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它包括軌道、主車架和主導輪,軌道由上導軌、下導軌和連接上下導軌的導軌支架組成,主導輪在下導軌上滑行,主導輪安裝在主車架上,車箱懸掛在主車架,所述主車架上安裝有副車架,在副車架上安裝有副導輪和磁吸盤,遇道岔時,磁吸盤與上導軌產生吸力,副導輪在上導軌上滑行,磁吸盤與上導軌之間保持有較小的間隙。本發明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具有建造成本低、軌道網絡簡潔、道岔分離準確、工作可靠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快速公交系統,具體是指一種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
技術介紹
由于機動車發展過快,導致能源緊缺、能源價格昂貴,城市交通日益擁堵,城市環境惡化,快速公交系統被國際公認是應對上述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手段。世界上交通擁堵狀況嚴重的城市,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正在紛紛實施快速公交系統。現有的快速公交系統主要有個人快速公交系統和公共快速公交系統。個人快速公交系統一般在軌道上運行,每車搭載的乘客I 2名,可以直達終點而無需換乘,目的可以設置。申請人于2011年6月14日,提出了一種個人快速公交系統小車和個人快速公交系統的專利技術申請,申請號為201120198009. X、授權公告號CN202106963U。在個人快速公交系統小車和個人快速公交系統中,當遇到道岔時,目前的技術采用水平雙軌與轉向機構的結合。 水平雙軌的個人快速公交系統的建造成本高,軌道網絡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造成本低、軌道網絡簡潔、道岔分離準確、工作可靠的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設計出一種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包括軌道、主車架和主導輪,軌道由上導軌、下導軌和連接上下導軌的導軌支架組成,主導輪在下導軌上滑行,主導輪安裝在主車架上,車箱懸掛在主車架,所述主車架上安裝有副車架,在副車架上安裝有副導輪和磁吸盤,遇道岔時,磁吸盤與上導軌產生吸力,副導輪在上導軌上滑行,磁吸盤與上導軌之間保持有較小的間隙。進一步地,所述的磁吸盤為電磁吸盤或永磁吸盤。電磁吸盤與控制器連接,該控制器可以為車輛控制中心或者小車自身的控制器,根據路標信息控制。進一步地,所述的永磁吸盤的磁路設計成多個磁系。永磁吸盤是利用磁通的連續性原理及磁場的疊加原理設計的,它通過磁系的相對運動,實現工作磁極面上磁場強度的相加或相消,從而達到吸持和卸載的目的。進一步地,所述的永磁吸盤上設有改變磁系的相對位置的驅動電機。電機可以改變磁系的相對位置,使磁吸盤對外產生磁吸力或不產生磁吸力。所述的主車架上安裝有兩個主導輪,副車架上安裝有兩個副導輪,在兩個副導輪之間設有磁吸盤,磁吸盤的高度低于吸盤高度是低于與上導軌接觸的面。所述的上導軌采用導磁較好的鋼材制成。 所述的磁吸盤磁吸盤對上導軌產生磁吸力,且磁吸力大于小車總重量。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通過在主車架上增加副車架、副導輪和磁吸盤實現在單軌上簡單可靠的快速實現道岔轉向,解決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道岔轉向的難題。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緩解城市的交通擁擠,并能夠在道岔時,依據需要進行自動可靠的轉向;2、可以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并節約市民的出行時間,每車的道岔分離,可由控制中心決定,也可以由小車自身的控制器,根據路標信息實現控制;3、相比雙軌道交通,可以節省巨額的投資建設費用;4、性價比高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5、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活環境質量。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透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主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側視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道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I 圖6所示,一種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它包括軌道、 主車架I和主導輪3,軌道由上導軌7、下導軌8和連接上下導軌的導軌支架9組成,主導輪 3在下導軌8上滑行,主導輪3安裝在主車架I上,車箱6懸掛在主車架I,所述主車架I上安裝有副車架2,在副車架2上安裝有副導輪4和磁吸盤5,遇道岔時,磁吸盤5與上導軌7 產生吸力,副導輪4在上導軌7上滑行,磁吸盤5與上導軌7之間保持有較小的間隙。所述的磁吸盤5為電磁吸盤或永磁吸盤。電磁吸盤與控制器連接,該控制器可以為車輛控制中心或者小車自身的控制器,根據路標信息控制。在本專利技術中使用的磁吸盤5為永磁吸盤,將永磁吸盤的磁路設計成多個磁系,通過磁系的相對運動,實現工作磁極面上磁場強度的相加或相消,從而達到吸持和卸載。為了達到吸持和卸載的目的,在永磁吸盤設有改變磁系的相對位置的驅動電機10。如圖I 圖5所示,所述的主車架I上安裝有兩個主導輪3,副車架2上安裝有兩個副導輪4,在兩個副導輪4之間設有磁吸盤5,磁吸盤5的高度低于吸盤高度是低于與上導軌7接觸的面。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上導軌7采用導磁較好的鋼材制成。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磁吸盤5磁吸盤對上導軌產生磁吸力,且磁吸力大于小車總重量。本專利技術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主車架I上裝有主導輪3,副車架2裝在主車架I上方,副車架2相對主車架I的距離可以改變。副導輪 4裝在副車架2上。磁吸盤5裝在副車架2上方。磁吸盤5設在兩副導輪4之間的位置上, 使得副導輪4跟上導軌7接觸時,磁吸盤5工作面與上導軌7保持一個較小的間隙,上導軌 7是導磁較好的鋼材,磁吸盤5可以對上導軌產生較大的磁力。車箱6懸掛在主車架I下方。如圖6所示,軌道上的上導軌7和下導軌8上下相對設置。出現道岔時,上導軌7 分為兩路,一路沿直線延伸,另一路沿著道岔的方向延伸,在延伸后的上導軌7的下方設有下導軌8。車輛在主路上行駛時,磁吸盤5關,磁吸盤5對上導軌7不產用吸力,減小副車架 2與主車架I距離,副導輪4脫離上導軌7。主導輪3在下導軌8上運行。需要進入道岔,在進入道岔前,增加副車架2與主車架I距離,副導輪4接觸上導軌7,然后開啟磁吸盤5,磁吸盤5對上導軌7產生磁吸力,且磁吸力大于小車總重量。再減小副車架2與主車架I距離,主導輪3脫離下導軌8,這時是副導輪4在上導軌7上運行, 進入岔道。從副導輪4在上導軌7上運行的模式切換到了主導輪3在下導軌8上的運行模式,增加副車架2與主車架I距離,主導輪3接觸下導軌8,然后關閉磁吸盤5,磁吸盤5對上導軌7不產生磁吸力,再減少副車架2與主車架I距離,副導輪4脫離上導軌7這時是主導輪3在下導軌8上運行,進入干道。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專利技術;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專利技術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專利技術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包括軌道、主車架(I)和主導輪(3),軌道由上導軌(7)、下導軌(8)和連接上下導軌的導軌支架(9)組成,主導輪(3)在下導軌(8 )上滑行,主導輪(3 )安裝在主車架(I)上,車箱(6 )懸掛在主車架(I),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車架(I)上安裝有副車架(2),在副車架(2)上安裝有副導輪(4)和磁吸盤(5),遇道岔時,磁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懸掛式單軌快速公交系統的道岔轉向機構,包括軌道、主車架(1)和主導輪(3),軌道由上導軌(7)、下導軌(8)和連接上下導軌的導軌支架(9)組成,主導輪(3)在下導軌(8)上滑行,主導輪(3)安裝在主車架(1)上,車箱(6)懸掛在主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車架(1)上安裝有副車架(2),在副車架(2)上安裝有副導輪(4)和磁吸盤(5),遇道岔時,磁吸盤(5)與上導軌(7)產生吸力,副導輪(4)在上導軌(7)上滑行,磁吸盤(5)與上導軌(7)之間保持有較小的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大力,
申請(專利權)人:葛大力,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