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包括:一具有自動位移能力的手臂、一治具、一取放器及一焊接器,其中,該治具銜接于該自動手臂的一端部上;該取放器設于該治具上,用來取得一導電條,及放置該導電條于一太陽能電池線路的焊接位置上;該焊接器設于該治具上并與該取放器間隔對應,用來焊接該焊接位置上的導電條。(*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手臂銜接裝置的
,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
技術介紹
長期以來,在生產線上,一直有著生產自動化的需求,希望以機械取代人力,達到高效率,高品質,低不合格率,低成本的需求,而手臂裝置(arms device)或稱為機械手臂(robotic arm)是具有模仿人類手臂功能并可完成各種作業的自動控制裝置。然而,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程序是通過串接用導電條(ribbon)串接成列的太陽能電池(solar cell)而形成太陽電池串列,隨后,排列各太陽電池串列成陣列而形成太陽能電池線路,隨即再通過組焊用導電條組焊各串接用導電條,最終施以封裝而保護太陽能電池線路的各組件;其中,關于導電條的焊接工作,多半是憑借助人工予以進行,故存在焊接品質不穩定且效率不彰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通過手臂的端部銜接利于自動取放導電條并對導電條進行施焊的治具,以解決人工作業易致效率不高的問題。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包括一具有自動位移能力的手臂;一治具,銜接于該自動手臂的一端部上;一取放器,設于該治具上,用來取得一導電條,及放置該導電條于一太陽能電池線路的焊接位置上 '及一焊接器,設于該治具上并與該取放器間隔對應,用來焊接該焊接位置上的導電條。在具體實施上,該治具形成一間隔對應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取放器設于該第一端部,該焊接器設于該第二端部;該取放器包含一吸嘴;該治具形成一穿孔,并通過該穿孔結合于該自動手臂上。該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還包含一影像視覺器,該影像視覺器設于該治具上,用來獲取該太陽能電池的焊接位置;該影像視覺器為電荷耦合元件。綜上所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將該取放器及該焊接器整合在該治具上,并使該治具設于該自動手臂的端部,來形成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改善以往組焊導電條于太陽能電池線路時,多半是憑借助人工予以進行,故有焊接品質不穩定且效率不彰的問題,進而達到高效率,高品質,低不合格率,低成本的需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圖2至圖4分別為取放器及該焊接器的相異配置形態的實施例示意圖;圖5至圖7分別是圖2所示實施例于運作過程中的示意圖;圖8為太陽能電池線路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自動手臂10 ;端部101 ;治具20 ;穿孔201 ;第一端部202 ;第二端部203 ;取放器30 ;支架301 ;軌座302 ;滑動座303 ;吸嘴304 ;焊接器40 ;承臺401 ;氣壓缸402 ;焊接頭403 ;太陽能電池線路50 ;太陽能電池501 ;串接用導電條502 ;組焊用導電條503 ;焊接位置504 ;影像視覺器60。具體實施方式首觀圖1所示,揭示出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并配合圖2至圖8說明本技術一種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包括一具有自動位移能力的手臂10、一治具20、一取放器30及一焊接器40,其中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包含多個太陽能電池501、多個串接用導電條502及一組焊用導電條503,并通過所述串接用導電條502串接成列的太陽能電池501而形成太陽電池串列,隨后,排列各太陽電池串列成陣列而形成太陽能電池線路50 (請參閱圖8所示)。其中,該組焊用導電條503放置于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焊接位置504上與所述串接用導電條502交接成T型或L型。該治具20銜接于該自動手臂10的一端部101上,該治具20形成一穿孔201,并通過該穿孔201結合于該自動手臂10上。其中該治具20形成一間隔對應的一第一端部202及一第二端部203,該取放器30設于該第一端部202,該焊接器40設于該第二端部203。該第一端部202及該第二端部203可位于同一平面上(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也可以位在不同一平面上(請參閱圖4所示)。該取放器30是設于該治具20上用來取得該組焊用導電條503,及放置該組焊用導電條503于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焊接位置504上。進一步的說,該取放器30包含于該治具的所述第一端部202上銜接一支架301,利用該支架301延伸連接一橫置型的軌座302,并于該軌座302上滑設至少一滑動座303,如此,于各滑動座303上配置一吸嘴304,使所述吸嘴304分別銜接負壓管以提供負壓,該吸嘴304提供的負壓大于該組焊用導電條503的重力而產生均勻的吸附力,以利用真空吸附方式吸附該組焊用導電條503。更具體的說,所述滑動座303及吸嘴304的配置數量以復數個為較佳,以便穩定的吸附該組焊用導電條503。該焊接器40是設于該治具20上并與該取放器30間隔對應,用來焊接該焊接位置504上的組焊用導電條503。另外,該取放器30是解除該吸嘴304提供的負壓以放置該組焊用導電條503于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焊接位置504上。該焊接器40包含一承臺401、一氣壓缸402及一焊接頭403,該承臺401聯結該氣壓缸402,該氣壓缸402的推桿推動該承臺401使該焊接器40作線性位移,該焊接頭403設于該承臺401上。更具體的說,所述焊接頭403的配置數量以復數個為較佳。該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還包含一影像視覺器60,該影像視覺器60設于該治具20上,用來獲取該太陽能電池501的焊接位置504。該影像視覺器60可為電荷稱合元件。在實際使用上,該治具20通過該穿孔201結合于該自動手臂10上,并根據一外部的控制指令進行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組焊作業,其運作過程如下首先,該手臂銜接裝置通過該自動手臂10的移載,及驅使該治具20上的取放器30利用該吸嘴304的吸附力而取得該組焊用導電條503,并將該組焊用導電條503移載于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上(請參閱圖5所示)。接著,該手臂銜接裝置利用該影像視覺器60的電荷耦合元件拍攝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影像,并與一預設影像進行比對而根據影像間的差異來獲取得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焊接位置504,且通過該自動手臂10的移載,及驅使該治具20上的取放器30解除該吸嘴304的吸附力而放置該組焊用導電條503于該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焊接位置504上(請參閱圖6所示)。最后,該手臂銜接裝置再通過該自動手臂10的移載,及驅使該治具20上的焊接器40焊接該組焊用導電條503于太陽能電池線路50的焊接位置504上(請參閱圖7所示)。其中,所述焊接位置504是指太陽能電池線路50中各串接用導電條502與該組焊用導電條503的交接處。統合上述的說明,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將該取放器30及該焊接器40整合在該治具20上,并使該治具20設于該自動手臂10的端部101,來形成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改善以往組焊導電條于太陽能電池線路50時,多半是憑借助人工予以進行,故有焊接品質不穩定且效率不彰的問題,進而達到高效率,高品質,低不合格率,低成本的需求。以上說明對本技術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焊太陽能電池線路用的手臂銜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自動位移能力的手臂;一治具,銜接于該自動手臂的一端部上;一取放器,設于該治具上,用來取得一導電條,及放置該導電條于一太陽能電池線路的焊接位置上;及一焊接器,設于該治具上并與該取放器間隔對應,用來焊接該焊接位置上的導電條。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珮芝,鄭李毅,
申請(專利權)人: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