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壓延刮涂法的PVC人造革生產方法,首先將待發泡底層進行壓延得到底層薄膜,然后通過刮涂機將配制好的刮涂料刮涂在底層薄膜上,得到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最后將紡織布和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利用熱壓發泡機進行熱壓復合,在熱壓復合的同時完成底層的發泡、面層的塑化和壓花過程。與常規的壓延底層,壓延面層,然后再復合的工藝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省掉了面層的壓延過程,在生產類型、同等質量的PVC合成革時,產能提高產能約30%,降低能耗約30%;在熱壓復合過程將面層的塑化、底層發泡和壓花合為一個工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產效率。采用面層刮涂法創新了所使用的刮涂料配方,可以生產出各種功能性的PVC人造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PVC人造革
,特別涉及一種PVC人造革刮涂料及采用該刮涂料制備PVC人造革的方法。
技術介紹
人造革與合成革是模擬皮革的組織構造和使用性能,并可作為皮革代用品的復合材料。通常以紡織布與非織造布模擬皮革的網狀層,以微孔高分子涂層模擬皮革的粒面層,所得到的人造革與合成革正、反面都和皮革比較相似,廣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類等。在通常的分類方法中,人造革是以紡織布作為基布,涂覆高分子漿料制成的仿皮革材料,多數以聚氯乙烯(PVC)作為涂層劑,俗稱“PVC”人造革。在我國,最早的人造革是40年代的上海漆布生產合作社生產的硝化纖維漆布,大約在1958年上海塑料制品一廠研制出人造革,也就正式揭開了我國人造革發展的序幕。至今,在中國內地已經形成上千家制造企業,人造革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服裝、鞋帽手套、箱包、家居家具、文化體育、工農業以及交通運輸的燈箱廣告、棚蓋、汽車等數千個品種。大約1930年,聚氯乙烯(PVC)已經在美國、德國工業化,約晚10年,聚氯乙烯(PVC)才在日本工業化。1958年日本開發了 Carlender機,制造PVC發泡塑膠革。PVC人造革皮膜堅韌,在車輛、皮包、包覆材料上應用很多。又因為缺乏透氣性和透水汽性,所以不適合做鞋。但是由于PVC價格低廉,所以仍然普遍使用。人造革按照國家標準統計口徑為公斤,按照平方米為單位,換算關系為聚氯乙烯人造革產品0. 66公斤/平方米;聚氨酯合成革0. 5公斤/平方米。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的316家人造革合成革企業產量統計,2010年度我國人造革合成革總產量為218. 9萬噸,其中人造革約占42%,其生產總量排名世界第一。目前,聚氯乙烯(PVC)生產工藝有以下幾種,技術特征分別如下( I)直接刮涂法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底布一塑性溶膠底涂一烘干一軋平出光一冷卻一塑性溶膠面涂一壓花一冷卻一成品。(2)直接刮涂法發泡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底布一浸潰或底涂一烘干一涂發泡層一塑化發泡一冷卻一涂面層一烘干一冷卻—后處理。(3)刮涂貼膜法發泡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底布一涂發泡層一塑化一冷卻一貼膜一發泡一壓花一冷卻一卷取。(4)離型紙轉移法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原料計量一高速攪拌一三輥研磨一離型紙開卷一涂面層一塑化一涂發泡層一涂粘合層一底貼合一塑化一剝離一貝斯卷取一貝斯涂飾一分卷檢驗。(5)壓延層合法生產工藝流程如下首先壓延發泡底層得到底層薄膜,然后壓延不發泡的面層得到面層薄膜,最后將底布、底層薄膜、面層薄膜三者利用熱壓發泡機進行復合,在熱壓復合的同時完成底層的發泡和壓花。目前,對于PVC人造革的生產來說,普遍存在著能耗較高和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如何節能降耗也是目前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的主要目標和動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能夠明顯降低能耗、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PVC人造革刮涂料及采用該刮涂料制備PVC人造革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PVC人造革刮涂料按質量份數由40 60份的PVC樹脂、30 40份的增塑劑、5 15份的填料、0.1 0. 5份的硬脂酸鹽穩定劑、0 5份的消光劑、0 5份的著色劑和0 5份粉狀增強劑組成。 所述的PVC樹脂為懸浮法聚PVC樹脂、乳液法PVC樹脂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二辛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葵二酸二辛酯、環氧大豆油、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環己烷1,2-二甲酸二異壬基酯中的一種或幾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填料為碳酸鈣、硅藻土、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幾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硬脂酸鹽穩定劑為硬脂酸鋇、硬脂酸鈣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消光劑為粉狀二氧化硅、硬脂酸鋁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著色劑為市售的工業品無機顏料或市售的工業品有機顏料。所述的粉狀增強劑為粉狀聚乙烯蠟、粉狀熱塑性聚丙烯酸樹脂、粉狀熱塑性聚氨酯中的一種或幾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采用PVC人造革刮涂料制備PVC人造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底層壓延將待發泡底層進行壓延,即得底層薄膜;2)面層刮涂按質量份數將40 60份的PVC樹脂、30 40份的增塑劑、5 15份的填料、0.1 0. 5份的硬脂酸鹽穩定劑、0 5份的消光劑、0 5份的著色劑以及0 5份的粉狀增強劑混合,然后攪拌均勻,即得到刮涂料;將得到的刮涂料經過三輥研磨機研磨,然后通過刮涂機將刮涂料刮涂在底層薄膜上,即得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3)熱壓復合將紡織布和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利用熱壓發泡機進行熱壓復合,在熱壓復合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底層的發泡、面層的塑化以及壓花過程;最后將得到預成品經過冷卻,即得PVC人造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I)與常規的壓延底層,壓延面層,然后再復合的工藝相比,省掉了面層的壓延過程。在生產類型、同等質量的PVC人造革時,產能提高了約30%,降低能耗約30%。2)本專利技術采用壓延刮涂法生產PVC人造革。在熱壓復合過程中,本專利技術將面層的塑化、底層的發泡和壓花合為一個工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產效率。3)本專利技術采用面層刮涂法將刮涂料通過刮涂機刮涂在底層薄膜上,而且創新了的面層刮涂時使用的刮涂料配方,可以生產出各種功能性的PVC人造革。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I)底層壓延將待發泡底層進行壓延,即得底層薄膜;2)面層刮涂首先制備PVC人造革刮涂料按質量份數將40份的懸浮法聚PVC樹脂、30份的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辛脂、10份的填料碳酸鈣、0. 3份的硬脂酸鹽穩定劑即硬脂酸鋇、3份的消光劑粉狀二氧化硅、3份的著色劑市售的工業品無機顏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刮涂料;將得到的刮涂料經過三輥研磨機研磨,然后通過刮涂機將刮涂料刮涂在底層薄膜上,即得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3)熱壓復合將紡織布和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利用熱壓發泡機進行熱壓復合,在熱壓復合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底層的發泡、面層的塑化以及壓花過程;最后將得到預成品經過冷卻,即得PVC人造革。實施例2 I)底層壓延將待發泡底層進行壓延,即得底層薄膜;2)面層刮涂首先制備PVC人造革刮涂料按質量份數將60份的乳液法PVC樹脂、35份的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碳酸鈣、5份硅藻土、8份高嶺土、0. 2份硬脂酸鋇、0. 3份硬脂酸鈣、3份粉狀二氧化硅、2份硬脂酸鋁以及I份粉狀聚乙烯蠟、2份粉狀熱塑性聚丙烯酸樹脂、2份粉狀熱塑性聚氨酯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刮涂料;將得到的刮涂料經過三輥研磨機研磨,然后通過刮涂機將刮涂料刮涂在底層薄膜上,即得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3)熱壓復合將紡織布和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利用熱壓發泡機進行熱壓復合,在熱壓復合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底層的發泡、面層的塑化以及壓花過程;最后將得到預成品經過冷卻,即得PVC人造革。實施例3 I)底層壓延將待發泡底層進行壓延,即得底層薄膜;2)面層刮涂首先制備PVC人造革刮涂料按質量份數將20份懸浮法聚PVC樹脂、30份乳液法PVC樹脂、15份葵二酸二辛酯、25份環氧大豆油、5份的填料碳酸鈣、0.1份的硬脂酸鹽穩定劑硬脂酸鋇、5份的著色劑市售的工業品無機顏料以及3份的粉狀增強劑粉狀聚乙烯蠟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刮涂料;將得到的刮涂料經過三輥研磨機研磨,然后通過刮涂機將刮涂料刮涂在底層薄膜上,即得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膜;3)熱壓復合將紡織布和帶有面層漿料的底層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數由40~60份的PVC樹脂、30~40份的增塑劑、5~15份的填料、0.1~0.5份的硬脂酸鹽穩定劑、0~5份的消光劑、0~5份的著色劑和0~5份粉狀增強劑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數由40 60份的PVC樹脂、30 40份的增塑劑、5 15份的填料、O.1 O. 5份的硬脂酸鹽穩定劑、O 5份的消光劑、O 5份的著色劑和O 5份粉狀增強劑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樹脂為懸浮法聚PVC樹脂、乳液法PVC樹脂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二辛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葵二酸二辛酯、環氧大豆油、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環己烷1, 2- 二甲酸二異壬基酯中的一種或幾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為碳酸鈣、硅藻土、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幾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脂酸鹽穩定劑為硬脂酸鋇、硬脂酸鈣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刮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光劑為粉狀二氧化硅、硬脂酸鋁中的一種或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寶,馬興元,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寶隆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