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成像鏡頭,特別涉及一種變焦成像鏡頭。
技術介紹
高變焦倍率、小型化及高成像質量是目前變焦成像鏡頭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如 何在增大變焦倍率、縮短鏡頭總長(指變焦成像鏡頭靠近物側的第一個光學表面到成像面 的距離,縮短鏡頭總長利于小型化)的同時保證高分辨率(高成像質量)或進一步提高分 辨率是目前變焦成像鏡頭設計的主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較大的變焦倍率、較小的鏡頭總長及較高的分辨 率的變焦成像鏡頭。一種變焦成像鏡頭,其包括從物側到像側依次沿光軸移動設置的一個具有負光焦 度的第一鏡群、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鏡群及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鏡群。該第一 鏡群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設置的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鏡片及一個具有正光焦度 的第二鏡片。該第二鏡群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依次設置的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 鏡片、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四鏡片及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五鏡片。該變焦成像鏡頭 滿足以下條件式R5/FWX). 9,2. 6>F1/Fff>2.1,1. 5>F2/Fff>2, TTL/Fff<l. 6, 25>VD2>20, 25>(VD1-VD2)>20, 20> (VD3-VD4) >15, 23>VD5>28 及 ND3>1. 8。其中,R5 為該第三鏡片的 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Fff為該變焦成像鏡頭在廣角端(Wide)的有效焦距,Fl及F2分別為 該第一鏡群及該第二鏡群的有效焦距,TTL為該變焦成像鏡頭的鏡頭總長,VDl、VD2、 VD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焦成像鏡頭,其包括從物側到像側依次沿光軸移動設置的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鏡群、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鏡群及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鏡群;該第一鏡群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設置的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鏡片及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鏡片;該第二鏡群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依次設置的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鏡片、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四鏡片及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五鏡片;該變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R5/FW>0.9,?2.6>F1/FW>2.1,?1.5>F2/FW>2,?TTL/FWVD2>20,?25>(VD1?VD2)>20,?20>(VD3?VD4)>15,?23>VD5>28及ND3>1.8,?其中,R5為該第三鏡片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FW為該變焦成像鏡頭在廣角端的有效焦距,F1及F2分別為該第一鏡群及該第二鏡群的有效焦距,TTL為該變焦成像鏡頭的鏡頭總長,VD1﹑VD2﹑VD3﹑VD4﹑VD5分別為d光在該第一鏡片、該第二鏡片、該第三鏡片、該第四鏡片及該第五鏡片的阿貝數,ND3為d光在該第三鏡片的折射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焦成像鏡頭,其包括從物側到像側依次沿光軸移動設置的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鏡群、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鏡群及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鏡群;該第一鏡群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設置的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鏡片及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鏡片;該第二鏡群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依次設置的一個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鏡片、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四鏡片及一個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五鏡片;該變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R5/FW>0. 9,2. 6>F1/Fff>2.1,1. 5>F2/Fff>2, TTL/Fff<l. 6,25>VD2>20,25>(VD1-VD2)>20, 20> (VD3-VD4) >15, 23>VD5>28 及 N...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陽成,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普立華科技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