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套管抽取式防濺真空血沉管
本技術涉及真空采血
,特別是涉及一種套管抽取式防濺真空血沉管。
技術介紹
現有的將真空血沉管中的血液樣品取出的過程,都是將真空血沉管的塑料防濺帽以及膠塞從試管口拔下,然后將注射針從管口伸入液體中進行抽取。由于血沉管內存在一定的負壓,在膠塞拔離試管的瞬間,外界氣體沖入管中,會引起管內的血液向外飛濺。盡管現有的真空血沉管在其橡膠塞外面配備了防濺帽,這也不能完全杜絕血液與操作者接觸, 因為如果血液的飛濺量較大,仍然會沿著防濺帽的內壁下緣流出,因此現有的化驗取樣方式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因此醫務工作者在將膠塞拔下的過程,總是非常緩慢且小心翼翼,這也降低了血樣分析的工作效率。為解決上述問題,申請號為201020665773. 9的“一種分析儀的取樣針”在針頭的側壁上開設兩條以上的槽,以取得血沉管內外壓力的平衡,但化驗人員在長期使用中發現, 在此針頭穿過膠塞的過程中,針頭的側壁上的槽仍然會被膠塞封堵。究其原因,是因為丁基橡膠作為制作試管膠塞的最佳材料,其具備良好的彈性及氣密性,即使是針頭上細微的縫隙,都會被丁基橡膠進行彈性封堵,因此上述技術方案并不能真正起到平衡血沉管內外氣壓的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供醫務工作者在不拔下膠塞的前提下,僅用普通注射針就能夠直接從真空血沉管中抽取血樣,完全保證醫務工作者安全的套管抽取式防濺真空血沉管。解決本技術技術問題的方案是套管抽取式防濺真空血沉管,由抽吸孔、防濺帽、膠塞、凹陷空間、破塞筒、試管、手柄套和推進桿構成。防濺帽為下端開敞、上端有一抽吸孔的圓筒形塑料殼體。膠塞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套管抽取式防濺真空血沉管,由抽吸孔、防濺帽、膠塞、凹陷空間、破塞筒、試管、手柄套和推進桿構成,其特征是:防濺帽為下端開敞、上端有一抽吸孔的圓筒形塑料殼體,膠塞的外輪廓為圓柱形,膠塞的上表面有一圓柱形的、上端開敞的凹陷空間,膠塞處于防濺帽的上半部以內,并與防濺帽的內壁成過盈配合關系,膠塞的下端塞于試管的上端內并與試管的上口內壁成過盈配合關系,防濺帽的下半部的內壁與試管上口的外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在所述凹陷空間內設有一破塞筒,破塞筒是一根上下端均開敞的、材質為硬質塑料的圓管,破塞筒的內直徑大于取樣針的外直徑且二者之差不小于2mm,破塞筒的下端為一銳角,破塞筒的上端是與破塞筒為一整體的環狀體,所述環狀體與凹陷空間的內側壁成間隙配合關系,推進桿是一根材質為硬質塑料的圓柱體,推進桿的下端能夠從所述抽吸孔中穿過并與所述抽吸孔成間隙配合關系,推進桿的上端套有橡膠材質的手柄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套管抽取式防濺真空血沉管,由抽吸孔、防濺帽、膠塞、凹陷空間、破塞筒、試管、手柄套和推進桿構成,其特征是防濺帽為下端開敞、上端有一抽吸孔的圓筒形塑料殼體,膠塞的外輪廓為圓柱形,膠塞的上表面有一圓柱形的、上端開敞的凹陷空間,膠塞處于防派帽的上半部以內,并與防濺帽的內壁成過盈配合關系,膠塞的下端塞于試管的上端內并與試管的上口內壁成過盈配合關系,防濺帽的下半部的內壁與試管上口的外壁成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小玲,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市鄞州青林醫療器械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