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包括沿線設置有L型、Y型支撐臂支撐著下部的導軌梁,轉向架小車在導軌中運行,乘客車廂位于軌道下方,在空中軌道梁箱體中軌道梁的上表面,設置有兩條鋼軌,轉向架小車在軌道梁中的鋼軌上來回運行。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小摩擦阻力,降低能耗,提高乘客舒適度。由于采用了鋼制車輪的轉向架小車在鋼軌軌道上運行方式,可以使轉向架小車不必設有上下導向輪,從而簡化轉向架小車的機構,減少維修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旅客運輸的空中軌道交通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在國外已經投入運行的空中軌道交通系統,通常是由混凝土立柱或變截面箱型鋼立柱做支撐,單線時采用倒“L”形柱,雙線時采用“Y”形柱,在運行的道岔處通常是采用門形立柱結構。在立柱伸展臂下表面固定著作為運行軌道的軌道梁。采用“口”字形鋼制箱型梁作為軌道梁,其“口”字形梁的下底部有一縱向開口。整個軌道梁是由五塊鋼板焊接而成。從功能上分,軌道梁中有走行梁——即中間有縱向開口的底部梁,它是直接承載空中軌道車輪的梁;軌道梁中還有導向梁——兩個側板,在作為導向梁的側板上還布置有供電線路和通訊、傳感線路。車輪為鋼制包橡膠車輪,由電機傳動。由四個車輪及傳動機構和導向輪組成一個轉向架小車機構(或簡稱轉向架)。導向輪為普通橡膠輪,每個轉向架的每側上下、前后共四套導向輪。載客車廂位于軌道梁的下方,懸掛在導向架小車下面,每節車廂懸掛在前后兩個導向架下面,通常由一到兩節車廂為一組運行,最多每組可編四節車廂。由于整個載客車廂和乘客負載都懸掛在軌道下方,整個負載重量是由轉向架承載,進而完全由轉向架上的鋼制包橡膠輪承載,并壓于走行梁上,所以車輪與軌道間的摩擦狀態對整個系統的能耗影響占有重要因素。目前這樣的系統所受到的阻力巨大,克服摩擦阻力的能耗也非常大。列車運行時,轉向架兩側的車輪運行沿前進方向因為各種因素產生的偏離直線運行,將使轉向架上的導向輪不時地與兩側導軌緊壓而消耗額外的能量,同時還會對乘客產生左右擺動的不舒服的感覺。空軌列車運行在道岔處是最為復雜的,道岔也是其制造和維護的一個難點,在運行中往往還要移動整個軌道來使空軌列車改變行駛中的軌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變車輪與軌道間的摩擦狀態而減小摩擦阻力,達到降低能耗,同時提高運行的穩定性,提高乘客在運行過程中的舒適度,簡化結構,還可以較大的降低運行成本的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包括沿線設置有L型、Y型支撐臂支撐著下部的導軌梁,轉向架小車在導軌中運行,乘客車廂位于軌道下方,在空中軌道梁箱體中軌道梁的上表面,設置有兩條鋼軌,轉向架小車在軌道梁中的鋼軌上來回運行。下一步,所述的軌道梁下部呈縱向開口的“ 口”字形。下一步,所述轉向架小車車輪為鋼制車輪,每個轉向架小車有四個鋼制車輪。下一步,所述鋼制車輪靠近軌道梁開口側設置有一 25mm高的凸緣。下一步,所述轉向架小車的車架與車輪采用獨立式懸掛系統。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的減小摩擦阻力,降低能耗,提高乘客舒適度。由于采用了鋼制車輪的轉向架小車在鋼軌軌道上運行方式,可以使轉向架小車不必設有上下導向輪,從而簡化轉向架小車的機構,減少維修量。由于轉向架小車的上下導向輪的取消,還可以減小轉向架小車的體積,對空中軌道的減小是有利的,可以抵消由于增加鋼軌而帶來的空中軌道重量增加的影響,使空中軌道在整體重量上保持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道岔處由移動整個空中軌道變為移動鋼軌,不但簡化了傳動機構和維護量,還大大減小了地面支撐結構和地下基礎量。同時,采用鋼軌和在鋼軌上運行鋼制車輪,可以為應用和移植、借鑒現有常規鐵路技術創造條件,如現在在常規鐵路上廣泛應用的無接縫軌道技術。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單線“L”形支撐結構示意圖;圖3是雙線“Y”形支撐結構示意圖;圖4是轉向架小車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乘客車廂,2空中軌道梁箱體,3導軌梁,4鋼軌,5車輪,6傳動電機,7獨立懸掛系統,8轉向架小車,9 “L”形支撐結構,10 “Y”形支撐結構,11支撐臂,12供電滑觸線,13信號感應線,14鋼軌墊板,15懸吊桿,16傳動齒輪機構,17集電滑觸桿,18轉向架小車車架。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1、圖2、圖3所示,空中軌道列車乘客車廂I懸掛在空中軌道梁箱體2下面,空中軌道梁箱體2固定在“L”形支撐結構9 (單線),或“Y”形支撐結構10 (雙線)的支撐臂11下表面,在整個設定的空中軌道交通沿線可以方便地依地形躲避已有建筑物和其它障礙物,在空中軌道梁箱體2里面,設置有為空軌列車提供動力的供電滑觸線12和對整個行車進行跟蹤控制的信號感應線13,其中作為空中軌道梁箱體2的下板有一條縱向180mm開口,用于吊掛空軌乘客車廂1,作為空中軌道梁箱體2下板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作為空中軌道鋼軌的軌床,在導軌梁3上有作為鋼軌軌枕的鋼軌墊板14,它焊接在作為導軌梁3上,根據作為軌枕的鋼軌墊板14厚度的不同,可以很容易地調節鋼軌4的標高。轉向架小車8在鋼軌4上運行,它安裝有鋼制車輪5,每個轉向架小車8安裝四個鋼制車輪5,每節乘客車廂I由兩輛轉向架小車8通過懸吊桿15懸吊在空中軌道梁箱體2下面,兩輛轉向架小車8在剛軌4上獨立傳動,一前一后布置,電器控制將同一節車廂的兩個轉向架小車8的傳動電機6設定為同方向前進,根據客流量的大小,可以一至四節乘客車廂I編為一組運行,運行速度設定在最高每小時50km。在圖1中轉向架小車8有傳動電機6通過傳動齒輪機構16來驅動車輪5。傳動電機6的動力由一組集電滑觸桿17與安裝在空中軌道梁箱體2側壁內的供電滑觸線12接觸供電,將供電滑觸線12安裝在側面而不是安裝在軌道梁箱體2的頂部是為了降低整個軌道梁的高度。如圖4,車輪5為鋼制車輪,獨立懸掛系統7將鋼制車輪5懸掛在轉向架小車車架18上,傳動電機6和傳動齒輪機構16都安裝固定在轉向架小車車架18上。用于懸掛空軌乘客車廂I的懸吊桿15也固定在轉向架小車車架18上。鋼制車輪5直徑為450mm,在鋼制車輪5安裝在轉向架小車8內偵彳,既靠近軌道梁箱體2開口側有一 25mm高的凸緣,可以起到轉向架小車8在鋼軌4上穩定運行的作用。為防止鋼制車輪5從鋼軌4上脫軌,前后每一排鋼制車輪5安裝都要設防止其相向竄動裝置。由于采用了轉向架小車8在鋼軌4上運行的方式,所以在軌道道岔處,不需要移動整個空中軌道梁箱體,向地面普通軌道交通那樣僅僅需要移動軌道道岔來達到改變空軌列車的運行軌道。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可以采用有人操作和無人操作兩種形式,采用電制動加閘瓦制動。在無人操作形式下,由安裝在鋼軌4下面的傳感器和安裝在空中軌道梁箱體2側面的信號感應線路13進行檢測列車是否到站和行進狀態而控制列車的加減速度或停車。 在普通軌道列車上應用的無縫軌道技術可以移植到空中軌道列車上來,使噪聲減少乘坐舒適度進一步提聞。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的噪聲是非常小的,轉向架小車8在鋼軌4上運行是在幾乎完全封閉的空中軌道梁箱體2中。在空軌列車沿線道岔處和有特殊無噪聲要求的環境處,還可以采用空中軌道梁箱體2內壁涂敷吸音涂料等方法進一步降低噪聲。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包括沿線設置有L型、Y型支撐臂支撐著下部的導軌梁,轉向架小車在導軌中運行,乘客車廂位于軌道下方,其特征在于,在空中軌道梁箱體中軌道梁的上表面,設置有兩條鋼軌,轉向架小車在軌道梁中的鋼軌上來回運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包括沿線設置有L型、Y型支撐臂支撐著下部的導軌梁,轉向架小車在導軌中運行,乘客車廂位于軌道下方,其特征在于,在空中軌道梁箱體中軌道梁的上表面,設置有兩條鋼軌,轉向架小車在軌道梁中的鋼軌上來回運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旅客運輸的改進型空中軌道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軌道梁下部呈縱向開口的“口”字形。3.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國和,梁向宇,陳軍,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重工起重機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