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包括具有一容室的一機臺,且該容室內橫向樞設一轉動單元,該轉動單元兩側分別縱向設有一加熱板,該轉動單元的外周緣設有一環框,該環框的內周緣設有多個葉片,而該環框的內周壁具有多個排屑孔,據此,可通過所述加熱板對要烘焙的食材加熱烘烤,并借助該葉片及該轉動單元,翻動要烘焙的食材,使其均勻烘焙且整體同時受熱烘烤,并將其剝落的皮屑自然垂落排出,進而有效縮短烘烤時間,確保烘焙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
技術介紹
一般公知的烘焙裝置對咖啡豆等食材加熱烘焙,通常借助滾筒的攪動,同時于滾筒底部局部加熱,由于公知烘焙裝置因僅對該滾筒底部局部進行加熱的方式,而無法使要烘焙的食材于未接觸到滾筒的底部時,繼續地受熱,故往往會有烘焙的食材與熱源距離因遠近交換而產生冷熱循環,受溫無法固定的缺點,又為了確保加熱烘焙的效果,不僅需要增加烘焙時間而消耗較多的能源,同時該烘焙裝置必須提高使用溫度進行加熱烘焙,如此在烘焙過程中,常容易導致烘焙不均勻,甚至因高溫烘烤發生過焦情況,進而產生焦味,嚴重影響烘焙食材的風味,更無法提供均勻而穩定的烘焙質量。因此,公知的烘焙裝置實有待加以改良的必要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得以將要烘焙的食材均勻烘焙,使其能整體同時受熱烘烤,以有效縮短烘烤時間。本技術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能夠避免在烘焙過程中要烘焙的食材剝落的皮屑受熱而燒焦,確保該烘焙食材均勻而穩定的質量。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其主要包括一機臺,其內具有一容室,且該機臺的外壁設有與該容室相通的一軸孔及一入料口,又該容室內立設有一第一加熱板及一第二加熱板,另于該機臺內橫向設有一轉動單元,使第一加熱板及第二加熱板分別垂直設于轉動單元的兩側,該轉動單元具有一中心軸,其樞設于該機臺內,且該中心軸的周側徑向朝外凸設有至少一延伸臂,又該轉動單元的外周緣進一步設有一環框,且該環框的內周壁形成有一容置空間,另該環框還設有多個葉片,所述葉片斜向延伸間隔設置于該環框的內周緣,同時,該環框的內周壁還進一步具有多個長條狀排屑孔,以便垂落排出烘焙過程中剝落的皮屑。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機臺還具有一馬達,該馬達并對應于該機臺外壁的軸孔位置處,該馬達與該轉動單元相組接,并可驅動該轉動單元旋轉作動。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第一加熱板以一硬式基板披覆一電熱膜而形成一面狀發熱源。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機臺還具有一出料口,且該出料口設有一門板,其可活動開合,另,該門板上設有一透明窗口。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排屑孔為長條狀。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容室的下方還設有一承接盒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機臺還設有一承載臺,與該出料口相通。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機臺設有一蓋體,該蓋體與該機臺組接時,其間形成有該容室。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機臺設有一外蓋,該外蓋與該機臺組接時,其于該蓋體的外側,另該外蓋上還進一步設有一提把。作為優選方案,其中,該環框相對于該第一加熱板的另一側面,介于該環框與該機臺的外壁間,還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加熱板。據此,本技術所提供的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因熱傳導和距離成反比,故轉動單元兩側通過第一加熱板及第二加熱板于機臺的垂直設置,并縮短轉動單元的長度時,即能有效地增大容置空間與縮短各加熱板間的距離,確保要烘焙的食材獲得最大熱源,且在熱源中均勻同時受熱,同時,并通過該環框的內周緣的多個葉片的設置及該轉動單元的所述延伸臂的設置,翻動要烘焙的食材,而使要烘焙的食材均勻烘焙且整體同時受熱,以有效縮短烘烤時間,并更進一步于烘焙的過程中,通過該環框內周壁的長條狀排屑孔的設置,將要烘焙的食材剝落的皮屑自然垂落排出,而能夠有效防止該皮屑因烘烤受熱而燒焦,確 保該烘焙食材的質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正視組合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側視組合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 機臺11入料口12 出料口121 門板1211透明窗口13 軸孔14 容室15 承接盒16 承載臺17 蓋體18 外蓋181 提把20 轉動單元 21 中心軸22 延伸臂23 環框24 容置空間 25 葉片26 排屑孔40 第一加熱板 41 基板42 電熱膜50 第二加熱板 51 基板52 電熱膜60 馬達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其分別為本技術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分解立體圖、正視組合剖視圖及側視組合剖視圖,其包括一機臺10,設有一蓋體17,該蓋體17與該機臺10組接時,其間形成有一容室14,該容室14的下方設有一承接盒15,且該機臺10的外壁具有與該容室14相通的一軸孔13及一入料口 11,同時該機臺10還具有另一與該容室14相通的一出料口 12,且該出料口 12設有一門板121,其可活動開合,又,該門板121上設有一透明窗口 1211,另,該機臺10還設有一承載臺16,與該出料口 12相通。此外,該機臺10進一步設有一外蓋18,該外蓋18與該機臺10組接時,其于該蓋體17的外側,另,該外蓋18上還進一步設有一提把181,以便于攜行。—第一加熱板40,縱向設于該容室14內,且該第一加熱板40以一硬式基板41披覆一電熱膜42而形成一面狀發熱源,該第一加熱板40并可與一電源電性連接。一轉動單元20,橫向設于該容室14內,使第一加熱板40垂直于轉動單元20的一偵牝該轉動單元20具有一中心軸21,其穿設于該容室14,且該中心軸21的兩端分別樞接于該第一加熱板40中央的軸孔及該機臺10外壁的軸孔13上,又,該中心軸21的周側徑向朝外凸設有三延伸臂22,另,該轉動單元20的外周緣進一步設有一環框23,同時,所述延伸臂22另一端進一步固設于該環框23的內周壁,該環框23的內周壁形成有一容置空間24,且該環框23內還設有多個葉片25,所述葉片25斜向延伸間隔設置于該環框23的內周緣,同時,該環框23的內周壁還進一步具有多個長條狀排屑孔26,以便垂落排出烘焙過程中剝落的皮屑。—第二加熱板50,設于該環框23相對于該第一加熱板40的軸向另一側面,介于該環框23與該機臺10的外壁間,且該第二加熱板50以一硬式基板51披覆一電熱膜52而形成一面狀發熱源,該第二加熱板50并可與一電源電性連接。一馬達60,設于該機臺10,并于對應該馬達60位置處設有一軸孔13,可供該中心軸21穿射于該軸孔13,據此,該馬達60與該轉動單元20的該中心軸21相組接,并可通過該中心軸21驅動該轉動單元20及該環框23旋轉作動。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5所示,于操作本技術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時,由該入料口 11將要烘焙的食材置入該容置空間24內,并利用立設的該第一加熱板40及該第二加熱板50該所產生的熱能為該容置空間24內的食品進行烘焙,另,再通過該馬達60作動,進一步驅動該轉動單元20旋轉作動,而讓所述延伸臂22撥動要烘焙的食材,并再還進一步帶動該環框23旋轉作動,使所述葉片25通過該環框23的旋轉作動而充分翻動撥弄要烘焙的食材,通過所述葉片25的引導及該環框23的旋轉作動,而使原堆積于下層的要烘焙的食材翻動而落于上層,以便達到充分翻動撥弄要烘焙的食材而均勻烘焙的目的,得以有效縮短烘烤時間,且由于該轉動單元20立式的設置,同時該第一加熱板40及該第二加熱板50立設于該轉動單元20的軸向面,因熱傳導和距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其包括:一機臺,其內具有一容室,且該機臺的外壁設有與該容室相通的一軸孔及一入料口;一第一加熱板,縱向立設于該容室內,且其中央設有一軸孔,該第一加熱板并可與一電源電性連接;一轉動單元,位于該機臺的容室內,該轉動單元具有一中心軸,其橫向樞設于該機臺上,使第一加熱板垂直于轉動單元的一側,又該轉動單元的外周緣進一步設有一環框,使該環框的內周壁形成有一容置空間,該中心軸的周側與環框之間徑向連接有多個延伸臂,另該環框內還設有多個葉片,所述葉片斜向延伸間隔設置于該環框的內周緣,同時,該環框的內周壁還進一步具有多個排屑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其包括一機臺,其內具有一容室,且該機臺的外壁設有與該容室相通的一軸孔及一入料口 ;一第一加熱板,縱向立設于該容室內,且其中央設有一軸孔,該第一加熱板并可與一電源電性連接;一轉動單元,位于該機臺的容室內,該轉動單元具有一中心軸,其橫向樞設于該機臺上,使第一加熱板垂直于轉動單元的一側,又該轉動單元的外周緣進一步設有一環框,使該環框的內周壁形成有一容置空間,該中心軸的周側與環框之間徑向連接有多個延伸臂,另該環框內還設有多個葉片,所述葉片斜向延伸間隔設置于該環框的內周緣,同時,該環框的內周壁還進一步具有多個排屑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其中,該機臺還具有一馬達,該馬達并對應于該機臺外壁的軸孔位置處,該馬達與該轉動單元相組接,并可驅動該轉動單元旋轉作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烘焙用軸向加熱器,其中,該第一加熱板以一硬式基板披覆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左同,
申請(專利權)人:余左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