21、41。上述的涂膠設備可以用于涂覆任意膠,為了使描述更加清晰,以下以涂覆的膠為封框膠為例進行描述。在制備顯示模組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涂膠設備對基板6進行封框膠的涂覆。在進行涂覆封框膠的過程中,基板6放置于移動平臺I上,通過電機驅動移動平臺I在X方向和Y方向移動,以使噴嘴21對準基板6上的涂膠起始位置開始封框膠的涂覆。在涂覆封框膠時,從起始位置開始,沿基板6的外圍連續涂覆直至完成,該涂覆方式稱為連續涂覆方式;也可以先分別涂覆X方向上的基板兩側,再分別涂覆Y方向上的基板6兩側,該涂覆方式稱為間斷涂覆方式。在涂覆過程中,通過導氣管向涂膠裝置2的容器20中加壓,使封框膠從噴嘴21處噴出,涂覆于基板6上,形成封框膠圖形。為實現分別在X方向和Y方向上移動時都可以進行補膠,則需要通過旋轉機構3控制補膠裝置4以涂膠裝置2為中心進行旋轉,如圖2所示,以保證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與在基板6上形成封框膠的位置保持對應,其中,在移動的方向上,補膠裝置4始終處于涂膠裝置2的后方。在通過涂膠裝置2進行涂覆的過程中,封框膠中可能存在氣泡,從而使基板6上形成的封框膠圖形中出現斷膠的情況。為了避免因為斷膠而造成的顯示模組不良的問題,通過斷膠檢測裝置5對封框膠圖形進行檢測,當發現斷膠時,如圖3所示,控制補膠裝置4的噴嘴41移動到斷膠位置,噴出封框膠對斷膠進行修復。另外,當涂膠裝置2出現多次故障時,可以關閉涂膠裝置2,啟動補膠裝置4進行封框膠的涂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涂膠設備,旋轉機構連接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通過設置在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之間的斷膠檢測裝置5確定基板上的斷膠位置,通過補膠裝置4在斷膠位置上進行補膠,避免了涂膠時出現斷膠的情況,提高了涂膠制品的良品率,并且在涂膠裝置2出現故障時,直接通過補膠裝置4進行膠的涂覆,節省了涂膠裝置2出現故障時所產生的維修停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對基板涂覆封框膠的實施場景中,通過上述涂膠設備可以提高顯示模組的良品率和生產效率。其中,所述斷膠檢測裝置5可以為攝像頭或激光傳感器;所述激光傳感器檢測斷膠并發送斷膠指示信號。當使用攝像頭作為斷膠檢測裝置5時,則需要工作人員對封框膠圖形上是否出現斷膠進行判斷,并人為的控制將補膠裝置4的噴嘴41對準斷膠位置進行補膠。當使用激光傳感器作為斷膠檢測裝置5時,為了實現通過激光傳感器進行自動補膠,優選的,所述涂膠設備,如圖4所示,還包括運算器和開關電路;所述運算器和所述激光傳感器連接,所述開關電路分別連接運算器、所述涂膠裝置2的壓力閥(圖中未示出)和所述補膠裝置4的壓力閥(圖中未示出);所述運算器接收所述激光傳感器的斷膠指示信號,以分別開啟/關閉所述涂膠裝置的壓力閥和所述補膠裝置的壓力閥;其中,所述壓力閥用于控制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中膠的噴出。通過運算器獲取激光傳感器所檢測的信息,當檢測到出現斷膠時,則運算器通過開關電路控制補膠裝置4在斷膠的位置進行補膠,修復斷膠位置。通過激光傳感器確定斷膠位置的方式如下所述激光傳感器發射激光照射已涂覆的封框膠,照射斷膠位置時的激光的往返時間長于未斷膠位置時的往返時間;因為移動平臺I的移動速度以及激光傳感器到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的距離是人為設定的,所以移動平臺I的移動速度已知,激光傳感器到涂膠裝置2和補膠裝置4的距離也是已知的,便可分別測算出移動涂膠裝置2和激光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涂膠設備,包括:移動平臺,在所述移動平臺上方設置有涂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膠裝置上設置有旋轉機構;通過所述旋轉機構,帶動所連接的補膠裝置以所述涂膠裝置為中心旋轉;在所述補膠裝置上固定有斷膠檢測裝置,且所述斷膠檢測裝置位于所述補膠裝置和所述涂膠裝置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涂膠設備,包括移動平臺,在所述移動平臺上方設置有涂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膠裝置上設置有旋轉機構;通過所述旋轉機構,帶動所連接的補膠裝置以所述涂膠裝置為中心旋轉;在所述補膠裝置上固定有斷膠檢測裝置,且所述斷膠檢測裝置位于所述補膠裝置和所述涂膠裝置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輪,所述驅動輪通過電機驅動;在所述驅動輪上設置有與所述補膠裝置連接的連接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驅動輪和電機的固定套管上,相互配合的限位突起。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驅動輪和電機的固定套管上的限位槽和限位桿,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桿相互配合。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相互嚙合的驅動齒輪和轉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通過電機驅動;在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京鵬,張瑩,林海云,趙承潭,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